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英
摘 要:小學生的可塑性非常強,且小學是學生整個學習生涯中最為基礎和重要的階段,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僅要引導學生掌握語文基礎知識,還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新課程改背景下,要想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單純依靠鼓勵是不可取的,必須深化課程改革,全面落實新課標的綜合目標。從重視語文課堂教學,體現趣味性和更新教師教學觀念,改變學生學習方式兩個方面進行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習習慣;趣味性;教學觀念;學習方式
要推進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將素質教育貫穿于整個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就必須樹立新的教學理念,改變學生的學習習慣,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完成“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變。小學階段是學生語文學習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培養小學生的語文學習習慣就顯得尤為重要,正如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所說:“教育的本旨原來如此,養成能力,養成習慣,使學生終生益之?!毕挛闹?,筆者以培養小學階段學生的語文學習習慣,深入學習并全面落實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所規定的綜合目標。
一、重視語文課堂教學,體現趣味性
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交流過程,但是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被動接受,課堂上教師將自己事先處理好的信息,灌輸給學生,整個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交流幾乎為零。久而久之,學生就會認為學習就是“死記硬背”,將課堂上教師講述的信息和教材中的信息記錄下來便可,不利于學生養成自主探索、自主分析的良好習慣?!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币虼耍谛W語文教學中,教師采用恰當的教學方式,使課堂教學氛圍更具有趣味性,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自主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不僅能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還能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更是學生獲取語文知識的主要渠道,而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保證。課堂教學的主體是每一位學生,而不是優等生,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關注每一位學生,特別對于學困生要給予更多的關注,給予更多的愛心與耐心,留心觀察每一位學生,及時地給予學生肯定和表揚,且要注重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課堂上教師要時不時地表揚一些認真聽講,遵守課堂紀律的學生,將其樹立為學生學習的榜樣,有助于激發學生的競爭心理。久而久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紀律會越來越好,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越來越高,同時還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更新教學觀念,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要樹立新的教學理念,徹底將自己從傳統教學模式中抽身出來,由“主導者”轉變為“引導者”,“組織者”轉變為“合作者”。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身份,深入到學生中間,與學生進行平等、和諧的交流溝通,及時掌握學生學習的實況,進而構建平等、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這樣的課堂教學氛圍,能夠消除師生之間的距離感,使學生敢于真實地講述自己的想法,從而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評價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課堂教學要貫徹多元化評價,不要吝嗇肯定和表揚的語言,多鼓勵學生,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學習,潛移默化地改變學生學習的方式,促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想象力非常豐富,因此,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特征,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與空間,放飛學生的思維,保持小學生的天真爛漫。如若拘泥于邏輯,就是扼殺學生那份純真的心靈?!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重視學生讀書、寫作、口語交際,搜索信息等語文實踐,提倡多讀多寫,改變機械、粗糙、繁瑣的作業方式,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學會學習?!毙抡n改背景下,教師的任務已經不再是單純地傳授語文知識,而是要引導學生掌握學習的方式方法。學習方式的掌握不是朝夕可以取得成效的,教師必須更新教學理念,始終將“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貫穿于整個過程中,注重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為學生創造自主探索、自主分析的氛圍,使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分析,最終解決問題。
綜上所述,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都非常重要,它能夠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少走彎路。但是,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已經習慣了“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使學生養成了被動的學習習慣,且實踐證明,被動的學習習慣并不利于學生完成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學習目標。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必須轉變教學理念,不斷創新和完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掌握語文知識的情況下,掌握語文學習的方式方法,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辛娜.培養語文學習習慣,發展成就學生未來:關于小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探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