舒立萍


摘 要:結合教學實踐,就一節課的課堂教學,從課堂導入、詞匯教學、句型教學、聽力教學幾個方面闡述如何活用初中英語課本進行創新教學,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
關鍵詞:活用課本;初中英語;高效課堂
初中英語教學改革一路走來,現實的教學局面有所改善。但是在課本使用方面,教師教學思路嚴格依據課本設計模式與步驟,不敢變化調整課本的教學設計思路,受課本制約嚴重,機械傳授知識。學生盲目重復,只知背課本上出現的單詞、短語、句子、課文及老師講解的知識點,死記硬背現象依然嚴重。
眾所周知,一朵玫瑰花,在常人眼里它只是一朵花而已,而一個技術高超的魔術師,卻能讓它變成一個神奇無比、會讓臺下觀眾眼花繚亂的道具,會時刻吸引觀眾的注意力與興趣。如果教師能合理使用課本,讓它成為吸引學生注意力的“玫瑰花”,那么,我們的課堂會精彩無比。師生互動也就更加默契,學生自然地由原來的“旁觀者”變成“參與者”。 這就要求英語教師緊扣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既不脫離課本,又要善于用活課本。
日常教學中,我們該如何活用課本,讓自己的課能精彩展現呢?我想就七年級(上)(人教版)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一課的第一課時課堂教學,淺談我是如何活用課本進行創新教學,打造高效課堂的。
一、活用課本,引人入勝地導入教學
導入環節是正式教學前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一個愉悅輕松的導入會提升整堂課的學習效果。對于本節課導入,我從自己的穿著入手。課前我精心搭配了一下自己的裝束,一改以前的穿著風格。當我走進教室的剎那,聽到學生一片嘩然,我便知道下面的課堂導入會很順利。正常的師生問候之后,我便借學生對我的服裝感興趣的余熱開門見山問了兩個問題:Am I beautiful today?Why?問題說完之后,學生就七嘴八舌爭相回答Your hair is fashion.Your coat is colorful.Your scarf is beautiful.我趁勢寫了一句 Clothes make the man.學生的注意力一下集中在這個句子上。我借機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讓他們合作猜測諺語的意思。出乎我的意料,竟然有兩個學生同時脫口而出“人要衣服馬要鞍”,我立刻給予他們鼓勵的掌聲。接下來我便打開投影展示“Mrs Shus Clothes Store”(我的服裝店)圖片,(圖中我既展示了1a插圖中的所有服裝,又靈活將它改成我的服裝店)然后我告訴學生:Lets go to my clothes store today and in the store,you can choose some clothes for yourselves,and then youll look smarter.整個導入2分鐘不到,這種方式導入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興趣與注意力,調動了人人參與的欲望,有一種水到渠成的感覺。在這一情景設置背景下,學生的聽覺、視覺等各個器官都啟動了,避免了傳統教學中的套話:Lets start Unit 7 today lets learn some names of clothes and some language points.這種呆板、枯燥的導入。
二、活用課本,興趣盎然的詞匯教學
詞匯教學一直影響初中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初中階段,不少學生因為難記及繁多的詞匯,學習英語的熱情受到打擊,能否輕松渡過詞匯關,直接關系到一個初中生的英語學習成績。這一時期詞匯的積累和拓展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點。而如何讓學生輕松掌握詞匯,又是初中英語教師必須掌握的教學技能。作為教師要多管齊下,采用創意的多樣化的方法。本人在教學Unit 7詞匯時,將以下幾種方法糅合在一起,實踐中收效明顯。
(一)巧用插圖,突破詞匯教學的機械性
我巧用課本插圖教學詞匯。初中英語課本插圖延續了小學英語課本的特點,每篇課文都配有學生喜聞樂見的圖片、漫畫、卡通等。內容簡明,主題突出,形象直觀,對重點語言知識進行巧妙地呈現。這種圖文并茂的教材編排,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年齡特征。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觀察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因此,我在教學中,活用課本插圖,并改編了部分內容。將1a中的插圖,制作成我自己的服裝店,里面既包括課本1a中的服裝鞋帽這些重點詞匯,我又適當增加了jeans,jacket,coat,blouse,T-shirt,wallet。學生面對這種富有創意的圖片,學習詞匯興趣高昂,出示我的服裝店之后,我問學生What can you see in my store?Can you say their names?給學生兩分鐘準備之后,我設計了小組比賽的方式,邀請幾個學生上黑板寫出詞匯。結合他們的詞匯,我展示了幻燈片中所有服裝詞匯并與學生進行對比。這種靈活運用課本插圖的方式,避免了學生對課本插圖的審美疲勞。新的圖片視覺感應調動了學生的感性認識,避免了傳統教學中一次性地展示詞匯的機械性。
