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梅
摘 要:在活動的各個環節中,要創設特有的音樂氛圍,巧用多樣化教學形式,以學生的生活經驗、活動興趣為出發點,向學生滲透音樂的功能,把課堂融入真實的生活中,讓課堂生活化。
關鍵詞:教學形式;節奏教學;多媒體教學
在生活中尋找音樂,在音樂學習中尋找生活經驗。如何讓學生更容易地理解音樂、掌握音樂,同時又使生活經驗在音樂活動中得到強化和提升,使學生更加熱愛自己的生活呢?從節奏入手,以游戲的方式呈現,巧用道具,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等一些好的教學形式,打造精彩的音樂課堂。結合教學經驗,把積累的教學方法與大家分享。
一、巧用節奏教學,使音樂課堂豐富多彩
課堂上,借助生活之聲幫助學生建立節奏感,讓學生傾聽生活中的聲音,模仿生活中的節奏,激發他們主動學習音樂的節奏感,讓學生從生活中探索、發現節奏,鼓勵他們模仿、體驗、即興創編節奏,這樣的課堂教學才是一條有效的教學途徑。例如,讓學生模仿生活中的敲門聲,以小黑板作為門,讓學生想出各種敲門聲,老師就在黑板上把節奏一一寫下來,讓學生熟悉節奏感后,增大難度,反復練習節奏,興趣的萌生就這樣體現出來了,如果把生活中的這些節奏巧妙地提煉出來,我們的音樂課堂就會變得豐富
多彩。
二、巧用道具,為音樂課堂平添光彩
巧妙運用肢體做道具,通過創作表演或幫助學生記憶歌詞等學習音樂知識,既能調動學生的興趣,又能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在教學中,要啟發學生用肢體語言做道具,通過舞蹈動作表現生活中的場景。例如,在教學《理發師》一課時,在學生學會演唱歌曲后,再用多媒體播放相關音樂,讓學生模擬理發師的動作,想象在理發店發生的場景,如,理發師、顧客多少、理發師手里用的工具等,學生通過現場表演,在想、看、聽、唱、演中感受歌曲、學唱歌曲、體驗歌曲,并盡情參與。在歡快的氣氛中,學生感受肢體表演帶給他們的快樂,極大地激發了他們對生活體驗的樂趣,使音樂課堂更精彩。
三、巧用游戲教學,使音樂課堂流暢溢彩
游戲是一種活力,注重音樂的生活體驗,會給課堂帶來生機,增添活躍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得到心靈上的享受。怎樣的游戲,才能讓學生感興趣呢?設計游戲要從簡單到復雜,逐步提高要求,增加難度。游戲活動要由一般游戲逐步過渡到音樂游戲,指導學生“和樂”而動。例如,《小青蛙找家》音準游戲,教師課前做了八張青蛙房子的圖片,粘貼到黑板上,教師彈奏《小青蛙找家》,如sol.do.re.si等,學生扮演小青蛙和著音樂外出覓食、玩耍,琴聲最后一音落在哪個音上,“小青蛙”就跳到哪個音的青蛙窩下,表示回家了。沒有生硬的教學、指令和輔導,只有自然的生活情境與快樂的游戲情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音樂課堂變得流暢溢彩。
四、有效利用多媒體教學,成就精彩音樂課堂
多媒體技術已經離不開音樂課堂,它服務于教學,在音樂課堂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在傳統的音樂教學中,教師單一的教唱和演奏使學生感到枯燥、單調,學生的注意力也容易分散,教學效果也不是很好。課改后的教學,音樂課堂上多了充滿美感的音樂、文字、圖片、動畫、影像等多媒體綜合信息,自然調動起學生欣賞音樂的積極性、主動性。在音樂課堂中,我們不能因為現代教學媒體的優勢而逐漸把傳統的教學媒體淡化,要有效地利用多媒體教學。什么是有效?如,低年級的音樂教學可以使用,難于講解的教學目的或教學重點、難點可以使用,課件的使用要講究實用性、準確性,但要記住多媒體可作為輔助教學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的介入,已經成為音樂教師的得力助手,優化了課堂教學,為音樂教學平添了幾分光彩!
總之,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我把握在“巧”“樂”“精”上,有效利用多媒體課件,巧用道具、肢體動作、游戲等教學形式,營造輕松、快樂的活動氛圍,創造一切條件,讓學生享受參與音樂活動的美好,讓他們快樂積極地體驗生活情感。興趣的萌生是自然的,生活就在我們身邊,讓我們用心去體驗生活的美好,大膽地打造我們的精彩課堂。
參考文獻:
趙冬.多樣化教學,構建全新的小學音樂課堂[J].新課程導學,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