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建香 徐建光 程義仙 衛群英 華貴香


[摘要] 目的 探討綜合性護理干預對行結腸鏡檢查患者的心理狀態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方法 選擇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間行結腸鏡檢查患者8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干預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均初次接受腸鏡檢查,使用奧林巴斯CF-240 J電子結腸鏡,由同一組醫生和助手進行操作,對照組予隨機對癥護理,干預組于術前、術中及術后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的焦慮心理SAS評分、緊張恐懼程度情況、護理滿意度。結果 干預組干預前的SAS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檢查結束后,對兩組患者的SAS評分進行對比分析顯示,干預組的S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38.31±6.37 vs 42.19±5.63,P<0.05)。干預組緊張、恐懼程度達1級24例,占60.0%,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劇烈疼痛Ⅳ級4例,占10.0%,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總滿意度97.5%,顯著高于對照組總滿意度7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對行結腸鏡檢查患者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可以緩解患者的焦慮心理,減輕患者的緊張、恐懼感以及疼痛感,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 結腸鏡;綜合性護理;焦慮心理;心理狀態;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6)05-0144-04
結腸鏡檢查是目前診斷結腸病最直觀的一種檢查方式,不但能早期診斷結腸疾病,還能進行病理取檢,但結腸鏡檢查是具有一定侵入性的檢查,在腸鏡檢查時給患者帶來一定的不適及心理壓力,如出現恐懼、腸痙攣、惡心嘔吐、甚至發生緊張性休克及疼痛不適感等,不少患者甚至難以接受此項檢查或拒絕配合檢查,影響了檢查的成功率,甚至延誤了診斷的時機[1,2]。因此,在結腸鏡檢查過程中配合積極的護理干預至關重要,它能消除受檢者生理、心理上的痛苦,提高患者配合的依從性,縮短腸鏡操作時間,減少腸鏡對患者的刺激,使腸鏡檢查能夠順利進行[3]。本研究中,我們旨在探討在檢查前和檢查過程中采取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對患者在檢查過程出現的不適反應及插鏡成功率的影響?,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間行結腸鏡檢查患者80例,排除合并心腦肝腎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者以及有精神病史者。其中男47例,女33例。年齡18~72歲。采用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干預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0例,其中干預組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齡(47.3±3.1)歲;對照組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齡(45.5±6.2)歲,兩組臨床資料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初次接受腸鏡檢查,使用奧林巴斯CF-240 J電子結腸鏡,由同一組醫生和助手進行操作。對照組予隨機對癥護理,干預組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
1.2.1 檢查前護理 (1)心理護理 患者因為首次進行結腸鏡檢查,易產生緊張、恐懼心理。護理人員親切地與患者進行交流,耐心解答患者的疑問,針對患者的不同心理狀態進行個體化的心理護理干預。(2)飲食指導 指導患者檢查前3 d進低脂、細軟、少渣的半流質飲食[4],檢查前24 h進流質飲食。檢查當天禁食。(3)腸道準備 檢查前4 h口服清腸劑,腸道準備選用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劑,服用清腸劑過程中可適量口服葡萄糖水,以降低患者饑餓感并預防低血糖反應。同時準備柔軟的紙巾如廁,腹瀉次數多者可準備紫草油涂于患者肛門[5]。
1.2.2 檢查中護理 (1)插鏡時指導 護理人員協助分開患者肛門,能輕松進鏡,隨時將潤滑劑涂于肛門和內鏡上,避免內鏡與肛門摩擦過大造成患者痛苦。(2)行為干預 患者提前10 min進檢查室更換褲子,教會患者進行握拳、全身放松、平靜緩慢的深呼吸等肌肉松弛訓練,輕撫患者的腹部,囑其放松全身和腹部肌肉[6]。(3)心理干預 檢查過程中不斷與患者溝通,告知患者檢查進程和檢查狀況,選擇患者感興趣的話題以分散其注意力。若檢查過程中發現患者出現異常情況或醫護人員之間出現意見分歧,不要在患者面前表露,以免造成患者情緒波動。(4)體位指導 協助患者解松腰帶,取左側臥位,雙腿盡量朝腹部彎曲,檢查過程中需按醫生的要求換體位。
1.2.3 檢查后護理 檢查后患者多數都有輕微的腹脹、腹痛,協助患者穿褲、蹲廁后多數能緩解,給予檢查后的飲食指導,囑患者觀察大便情況。對于可能產生負面影響的檢查結果,應策略性地向患者及其家屬交代清楚。了解患者對內窺鏡工作的滿意度及有無建議、意見,有助于檢查過程中護理效果的評估[7]?;チ袈撓惦娫?,及時隨訪。
1.3 評價指標
1.3.1 焦慮心理評價 采用焦慮自測量表(SAS)評價患者的焦慮心理,SAS標準≥50分為焦慮[8]。