(二)師生“游戲”,突出詞匯教學的直觀性
多年來,“游戲”是一種積極、有趣的教學形式,為教學活動提供了有益的幫助,有利于學生掌握所學知識,通過游戲活動能把過去的死記硬背變得輕松,能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感官系統的積極性。促使學生思維敏捷,使記憶更加主動、積極,使普通的記憶活動變成為師生都樂于參與的活動課。因此,接下來的詞匯教學,我采用游戲的形式。比如,接著我的服裝店的圖片展示之后,我從下一張我的服裝店里的圖片中抽走了幾個服裝圖片,然后我同時展示一、二兩張幻燈圖片,讓學生進行對比后比賽,看誰先找出不同,然后寫出幻燈片二中沒有展示的服裝。這樣無形中學生自然地對已有的服裝名稱作了重復記憶,同時對遺漏的服裝名稱又有了更深的印象,這個過程促使學生眼、口、腦各感官并用,促使他們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很自然地延伸了課本插圖的用意。
(三)注重聽寫,凸顯詞匯教學的實效性
聽寫是英語教學中有效可行的教學手段,它可以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通過播放聽力材料,讓學生記錄關鍵的詞匯。有利于訓練學生的辨音能力,而學生的辨音技能對聽清弄懂聽力材料又至關重要,讀音中的弱讀、連續、略讀等語言變化常合成為理解語言的障礙,聽寫有助于實現這些語言的差別辨析。新目標中1b便是將1a中所學的部分詞匯置于1b中的句型中,將詞匯教學與語句教學相結合,正所謂“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在處理1b聽力時,我采用了聽寫的方式,即要求學生從對話中(語境中)捕捉詞匯。這種處理方式無形中培養了學生將1a中所學的詞匯應用到特定的語境中,并在聽寫過程中,加深對剛學過的單詞印象,促進學生對單詞的運用與掌握,切實提高英語詞匯教學的效率。同時,鍛煉了學生的瞬間記憶力,鍛煉了學生手腦并用的能力,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提高了語言的學習效率。
三、活用課本,靈活多變的對話教學
(一)創設情景,引發對話教學的興趣
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組織安排交際情景,吃透大綱和教材,靠教學手段和教學活動中的藝術創設情景,使課堂活動最大限度地接近實際情景,加強語言信息刺激,引發學生表達思想的欲望,培養他們運用所學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因此,在處理1c中的對話時,我避免機械介紹句型、領讀、學生跟讀的模式,我將1a中圖中物品價格制成表格。
■
呈現1c中的對話How much is this T-shirt?Its 7 dollars。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They are 2 dollars.我讓學生對照表格進行整體或分組操練。
我抓住表格是直觀教學的重要手段這一點,將單詞或句型清晰地呈現給學生,使學生對教學內容一目了然。學生在操練過程中非常輕松、流暢,在愉快的操練中自然接受了知識。
(二)編制故事,實現對話教學的高效
故事是初中生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對于發展初中生的語言,豐富初中生的情感和想象力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故事教學法能激起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課堂效率,比如,在完成1c句型教學之后,我編制了一個小故事。一位妻子拎著一大堆剛從服裝店采購的服裝(shoes,hat bag,coat,shorts...)推開門進屋,丈夫看到妻子買了這么多的衣服便心疼地逐一詢問價格,H:How much is the hat?W:Its $10.H:How much are the pants?W:Theyre $20.H:How much is the bag?W:Its $8.最后丈夫故意指著天上的月亮問了一句:How much is that moon?沉浸于購物興趣的妻子不假思索地回答了丈夫:Its not expensive. Two dollars。通過故事展示,既復習了重點詞匯,又鞏固了1c中的重點句型。然后借此契機我邀請學生分組表演,看到大家爭先恐后地舉著小手,我欣慰地感受到故事教學法的高效性所在,它既鞏固了句型、詞匯教學,又激發起學生的表現欲與參與欲,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事實證明,傳統的師生或生生對話方式教學的效果是難以與此處的情景故事表演相提并論的。
