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亮
【摘 ? ?要】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為體育教學帶來了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作為教師,應該從自身的教學行為著手,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對教學行為進行優化,使之更加符合學生的需要,促進高中體育課堂教學改革的發展。
【關鍵詞】高中體育 ?教學行為 ?教學優化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0.026
體育是高中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科目,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學行為是教育中一個永恒的課題,眾所周知,教師的教學行為會對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關于教師的教學行為的優化問題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高中階段,學生面臨著繁重的學業負擔以及緊張的心理壓力,這個階段學生需要身心全面健康發展。為了應對這些壓力,全身心投入學習,一副健康的體魄對于學生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高中體育課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優化教師的教學行為也顯得尤為重要。在新課程改革的進程中,要在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的指導下,用各種方法和策略對教師的教學行為進行優化,不斷提高高中體育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在筆者看來,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對教師的教學行為進行優化,要做好以下三個環節。
一、做好課前教學設計
課堂教學行為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教學目的而采取的行為,包括教學方法、教學手段,還包括教師的語言、動作、儀表等等。在對教師的教學行為進行優化的過程中,課前準備工作是重要的一環。課前教學設計是上課前的準備活動,是教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教師只有準備充分,才能保證課堂教學效果,及時處理教學中可能出現的狀況。教師以自身的專業知識為基礎,確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問題等。
教師在課前設計階段,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要把握整體教學過程。每堂課都應該是教師精心設計和精心準備的,包括幾個環節,哪些教學內容,甚至細化到一個小小的步驟,教師都要做到心中有數。只有這樣,課堂教學才能按部就班進行,才能在教師的掌控中進行,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其次,教學內容的選擇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教師要在教學目標的指導下,盡量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這樣才能讓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發揮主動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除此之外,教師在課前設計環節還要預估課堂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提前想好解決措施。例如學生會提出怎樣的問題,或者在進行一些劇烈活動時,學生會不會受傷等等。對這些狀況的發生,教師要沉著應對。
其次,考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這一點是課前設計的主要組成部分。對于同樣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環境,不同的教學方法或手段會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傳統的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學思想落后,教學模式單一,導致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寥寥,教學效率也很低下,這與教師的教學行為有直接的關系。在課前教學設計環節中,教師要考慮教法,也就是要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生手段,以保證課堂教學達到良好的效果。此外,課前教學設計應該有一定的開放性,能夠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等。
二、教學過程中的教學行為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過程中的主要形式,教師的教學行為主要是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因此,在教學活動中的教學行為是很重要的,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行為,主要包括教師的教授行為、指導行為、組織互動行為等。教師要對這些行為進行優化,以達到理想的狀態,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首先,優化教師的組織行為。主要是指在課堂準備階段,教師所進行的組織管理工作,在開始階段就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課堂教學打下良好基礎。教師要注重課堂導入工作,導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可忽視的一個環節,一個好的課堂導入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課堂教學中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引入方式。引入要注意啟發性,可以用問問題的方式,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展開教學。同時,教師要注意把握導入的時間,不應過長也不應過短。
其次,優化教師的教授行為。在傳統的高中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大部分教師是采取的上講下聽的授課方式。教師的教授行為要得到優化,這樣才能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講解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但是講解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才能激發學生興趣,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教師在講解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語言的魅力,用或簡潔、或幽默的語言,并且選擇恰當的時機,為學生講解體育知識、各項動作的要領等。除了講解,教師要對自己的授課方式進行豐富,單純的講解容易使學生失去興趣,可以把講解和其他形式相結合,例如講解和教師的動作示范結合。動作示范也是教師在高中體育課堂教學中常用的手段,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動作示范能力,做到標準、熟練、大方,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的觀賞和學習欲望,提高教學效率。除此之外,教師還要用各種方法和手段,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組織學生進行互動,活躍課堂氛圍。并且豐富課堂活動形式,這樣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三、對教學行為進行總結和反思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總結和反思也是不可缺少的環節。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有反思精神,在課堂教學結束之后,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總結和反思,這樣才能找到問題和不足,及時進行調整和改進,才能取得進步。教學行為的優化和改進離不開教師對自身教學行為的反思,反思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自身成長的重要因素。
教師對教學行為的反思要從多個角度進行,并且不拘泥于課堂教學過程,而是要做長遠全面的反思。教師要從深層次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例如在每堂體育課結束,教師可以問自己幾個問題,如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有沒有達到,學生有沒有從這堂課中獲取知識,哪些地方還有不足,下節課應該怎樣改進等。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形成良好的反思習慣,把更多的關注點放到學生身上,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反饋。可以從學生的角度進行反思,和學生一起討論,了解學生想上什么樣的體育課,盡可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做到一切以學生為中心。
總之,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行為優化是一個不應該被忽視的問題。教師應該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在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觀念的指導下,對教師的教學行為進行研究,并且積極在教學中進行實踐,找尋最有效的教學行為。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促進高中體育教學改革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