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愛華
中圖分類號:D41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8-000-02
摘 要 我國企業在經濟建設的發展過程中,始終面臨著一個問題,就是勞動者與雇傭者之間和諧勞動關系構建問題。勞動者與雇傭者之間的勞動關系是否和諧不僅會影響企業和國家經濟建設的穩定發展,還會影響社會和諧發展的長治久安。本文將簡單介紹我國企業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發展現狀,了解我國企業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中工會的作用,深入分析工會在我國構建企業和諧勞動關系中的創新。
關鍵詞 構建 企業 和諧 勞動關系 工會
隨著市場經濟形式的不斷變化,我國企業的勞動關系呈現三足鼎立的狀態,政府、勞動者、企業三者共同構成了勞動關系。為了維持這三者關系的和諧發展,滿足不同利益群體的訴求,才有了工會的建立。工會是作為勞動者的代表而建立的,也就是為維護勞動者權利的機構,面對混亂的市場經濟環境,工會的作用就是平衡政府、勞動者、企業三者之間的關系,在不影響勞動者利益的前提下,為企業和諧勞動關系的構建提供保障。
一、我國企業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發展現狀
(一)我國企業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發展情況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對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在構建企業和諧勞動關系的過程中,要以企業的發展水平為基礎,結合現階段的市場經濟形勢進行綜合的分析,確保政府、勞動者、企業三者的共同發展。所以,政府必須要加強對于工會的重視程度,完善與工會相關的勞動者保障法的制定,提高對于市場經濟環境建設的監督與管理,尤其是對勞動者工資、福利等方面的關注要有所提高,為工會的正常運行創造良好的發展空間,從根本上為和諧勞動關系的發展提供了保障。
(二)我國企業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中的特點
我國企業和諧勞動關系的特點主要分四個方面,下面筆者將針對這四個方面進行歸納總結。首先,企業和諧勞動關系具有多樣性的特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企業的勞動關系從傳統的公有制發展到私有經濟、外資經濟、混合所有制經濟等,逐漸形成了多種所有制并存的市場經濟環境。多種多樣的所有制經濟之間相互聯系卻又各不相同;其次,企業和諧勞動關系具有市場性的特點。隨著多種所有制經濟的逐漸發展,我國企業勞動關系不僅限于勞動者與國家,企業也開始從國家中獨立處理,在人才的任用、重大交易的決策方面都有自己掌控。擺脫了傳統行政化的發展模式,向市場化的方向發展,在全國各地設立人力資源平臺,幫助更多的人民群眾實現就業,而勞動者與企業之間的關系也有具有法律效益的勞務合同來維持。
第三,企業和諧勞動關系具有規范性的特點。我國已經進入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企業與勞動者之間的關系都有明確的法律、法規來進行約束,勞務合同所具有的法律效益也越來越完善,最后,企業和諧勞動關系具有多重性的特點。我國政府、勞動者、企業三者之間和諧關系的建立始終存在著爭議,尤其是勞動者與企業之間經濟上的矛盾比較嚴重,不利于企業和諧勞動關系的構建。由此可見,要想為企業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提供保障,就要加強對勞動報酬、勞務合同、社會保險等方面問題的解決。
二、我國企業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中工會的作用
(一)工會對勞動者勞動強度進行合理的控制
勞動者與企業存在著一種雇傭關系,但是并不是說勞動者將自己“賣”給了企業,一般情況下,勞動者的勞動時間就是合約上明確規定的時間,如果超出這個規定范圍內應該先勞動者支付一定數額的加班費。另外,勞動者的勞動強度也不能超出國家的有關規定,不僅是為了勞動者的身體健康著想,也是對其工作效率的一種保證。而工會的職責就是當企業對勞動者勞動強度的要求超出合理范圍之外時,為勞動者提供的一種保障。
(二)工會為勞動者爭取最大的經濟利益
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勞動者的工作量與所獲報酬不一致的情況發生,但是由于沒有專門的部門對這個問題進行監督與管理,所以這種現象幾乎就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對于勞動者經濟效益的影響卻是非常的大。工會就是為了保障勞動者的經濟效益而存在的,當勞動者在工作過程中發生這種工作量與所獲報酬不一致的情況時,工會就會在第一時間站出來,為勞動者爭取最大的經濟利益。
(三)工會為女職工的特殊勞動保護提供保障
隨著“男女平等”的基本理論被普及,女職工在社會上的地位逐漸升高,由于女性的細膩、嚴謹、感性等特點,在很多領域都受到了廣泛的追捧,同時也為女職員的人身安全帶來了很大的危機,所以,對于女職工的特殊勞動保護是非常重要的,而工會的存在意義之一就是為女職員的特殊勞動保護提供保障,像是女職員在經期、哺乳期需使用特殊的防護設施等。
三、工會在我國構建企業和諧勞動關系中的創新
(一)工會創新發展的新方向
工會在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過程中的存在時間比較長,但是其真正發揮效果的時間卻非常短。工會是為勞動者發聲的一個機構,所以在公會的發展過程中要以人民群眾的利益為基礎,可是我國傳統的工會提倡雙贏的理念,旨在實現政府、勞動者、企業共同的發展,這種觀念就會導致工會脫離人民群眾,不利于企業和諧勞動關系的構建。近幾年來,我國逐漸認識到工會的根本含義以及工會的重要性,將工會與人民群眾緊密結合,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不效仿西方國家的工會模式,開展工會創新發展的新方向。
(二)工會工作模式的多樣化
“自上而下,全國統一”的原則是我國工會長期以來的工作模式,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單一的工會工作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所以,我國工會的工作模式開始向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在發展多元化的工會工作模式的過程中,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工會的工作模式在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表現方式,是通過不斷的探索積累而成的,在新時代的影響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為一體的多元化工作模式才是我國現階段工會的需求。
(三)推動工會向國際化的方向發展
自從我國加入WTO以后,國際上的各種問題對我國的經濟建設的發展都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尤其是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形勢下,我國企業所面臨的國際競爭越來越激烈,而構建企業和諧勞動關系,緩解勞動者與企業之間的矛盾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增加我國企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由于國家的性質不相同,就注定我國不能采用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會模式進行工會的建立,但是并不代表我們不能借鑒他們的運行方式,西方國家在思想方式上面與我國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同,所以可能會考慮到我國工會在發展過程中忽視的因素,通過這種方式來推動工會向國際化的方向發展。
四、結語
綜上分析可知,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國的經濟所有制已經由單一化向多元化的方向轉變,在轉變的過程中,企業與勞動者之間的矛盾也在不斷激化,要想促進企業發展,提高我國國民經濟的增長情況,就要合理的利用工會的作用來構建企業和諧勞動關系,工會要以勞動者的角度去看問題,在勞動者的各方面權益受到威脅的時候,工會要站出來為勞動者爭取最大的利益。只有這樣才能構建企業和諧勞動關系。
參考文獻:
[1] 王東昱.構建和諧勞動關系過程中的工會作用研究——以歷史發展與現實變化為視角[D].東北師范大學,2012.
[2] 陳靜.體面勞動視角下城鎮非正規就業群體的勞動權益保障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4.
[3] 姜曉蓉.工會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作用研究——以W市為例[D].華中農業大學,2013.
[4] 單立娟.鄉鎮工會推動企業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路徑研究——以鹽城市射陽縣為例[D].蘇州大學,2012.
[5] 黃勝娣.企業工會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中的作用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3.
[6] 陶世琰.和諧勞動關系的影響因素及構建途徑分析——以蘇州市非公企業為例[D].蘇州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