1.3.2 緊張、恐懼程度 無恐懼感或有輕度恐懼,無或有輕度不適感,但不回避為1級;有恐懼感并試圖回避為2級;有強烈恐懼感,盡力回避,需護士協助固定體位才能進行檢查為3級[9]。
1.3.3 術中疼痛程度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疼痛程度分級:0級:不痛;Ⅰ級:輕度間歇痛,對檢查無影響;Ⅱ級:中度持續痛,休息片刻仍可堅持;Ⅲ級:重度持續痛,不能忍受,大喊大叫;Ⅳ級:嚴重痛,為持續劇痛伴血壓、脈搏等變化[10]。
1.3.4 護理滿意度評價 對所有入選對象發放調查問卷,在患者積極配合的前提下對服務態度、醫療環境、操作技術、宣教疼痛知識等方面進行護理滿意度評價,滿分100分,滿意度分為滿意、較滿意、不滿意,總滿意度=滿意+較滿意[11]。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焦慮心理比較
干預組患者干預前的SAS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不顯著,檢查結束后,對兩組患者的SAS評分進行對比分析顯示,干預組的S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38.31±6.37 vs 42.19±5.63,P<0.05)。見表2。
2.2 兩組患者檢查過程中緊張、恐懼及疼痛程度比較
干預組緊張、恐懼程度達1級24例,占60.0%,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0.5,P<0.05)。干預組劇烈疼痛Ⅳ級4例,占10.0%,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1,P<0.05)。見表3、4。
2.3 兩組出院時護理滿意度評價
干預組總滿意度97.5%,顯著高于對照組總滿意度7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5.2,P<0.05)。見表5。
3 討論
目前電子結腸鏡檢查是對結、直腸疾病診斷和治療的重要手段,具有痛苦小、臨床效果好、并發癥少,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手段[12]。電子結腸鏡檢查是經肛門將腸鏡循腔插至回盲部,可完整仔細地將整個結腸,乃至回腸末端觀察清楚,并對可疑部位進行照像、錄像及取活組織作病理檢查,還可通過腸鏡活檢孔插入器械對病變部位進行治療,及時、準確地對疾病作出診斷,對疾病的早期治療起重要作用[13]。結腸鏡檢查能夠為結腸疾病的診斷提供可靠的依據,是目前臨床診斷結腸疾病最直觀可靠的方法。由于結腸鏡檢查也是侵入性檢查之一,并伴有機械性刺激,多數患者在檢查前普遍存在緊張、焦慮等心理,而患者的心理狀況能夠直接影響到患者對疼痛的耐受力[14]。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護理學也得到了很大發展,護理工作更注重護理質量,同時強化了健康宣教和心理護理在治療中的作用。護理人員在結腸鏡檢查過程中應做好充分的術前、術中、術后護理工作,使患者放松心情,以良好的狀態積極配合檢查,有利于縮短檢查時間,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且明顯減輕患者痛苦,達到檢查的最終目的[15]。
由于結腸鏡檢查是一種侵入性操作,患者在檢查過程中易出現腹痛、腹脹、惡心、嘔吐、面色蒼白、心率增快、血壓下降等癥狀,產生恐懼、焦慮及排斥心理,不能有效地配合檢查,因此,檢查前做好充足的工作是完成檢查的重要前提[16-20]。檢查前加強與患者及家屬溝通,詳細講解檢查目的、方法、注意事項,解除患者顧慮。認真做好腸道準備,至大便如清水樣即可入內鏡室檢查。檢查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的腹部情況及進鏡情況。其中行為干預作為心理干預措施之一,其是一種建立在行為學理論基礎上的心理干預方法,通過放松訓練可調整不良應激而導致的心理、生理功能紊亂。檢查后注意觀察患者有無虛脫、腹痛、便血等并發癥的發生。如有不適及時告訴醫護人員進行診治,并對可能出現的并發癥、飲食及休息進行指導[21-26]。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行結腸鏡檢查患者干預前的SAS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不顯著,檢查結束后,對兩組患者的SAS評分進行對比分析顯示,干預組的S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38.31±6.37 vs 42.19±5.63,P<0.05)。干預組緊張、恐懼程度達1級24例,占60.0%,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劇烈疼痛Ⅳ級4例,占10.0%,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龍文秀等[24]報道的觀點一致,說明對結腸鏡檢查患者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后,可以緩解其緊張、焦慮、恐懼心理,使檢查中的疼痛、不適感減輕,而且能得到患者的主動性配合,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同時本研究表5對兩組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進行比較現實,干預組總滿意度97.5%,顯著高于對照組總滿意度7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對行結腸鏡檢測患者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不僅可以緩解患者的焦慮心理,減輕患者的緊張、恐懼感以及疼痛感,還可以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王萍,姚禮慶. 現代內鏡護理學[M].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164.
