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霽晨?楊健全
摘要:本文通過對比借鑒國外發達國家應用型本科實踐教學經驗,指出我國目前獨立學院應用型本科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為構建我國獨立學院應用型本科實踐教學體系提供研究基礎。經過對比分析和研究,分別從實踐教學環節、實踐教學環境、實踐教學隊伍及實踐教學管理四個方面研究并構建應用型本科實踐教學體系,為實際應用提供理論基礎和指導作用。
關鍵詞:能力為本;應用型本科;實踐教學體系
現如今,社會要求提高高校教學質量,加強教學效果,培養更多的高素質、復合型、創新性人才,因此獨立學院一直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核心目標,不單只是靠理論教學,還需要實踐教學的輔助。但我國應用型本科教育的實踐教學體系存在著一定不足,質量需要進一步的提高和加強,因此如何構建強化應用型本科實踐教學體系是急需探索的問題。
一、發達國家應用型本科實踐教學經驗
(一)靈活的學制設置
發達國家對應用型本科實踐教學很重視,發展較成熟,高校更是對專業及課程設置進行大幅度的改革和調整,減少理論課程時間,提高實踐教學的比重。比如,澳大利亞TAFE模式就是采取“一所學校,多種學制”的方法,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全日制或者半日制完成學業;而英國應用型本科教育最常見的方式是“工讀交替”模式,即學生先在校學習兩年,第三年到企業或有關部門實習1年,第四年再回學校繼續學習。學生畢業后兼具理論與實踐基礎,自然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
(二)穩定的校企合作
專業實習是發達國家高校實踐教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主要以生產和學習相結合的方式為主,如哈佛大學的“校企合作”模式,百森商學院的“創業實踐”模式等。德國的“雙元制”應用型本科培養模式就是強調政府及企業在高校培養過程中的責任,大部分課程都設置實習環節,課堂就設在相應的實習單位,教師也以專業技術人員擔任居多。
(三)強大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在發達國家強調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人才培養體系中,教師隊伍是至關重要的,不僅需要注重培養教師的實踐能力和增加實踐經驗,同時也招聘一些工程技術人員或高級主管來校擔任部分專業課程的教學工作。韓國的應用型大學在聘請教師時,常常把實踐經驗看作一項重要的條件。德國柏林科技大學的所有教授都來自工業企業,都具有工程資格。
(四)健全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除了學制課程設置的改革,加強校企合作,培養專業教師外,發達國家高校對實踐教學的教學質量保障也非常重視,往往都有一套健全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對實踐教學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進行監督和評價。比如英國已建立較為完善的現代高等教育體系及質量保證體系,即學校內部的質量控制體系,外部質量核查制度,社會化的監督與評價。
二、我國應用型本科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培養目標不明確
我國應用型本科在學制安排、課程設置上都以普通本科院校為范本,課程偏重于理論型,學生實踐能力培養不足,缺乏辦學特色,既沒有完全貫徹實踐教學的具體環節,也沒有完全擺脫傳統本科教育的影響,使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在學習和就業方面一直處于尷尬局面。
(二)校企合作發展滯后
與發達國家相比,首先,國內應用型本科校企合作的廣度、深度不夠。目前與學校合作的企業數量較少,且基本針對理工科專業,無法滿足學生的多樣化實踐實習需求。其次,校企合作的合作關系較為松散,缺少長期穩定合作。目前我國應用型本科院校科研力量不足,較難為企業提供技術幫助和創新,企業也沒有完善的人才培養計劃,實踐教學缺乏良好環境。
(三)實踐教學教師隊伍不足
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師都以理論學習為主,缺乏實踐經驗。盡管學校有頂崗實踐要求,但缺乏對應的企業和崗位接收,短時間的實踐也難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雖有從企業中聘請一些高級技術人員或經理人員作為榮譽教授參與部分教學,但比例較少,且不好管理,遠遠難以滿足實踐教學的要求。
三、構建應用型本科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議
(一)完善實踐教學環節
1.實驗環節
實驗環節主要針對在校內的課堂教學部分。首先,在課堂教學中采用案例分析、小組模擬討論、自主報告等形式,實現課堂理論教學與實踐對接,調動教學雙方的積極性。其次,加強實驗課程的比重,開設基礎性課程實驗、獨立實驗課程、專業模擬仿真綜合實驗課程、職業訓練實驗課程等實驗課程,對各實驗課程進行合理設計安排,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2.職業實訓
根據實際職業崗位的需求,針對學生某項專業技能或綜合技術應用能力進行實訓,通過模擬生產項目或生產案例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應用能力。要積極實施校企合作培養計劃,不僅將崗前職業技能引入校園,在學生入職前進行基礎培訓,同時安排學校指導教師、企業實習指導教師為實習工作提供指導,使學生盡快適應實習工作。
3.校外實習
加強校企合作,建設完善的人才培養計劃,要求企業和學校積極配合,互惠互利。校外實習應更加重視專業特色,增加崗位的選擇和靈活性,使學生有更多的實踐機會,在實習過程中對自身能力和職業偏好有更加明確的定位,對將來的就業提供寶貴的實習經驗。
4.證書培訓
采取“雙證制”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滿足市場對就業者勞動技能的要求。依照國家職業分類標準,及對學生就業有實際幫助的相關職業證書的要求,把職業資格證書課程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將證書課程考試大綱與現行課程教學大綱相銜接,使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增強畢業生就業競爭力。
(二)推進企業合作
校企合作應提倡學校和企業互惠互利,放寬校企合作范圍,最大化發揮校企合作的功能。不少發達國家采取“訂單式”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由企業向學校提出科研要求或者人才需求計劃,提供部分研究經費和場所,學校根據企業需要確定研究方向和培養目標,強化就業導向,優化實踐教學條件,大大減輕學校科研和就業壓力。
此外,高校還應挖潛改造、整合利用校內基地的教學資源,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堅持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多途徑、多形式地與相關企事業單位共建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同時學校應做到資源共享,與企業和其他院校共享相關的實驗中心和實訓中心,既節約成本,通過共享和合作還可以促進學校科研工作的開展,提高科研質量。
(三)加強實踐教學隊伍建設
要引進實踐能力強、理論基礎好的企事業家到校任教,并要求專業理論教師限期通過相關專業的職業資格考試;要配備過硬的實驗、實訓指導人員,要求實驗員能夠嫻熟地掌握實驗技術和方法;要鼓勵中青年骨干教師到企業從事相關工作,積累工作經驗,培養實踐能力,體會企業工作和文化。總之,應通過外部引進和內部培養,逐步形成一支結構合理、人員穩定、既懂學科理論又懂專業操作、實踐能力強、教學效果好的“雙師型”教師團隊。
(四)強化實踐教學管理
加強實踐教學管理,首先要建立與完善實踐教學管理制度,包括加強對實踐教學規劃和實踐教學環節組織實施方面的規范,對實踐教學工作的各部門人員的職責分工和管理規定,實驗室、實訓室、實習基地等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與管理規章以及實踐教學檢查、評價、獎懲方面的制度等。其次建立實踐教學評價體系。包括實踐教學條件評價、實踐教學過程評價、實踐教學效果評價等。通過建立實踐教學評價體系,引導和促進實踐教學改革,加強實踐教學宏觀調控。
參考文獻:
[1]李強,劉繼平,等.國外高職實踐教學和實訓基地建設典型模式研究[J].職教論壇,2008.6.
[2]成婧.應用型院校國際商務談判雙語課程的實踐教學研究[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3).
[3]柏蓉,王再友,等.二級教學單位實踐教學組織與質量監控體系的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