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霞
摘 要: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教師的評價語言在小學生學習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時也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老師合理使用評語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熱愛學習,為良好的課堂紀律打下基礎。本文主要針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師評價語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使教師評語具有實用性。
關鍵詞: 小學語文 課堂評價 教師評價語言
教師語言評價是最快捷、對學生影響最大的一種課堂教學模式,無論是傳授知識還是培養(yǎng)能力都在學生的學習上起到很大的作用。教師評語作為語言表達的一種特殊方式,從講課到學生學習都離不開教師對學生進行語言評價,幫助學生獨立學習,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改掉被動學習的壞毛病。
1.小學語文課堂教師評價語言存在的問題
1.1評價觀不科學。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老師在講課時沒有考慮學生的觀念,在語言上存在不足,致使學生達不到預期的學習效果,再加上對學生語言評價不理想,使學生對學習漸漸失去興趣。在老師看來,只要把課程講完,就算對學生完成本節(jié)課任務,并沒有把學生的學習理念放在第一位,而是以自身為中心,并逐步以老師身份對學生進行牽引,太多事物都由老師決定,沒有為學生創(chuàng)造獨立思考的空間,導致學生把老師當做課堂的主宰地位和言語表達上的霸主。老師對于學生的理念有很大偏見,把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都變成評價語言,老師在講課過程中都是叫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回答問題,而對于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會用語言加以刺激,使學生在回答不出來問題時往往顯得焦慮。如果回答問題偏離實際答案,老師就會打斷學生發(fā)言,使學生從此失去學習信心,甚至會把好學生逐步帶入提前設計好的目標上引領。
1.2教師表達不清楚評價語言。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每一位的學生年齡、學習方法、學習狀態(tài)都是不同的,有的能夠了解老師所講內容,有的對于老師的講課不是很了解,在回答問題時會支支吾吾,表達不出問題的關鍵,使教師在進行語言評價時很少考慮學生的學習特點,在評價語言的使用上也表達不清楚,使用的詞語很不理想。通常情況下,老師只是把傳授知識作為重點,沒有精力對語言評價進行鉆研,不會把語言評價放入講課內容中。所以,老師會在學生發(fā)言時,對學生的評價用語言表達不出來,只是簡單用口頭語等應對,無法判斷學生所回答的答案,對學生答案沒有做出批改,使學生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老師的這種狀態(tài)會對學生產生不良的影響。
2.改善小學語文課堂教師評價語言測量
2.1樹立新思想,關注學生。
老師在講課時一定要把評價語言放在首位,在學生回答問題時老師所用的語言要使學生進行自我分析,幫助學生找到自身問題的所在,為學生指明學習道路和方向,對學生日后的學習有更好的作用。老師還要樹立新的教學思想,時刻關注每一位學生的變化,從學生情感、態(tài)度、方法等多方面對學生進行關注,提升語言表達能力,為學生營造更好的學習氣氛。這與老師日常的鼓勵有著密切關系,讓學生發(fā)揮學習優(yōu)勢,提升學習素質,有利于學生發(fā)自內心地熱愛學習,只有老師在評價語言上下工夫,才能促使學生更勤奮學習。
2.2多元化評價。
我國在新課程改革中多次提到老師對學生的評價或者建議不能局限于特定范圍,要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評價。老師在講課時要根據學生的平時學習狀態(tài)和學生的優(yōu)點和缺點,制訂合理的方案,讓學生在課堂中踴躍發(fā)言。因為每一位學生學習方法都是獨特的,老師要從多個角度對學生進行評價,在評價時多關注學生平時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防止學生在受到表揚時對自己的學習產生松懈,讓學生積極進取,在學習過程中顯示學生的價值觀,使學生在情感上、心理上更自信。老師要使用多種方法對學生進行不同的評價,如果方法相同就會讓學生誤認為老師只會這種評價,甚至會受到自尊心的傷害。在新課程改革理念中,小學語文課堂評價一定要多元化,使課堂評價語言成為學生的學習動力。
3.結語
通過文章敘述,小學語文課堂評價不容小覷,老師要嚴格遵守新課程改革方法,漸漸改掉傳統教學理念,從多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讓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再接再厲,對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多多鼓勵,讓更多的學生都能夠認可這種教學理念,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幫助學生全面發(fā)展,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周建鋒.小學語文課堂教師評價語的研究[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4(5):94,107.
[2]宋曉嬌.語文課堂教師評價語言有效性探析[J].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15(6):15.
[3]李海燕.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有效評價[J].少兒科學周刊(教育版),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