[2] 吳燕玲. 采用護理干預提高腸鏡檢查前腸道準備質量[J].現代醫藥衛生,2012,28(6):913-914.
[3] 盧東芳. 護理干預對住院患者腸鏡檢查前腸道清潔的效果觀察[J]. 臨床醫學工程,2009,16(5):74-75.
[4] 余瓊. 結腸鏡檢查中實施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 按摩與康復醫學,2012,13(1):175-176.
[5] 王秀娣,崔桂蘭,石蕾. 老年患者結腸鏡檢術的護理112例[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8,20(4):3-4.
[6] 王海霞. 無痛結腸鏡檢查的配合及護理[J]. 北方藥學,2012,9(2):108-109.
[7] 蔡錫芬,莊學領. 結腸鏡檢查病人的心理護理體會[J]. 工企醫刊,2010,23(2):38-39.
[8] 曾胤,陳建紅. 無痛結腸鏡檢查中的護理探討[J]. 內蒙古中醫藥,2010,29(9):173.
[9] 王春香. 人性化護理干預對老年患者行結腸鏡檢查心理狀況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 中國現代醫生,2014, 52(33):88-83.
[10] 蔣平,裴應菊,吳相柏. 全程護理干預應用于電子腸鏡檢查中的效果評價[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3):19-20.
[11] 劉明宣,謝華,趙正中. 舒適護理在結腸鏡檢查中的應用效果[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6):53-54.
[12] 崔敬敬,鄭雪,都靈燕. 舒適護理在結腸鏡檢查中的應用[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8,17(35):5520-5521.
[13] 夏曉梅. 舒適護理在結腸鏡檢查患者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2012,18(34):16-17.
[14] 向美煥,黎艷芳,馮曉玲. 老年住院患者腸鏡圍檢查期的護理[J]. 現代醫藥衛生,2008,24(6):912-913.
[15] 范延欣. 舒適護理在結腸鏡檢查患者中的應用[J]. 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14,37(2):241-242.
[16] 秦娟文. 結腸鏡檢查前腸道準備方法的應用及護理現狀[J]. 全科護理,2013,11(4):1031-1032.
[17] 高彩芬,魏國英. 人性化優質護理在結腸鏡檢查患者中的效果評價[J]. 河北醫藥,2013,35(19):3016-3017.
[18] 王海兵,王秀彩. 全程護理干預對行電子結腸鏡檢查患者的影響[J]. 齊魯護理雜志,2012,18(15):56-57.
[19] 張慧,查小英. 心理護理在結腸鏡檢查中的干預效果[J].現代醫藥衛生,2015,31(12):1872-1873.
[20] 梁藝,連曉娜,洪海珍. 人性化護理在無痛胃鏡中的應用[J]. 中國當代醫藥,2011,18(34):119-120.
[21] 陳平娟,林紅. 心理護理干預在結腸鏡檢查過程中的應用觀察[J]. 廣東醫學院學報,2013,31(2):232-234.
[22] 杜寶如,丘延俊,麥錦娟. 心理護理在電子結腸鏡檢查中的作用[J].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0,16(22):2786-2788.
[23] 蘇紅珠. 心理護理在電子腸鏡檢查中的應用療效[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9,30(2):234-235.
[24] 龍文秀,周玉. 綜合護理干預對行結腸鏡檢查患者心理狀態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 河北醫學,2015,21(9):1548-1549.
[25] 關婉霞. 護理干預在無痛胃鏡聯合腸鏡檢查中的應用效果[J]. 中國當代醫藥,2014,21(14):139-141.
[26] 賀征英,周蕙卿,黃麗萍,等. 護理干預對腸鏡檢查前腸道準備效果的觀察[J]. 當代醫學,2014,20(36):96-97.
(收稿日期:2015-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