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紋誠++張澤梁
摘 要 本文通過研究大學生自主移動平臺的大量重要文獻后,對這些文獻進行整理、構架與研究。經研究分析提出基于互聯網+環境下大學生自主學習移動平臺的結構模型。
【關鍵詞】互聯網+;移動平臺;自主學習;大數據
1 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在2015年5月23日致信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中提出:“近幾年,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的出現及發展,使人們的生活、思維、生產等的方式發生了潛移默化的變革,將世界發展的美好前景深刻的展示在人類面前。”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以及國家對教育的重視和大力支持,未來的自主學習應從學習者自身體驗出發,自主學習平臺已逐漸成為未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2 設計思想
基于互聯網+環境下大學生自主學習移動平臺本著為學習者服務、創建一流教學平臺的原則,學習者能夠達到輕松快樂學習的基礎上設計的移動智能自主學習平臺。我們研究設計的平臺主要里面包括三個身份,分別為教師用戶、學生用戶和管理員三個角色身份。教師在該平臺上可以隨時隨地的進行課程和作業管理與設置、進行分組等內容;學生可以選擇多種方式來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這種方式包括網頁瀏覽的方式、帶著問題去探究學習以及觀看北華大學慕課平臺或者其他優秀的慕課平臺進行學習。管理員對平臺的網站系統與手機客戶端系統的更新與維護。
3 基于互聯網+環境下大學生自主學習移動平臺功能模塊
基于互聯網+環境下大學生自主學習移動平臺主要由兩種系統組成,即蘋果手機為主的ios高級程序設計語言版本的系統和以Androi高級程序設計語言為版本的系統。以下是基于互聯網+環境下大學生自主移動學習平臺各個功能模塊的詳細介紹。
3.1 知識充電—學習者模塊
3.1.1 學教導入
學教導入模塊主要包含兩個子模塊,分別為知識管理和每日必看。學生可以根據知識管理模塊中大擁有的慕課和慕課相關課程介紹對本階段自己所要學習課程選課。每日必看主要包括主要實時向學習者展示每門課程的學習內容與學習進度、以及之前課程測試反饋情況等。
3.1.2 智慧課堂
智慧課堂包括慕課教學、微課教學以及教師在線三個主要部分。慕課教學和微課教學主要指的是學習者通過錄制好的課程教學視頻進行學習。教師在線是對慕課與微課課堂上的學習者進行分組并開展小組學習。
3.1.3 在線作業
學生在完成智慧課堂的學習后可根據本堂課的學習進度去選擇教師在之前布置好的課堂作業進行做題和提交作業,檢驗自己的學習效果。
3.1.4 作業評價
學生可以在平臺上查詢教師和系統對作業情況的評價報告,每個題都有相關的答案詳解及答題技巧。
3.1.5 實時幫助
學生對所學的學科知識和作業答案詳解不懂時可以在查詢資料庫或向教師與學生進行咨詢幫助獲得自己需要的信息,這可以使學生更加快速學好所學的知識。
3.1.6 實時檢測
在該平臺學習的學習者根據教師出的每堂視頻課的問題進行現場檢測,在系統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并提交試卷。
3.2 萬能電源—教師模塊
3.2.1 課程管理
課程管理是大學生自主學習移動平臺實現的重要環節,根據學生吸收信息方式、新學習知識的接受程度和學習水平與能力,教師對教學目標和內容進行調整,教師可以增加新的課程以及公布增加與不增加的相關課程。教師根據課程的情況進行分組,學生可以通過小組之間團隊合作共同完成教學任務。
3.2.2 作業管理
教師可以根據課程對使用此平臺的學習者應達到的最優學習效果進行布置作業以及批改的功能,對學生的學習效果與學習情況給予正確的指引與指導。也可以根據學生所交作業的答題情況,去查閱相關的資料和教師自己的見解,給學生累出最優化的答案和解題技巧,在平臺上可以以書面文字、語音或視頻的方式給學生做出評價。
3.2.3 測試管理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學習的相關學科設置知識點小結、單元小結、月考和期中考試以及期末最終檢測進行出題并對每道試題進行反復研究,設計出達到教師所想要的教學目標的最優化試卷,并對學生做的試卷進行評價。
3.3 快樂互動—交流模塊
3.3.1 學習論壇
本移動自主學習平臺的學習論壇是可以是該平臺的論壇也可以是百度貼吧等論壇,它是每個學習者都可以在閑暇時間自由發言的地方,在這個論壇中學習者可以就某個問題發出討論,也可以就這個問題向老師進行咨詢。討論還可以通過社交聊天輔助學習工具來討論。
3.3.2 創新學習
創新學習是在視頻學習的基礎上,增加了團隊協作學習與游戲化學習,使學生在快樂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3.4 查漏補缺—評價反饋
3.4.1 教學評價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根據其課堂參與情況以及在線作業的情況實時給出的評價信息,學生可以動態的查詢該評價信息。
3.4.2 學生評價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根據平臺教師作業難易與教師生講授課程情況實時給教師提供反饋信息,教師與課程設計者可以動態的查詢該評價信息。
3.5 保持暢通—管理員
管理員主要工作范疇是課程、論壇與交流、師生信息的管理、該平臺的網站系統與手機客戶端系統的更新與維護。
4 結論
基于互聯網+環境下大學生自主學習移動平臺模型是根據學習者目標分析、學習者特征分析、教學評價、移動學習的特點等教學設計環節下研究出來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自身特點和學習目標來進行自主學習實踐,從而達到滿意的學習效果。本平臺增添了團隊協作學習、、游戲化學習、互動交流等模塊,適合工科、農科、理科、文科等學科的學生,學生在團隊中和游戲化學習中體驗學習的快樂,更好的進行學習。
(通訊作者: 張澤梁)
參考文獻
[1]董宏偉.思維方式及其在信息時代的發展[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2003.
[2]呂升義.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模式研究[M].大慶:東北石油大學,2013.
[3]趙海霞,陳毓超,樂建兵.基于網絡的協作式自主學習模式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4(02):44-47.
[4]徐音.基于微信平臺的高職英語翻轉課堂實證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
[4]李卉.基于微博的研究性學習模式的構建[J].中小學電教,2012.
作者單位
北華大學信息技術與傳媒學院 吉林省吉林市 13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