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華
【摘 要】我們所說的短文,是指簡短的詩章、寓言、小品文、小小說及中長篇小說節選等。對于這樣的短文,我們常看到這樣的教學處理:或蜻蜓點水,一節課教幾篇;或僅把文本當做引子,然后是漫無邊際的拓展延伸;或自覺難以把握,于是讓學生自學了之……,其實,短文往往更需要“長”教。
【關鍵詞】短文;長教;聯想;拓展
這是一節比的意義的教學,在完成了什么是比的教學之后,我把這一內容向著預定的方向加以延伸和拓寬。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探討,解決問題,發展思維,充分發揮學生的數學才能。
【案例1】 “比的意義”教學片段
師:剛才我們學習了比的意義,知道了什么是比。如果告訴我們六一、班男生人數與女生人數的比是4:3,仔細觀察,聯想 與男生女生相關的知識信息,發掘當中隱含的關系和條件,我們看看誰聯想的最豐富。
生:男生人數4份,女生人數3份;男女生人數之和(全班人數)7份;男女生人數之差1份。
師:不錯,剛才同學們從份數來想,如果從分數來想,發掘與當中隱含的關系和條件你還能到什么?
生: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4/3。
生:女生人數是男生人數的3/4。
師:我們在把男生人數看作單位一的時候,還能想到那些量占男生人數的幾分之幾呢?
生:男生和女生的人數之和(全班人數)是男生人數的7/4。
生:男生和女生人數的差是男生人數的1/4。
師:再把女生看作單位一時候,又能想到哪些量占女生人數的幾分之幾呢?
生:男女生人數之和(全班人數)是女生人數的7/3,男女生人數之差是女生人數的1/3。
師:接下來我們把男女生人數之和(全班人數)看作單位一你又能想道些什么?
生:男生占全班人數的4/7,女生占甲全班人數的3/7
生: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數占全班人數的1/7。女生比男生少的人數占全班人數的1/7。
一石激起千層浪,馬上又有同學說: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數是女生人數的1/3,女生比男生少的是男生人數的1/4。
……
課后感悟:
比的意義這節課內涵比較豐富,教學時在學生理解比的意義此基礎上借助這一資源來實現本節課的拓展目標。通過聯想,對所要訓練的重點鑿深挖透。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了然于胸。本節課的進行的短文長教注重方式方法的變換策略。
首先,教給學生“聯想”的方法。積極鼓勵學生大膽聯想,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進行發散性思維,幫助學生突破感官時空限制,擴大感知領域,喚起學生對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回憶,溝通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達到一題多解,發展學生的思維。
其次,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科學思維,正確聯想,開拓學生思路,培養學生擴散思維能力。課中引導學生從份數入手去想,再從分數去想,開始學生的聯想比較混亂,通過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學生科學思維,正確聯想,這樣的教學開拓了學生的思路,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思維。
這樣的教學,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做好了長遠的服務。為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多樣化解決問題打下基礎。多角度的思考問題,有利于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發散思維、逆向思維等所必須的思維形式。
【案例2】一節解決問題練習課案例
這是一節解決問題的練習課,課上我出示了這樣一道題:
一塊地80公頃,4天耕了1/4,照這樣的速度,耕完這塊地還要多少天?
問題出示后我等同學們思考了幾分鐘,不一會兒,一個個躍躍欲試,坐在第三排的徐久超站起來說:4天耕了1/4,就用80×1/4÷4就可以求出一天耕多少公頃,再用要耕的80公頃 除以每天耕的公頃數,就可以求出一共要用的天數,最后用總天數減去已耕的4天,就是耕完這塊地還要的天數。
列式: 80÷[(80×1/4)÷4]-4
這時,機靈的汪川和另外幾個同學把手舉的特別的高,我請了汪川起來發表自己的高見,他說我是這樣想的:4天耕1/4,也就是耕這塊地的1/4用4天,耕完這塊地要4÷1/4天減去已耕的4天,就是耕完這塊地還要的天數。
列式為4÷1/4-4 (可不,好簡單的式子)
師:哦 汪川是直接把這塊地 看作單位“1”可以不管這塊地是多少公頃。同學們在汪川的啟發下,你還想到了那些方法呢?
楊正瑞馬上站起來說還可以這樣算,題上說4天耕1/4,我們就可以想到一天耕1/4÷4,把這塊地看作單位“1”用1÷(1/4÷4)求出一共要用的天數,再減去已耕的4天,就是耕完這塊地還要的天數。
列式:1÷(1/4÷4)-4
楊振瑞華剛說完,徐文倩又站起來說我還有一種方法,就和剛才同樣的道理,4天耕1/4,我們就可以想到一天耕1/4÷4,把這塊地看作單位“1”求出耕了4天后還剩這塊地的(1-1/4),再用剩下的除以一天耕的,就可以求出耕完這塊地還要的天數。
列式:(1-1/4)÷(1/4÷4)
“趙老師我還有不一樣的方法。”平時敢說的何瀟懿又在下面坐不住了。 于是又頭頭是道的給大家講了他的兩種方法,把這塊地看作單位“1”,看單位“1”里面有多少個1/4,就有多少個4天,再用求出來的總天數減去已經耕了的4天,就是所要求的問題。
列式:(1÷1/4)×4-4
同理求出剩下的公頃數里面有多少個1/4,就由所少個4天。列式:[(1-1/4)÷1/4] ×4;(一下就說出了兩種方法后他都還想說,我把機會留給了其他學生)
下面還有很多高高舉起的小手,我又請了一些同學起來給大家介紹自己的解法,又得出了不同的方法
方法七:4×[(80-80×1/4) ÷(80×1/4)]
方法八:4×[80 ÷(80×1/4)] -4
方法九:(80-80×1/4) ÷[(80×1/4)÷4]
方法十:80÷[80÷(4÷1/4)] -4
……
課后感悟:
下課鈴響了孩子們想出了近二十種方法。從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解題途徑不是唯一的。一道應用題,學生能夠想出這么多的解法,表明學生的思路很開闊,思維很靈活。課堂上思維靈活的同學爭先恐后,接受能力稍差的同學也積極動腦。全班同學都進入積極的思維狀態,互相啟發,不甘落后,課堂氣氛很活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都調動起來。
在數學教學中進行短文長教。由于數學知識博大精深,數學思維方式變換多端,這些我們都不能完整的傳授給學生,重要的是通過短文長教教給學生一種學習數學的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的思維。
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我們要經常進行誘導,設法拓寬學生思維聯想的渠道;結合內容,教給學生一些數學解題的思維策略,提高思維聯想的能力,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其樂無窮。
【參考文獻】
[1]江煥生.改進繁分數教學的嘗試[J].安徽教育,1980(1).
[2]淮北市相山第一小學低年級數學教研組.小學低年級數學概念教學的體會[J].安徽教育,1980(2).
[3]黃廷璋.引導學生觀察生活[J].安徽教育,1980(3).
[責任編輯: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