四、活用課本,事半功倍的聽力教學
英國聽力教學法專家Mary underwood根據聽力理論和記憶的心理規律設計了聽的三個步驟,即聽前(pre-listening)、聽時(while-listening)和聽后(post-listening)這三個步驟,概括了聽力理解全部過程的思維活動,本人結合自己的聽力教學實踐,借鑒聽力教學法,活用課本,靈活處理2a、2b聽力如下。
(一)聽前激發興趣
目前英語聽力的教學狀況不是十分理想,學生的英語聽力學習效率非常低。課本上的聽力內容學生已經覺得枯燥乏味,教師課堂教學聽力時,學生疲于應付的較多。針對這種狀況,教師需要在提高學生聽力興趣方面多動腦,而靈活處理課本中的聽力,進行有效訓練非常必要,聽前指導學生合理地調節自己的情緒,放松心情,指導學生快速瀏覽題目,了解題目大意,整體把握聽力材料。針對訓練采取一些有效的聽前游戲活動非常必要,從而讓學生放松心情,參與聽力活動。比如,在進行2a聽力訓練前,我要求學生觀察圖片后,邀請兩個學生進行PK,流利說出圖中的詞,且彼此不得重復對方的答案。這種方式調動了全班學生的聽覺與記憶力,促使學生捕捉后面聽力中可能出現的信息。對2b聽力,我設計了表格,針對表格我要求學生自己找出可以提問的問題。比如,How much is the hat?
■
這樣,在播放聽力之前就讓學生對下面聽力材料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全面的了解。這種降低聽力難度的方式也就無形中提高了學生聽力的興趣。
(二)聽時訓練技巧
經過調查,很多學生在聽力過程中把注意力平均分配給每一個單詞,結果聽到的只是零碎的單詞或短語,而不能把握句子和篇章的整體意思,為了杜絕這種現象,使學生快速有效地抓住聽力重點,正確分配注意力,捕捉關鍵信息點,摒棄干擾信息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師在訓練聽力過程中,要求學生邊聽錄音邊快速做簡要記錄,做到手腦并用,強化記憶。同時,提醒學生在記時要有技巧,要采取自己能看懂的縮寫或符號,將聽到的內容快速記下,畢竟聲音信息在人腦中停留的時間只是瞬間的。比如,在2a、2b聽力材料中,涉及的顏色及價格非常多。我要求學生邊聽邊速記,避免了聽后腦海中一堆顏色單詞,一串阿拉伯數字的局面。
(三)聽后挖掘內容
在英語教學中,聽、說、讀、寫四種技能相輔相成,緊密相連,說的技能,很大程度上有賴于聽的能力,而聽、說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閱讀與寫作。為日后開展交際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聽力訓練,可以培養語感并自然地獲得語法和詞匯方面的知識。課本中2a、2b聽力材料的內容把重點詞匯、重點語法及重點句型再次呈現,教師用活2a、2b的聽力材料,既可以讓學生將所學的詞匯與語法儲存于大腦之中,逐漸形成語感,獲得這些句型對感知的言語信號進行解碼的能力,又可以訓練學生說的能力,因此,在學生完成2a、2b聽力之后,我給學生一個例子,然后讓學生整體陳述答案。
E.g:The purple hat is $5
Ss:The brown sweater is $8
Ss:The red short are $6
Ss:The green F-shirt is $7
Ss:The long blue and yellow socks are $2
Ss:The black trousers are $9
完成匯報之后,為了鞏固Language points,我又組織學生根據圖表進行ask and answer in pairs.
S1:How much is the purple hat?
S2:Its $5.
運用這種聽前、聽時、聽后的聽力方法處理,調動了學生的聽力興趣,激發起他們的聽力欲望,對夯實學生的語言基本功和培養良好的聽力技巧起到了推動作用。
總之,活用課本,首先可以拓展初中英語課程資源,豐富教材的內容,提高教科書的使用質量,增強教學效果,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其次,活用課本,使教師的業務水平有大大的提高,促使教師不斷地更新教學理念,不斷地創新教學思維,改變陳舊的教學方法,促使教師不斷地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業務水平。學會教學反思,注重教研活動,提高教學水平。再者,活用課本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原來的“旁觀者”變成“參與者”。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