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春雨
摘 要: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已經進行了四年的語文學習,對于語文基礎知識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與掌握。高年級的語文學習同低年級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區別,體現在難度增大、內容變多、范圍更廣。因此,在學生日常的語文學習中,對于所學內容提前預習就變得異常重要。主要從語文預習入手,探討小學高年級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預習的作用及其方法等。
關鍵詞:預習;熟悉教材;閱讀;查閱文獻
一、預習的含義
我們通常意義上理解的預習是指在教師講授之前進行一定的閱讀,從而做到大體上熟悉教材以及要學習的內容。在小學階段,老師要求小學生預習,學生一開始會感覺不知所措,不知道該怎么預習。這時老師一般會告訴學生諸如將自然段標出序號、畫出一些優美的句子、找出過渡段等。老師只是為學生提供一些預習的入手方向,但學生卻在很大程度上誤認為預習就是進行以上的幾個步驟,甚至文章都不會去讀,這恰恰本末倒置。
實際上,預習是要大體上弄明白老師將要講授的內容,它絕對不只是一種形式。如果堅持養成語文預習的好習慣,那么就可以快速弄明白文章的內容,將會使日后的學習更加輕松。預習實際上是為我們的學習服務的,應該作為一項主動的學習行為,而非被迫去做,從而草草糊弄了事。明白了預習的含義,我們接下來就可以思考預習都有哪些積極意義?
二、預習的作用
1.熟悉教材,在聽的過程中可以有針對性地聽
在老師講一篇文章之前,學生通讀一遍之后一定會有自己的理解,再結合課前問題、課后習題等,可以基本做到了解課文的大致脈絡與文章要表達的含義。這樣在課堂上老師講授時,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有選擇地進行聽講,對于自己已經明確的問題則不需要花費過多的精力,而對于不是很明確的地方則要重點聽,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學習的效率。
2.通過預習加深對課文的印象,便于日后復習
學生對課文進行了一定的預習,那么一定會留下一些印象,對于不同問題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尤其是對于古詩、文言文的預習,預習過后,在課堂上則可以流利地讀出來或背誦下來。而對于不預習,只是上課才翻開教材的學生來說,他們也許聽過后用不了多久就會忘記。我們常說第一印象非常重要,有些東西我們經過初步地學習,再次看到的時候則會充分調動之前的記憶來為我們現在的學習服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學習語文的興趣。
3.通過預習課文,會產生一定的自我理解或思維的頓悟
在老師講解的過程中則可以一方面驗證這些理解是否正確,另一方面也可以向老師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見解,讓老師來做評判。實際上,如果學生的看法是正確的,學生則會產生極大的自信,從而在日后更加傾向于主動預習;如果學生的看法是錯誤的,老師也不會直接指正,而是鼓勵學生思考,在日后的繼續學習中,學生可以自行糾正自己的錯誤觀點。所以說,預習也在客觀上有助于學生正確思維的培養。
三、預習的方法
1.反復閱讀課文
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也就是說只要重復閱讀的次數足夠多,那么即使不用刻意去理解,也可以明白文章所要表達的意思。而對于古詩、古文等,則更需要反復讀、反復揣摩詞句的意思,也要進行一定量的默寫,“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默寫是熟讀與背誦最好的辦法,一開始可以抄寫,在熟悉之后則可以嘗試默寫,如果達到了可以默寫的程度,那么自然可以流利地朗誦。
2.要帶著問題去預習
在閱讀一篇文章之前一定要想一想幾個問題,比如說在預習魯迅的《故鄉》時,就要思考作者是在什么樣的背景下寫這篇文章的?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作者寫該文章的內心活動是怎樣的?等等。一定要有問題意識,如果提不出問題來,那么閱讀也只是泛泛而已,達不到一定的深度。在學生讀的過程中,不斷地思考提出的這些問題,并且在字里行間、作者的用詞中去細細體會作者的感情等,一個作家在寫文章時一定會通過用詞或表達手法來體現自己的感情,學生只有讀出這樣的內容,才能達到理解作者內心活動的高度。
3.學生還要多方查閱資料,充分利用各種途徑獲取更多關于文章的信息
如今互聯網異常發達,在各種搜索引擎上都可以獲得大量的信息,這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諸多便利。這樣一來,學生在遇到不會的字詞或理解不了的地方,便可以上網查找,自行學習,這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因此,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等各種獲取資料的手段,比如說其他文獻資料、教輔材料等,以充分理解文章內容和作者要表達的情感等。
總之,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來說,語文學習過程中,預習發揮的作用異常關鍵。學生經過四年的語文學習,要明白預習的真正含義,要正確發揮預習的作用,而不是浪費時間以應付老師檢查。此外,學生也應該充分認識到預習的重要作用,即通過預習可以熟悉教材內容、加深對課文的印象以便于日后的學習以及在預習的過程中產生的思維頓悟等。在理解了預習的含義以及明白了預習的真正意義之后,也要掌握預習的方法,提前閱讀,反復閱讀,帶著問題去讀課文,利用以互聯網為主的各種途徑獲得更多資料,從而更加完整地理解課文等,以達到提高語文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倪文錦.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張潔.培養初中生良好語文學習習慣的策略[D].湖南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