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奕
摘 要: 數學建模思想實際上指的是將數學看成一種工具和手段解決實際問題,學生在數學建模過程中必然需要不斷提出各種問題,然后解決這些問題。然而如何在建模中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切實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卻成為當前我國數學教學中的難題。要求數學教師必須在教學中重視對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本文就數學建模中應該如何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進行了簡要論述。
關鍵詞: 數學建模 提問能力 數學教學
在數學建模中,提高學生的提問能力對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數學模型,加強學生對數學解題規律的掌握、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等有積極意義。但是在傳統數學教學中,教師對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并不重視,導致學生提問能力不強,不利于學生建模能力的提高。本文就在數學建模中培養學生提問能力的策略進行了簡要分析。
1.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要提高學生的提問能力首先需要教師重視課堂氛圍營造,讓學生處在相對較為輕松和愉悅的學習氛圍中,這樣,學生的思維才能更加擴散,學習主動性才能增強,才有可能讓學生主動提問。課堂氛圍的營造需要教師轉變傳統教學方法,采用更靈活和多樣化的教學形式,給學生更多想象和自我發展空間[1]。傳統數學教學中,教師是教學主體,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這種情況下學生根本不可能也不需要主動提問,因為教師會全部為你解釋。素質教育要求教師正確認識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地位,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中更活躍和積極。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用游戲教學法、實驗教學法等讓課堂氛圍更活躍和輕松,為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提問能力創造良好的環境。
2.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情境教學法是新課改下經常提倡的新型教學法,這種教學法對促進教學有重要的意義。首先,在情境教學中,學生更設身處地地了解數學知識,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其次,在情境教學中學生提問的機會增多,更能把握應該怎樣、從哪方面進行提問。例如,在立體幾何圖形中,教師讓學生聯想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案例,學生恍然大悟之后自然而然就會問一句:“為什么?”這就是情境教學法對促進學生主動提問的直接作用;最后,情境教學還可以幫助學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思維的敏銳度,幫助學生更好地發展自我想象力和創造力[2]。例如,教師教學統計知識時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對教學內容進行直觀展示,然后讓學生根據多媒體技術調查和統計本組人員。調查和統計是一項具有實踐性特征的教學活動,教師通過這種教學情境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和有效性。而學生在積極參與中會自覺發現其問題,例如如果調查的人數更多,怎樣設計表格和調查問卷更合理和便捷?這樣,學生在參與實際情境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還可以培養自己的提問能力。
3.提高學生的提問心理素質
學生在長期傳統學習觀念的影響下,在教學中不一定敢于向教師提問,尤其對于性格較為內向的學生來說,提問心理素質較低,需要教師進行積極引導和耐心指導,才有可能培養學生提問能力,并逐步提高[3]。在很大程度上,學生之所以不敢向教師提問是因為害怕教師批評他們,或者怕自己提出的問題引發笑話。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經常鼓勵學生提問,對敢于提問的學生予以鼓勵和支持,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遭到其他學生的嘲笑,教師一定要幫助學生說話,如“我覺得這位同學提出的問題很好,說明這位同學有在認真思考。她提出的問題也很對,我們研究研究這個問題”。這樣,學生才能不斷樹立提問自信,培養提問能力。
4.對學生進行積極主動的評價
教學評價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何利用教學評價提高學生提問自信,是教師在教學評價中必須重視的問題。首先,教師的教學評價一定要客觀,對成績優異的學生和成績一般的學生一視同仁[4];其次,教師在教學中要控制過于頑皮的學生,防止這些學生利用課堂的活躍度做出不當行為;最后,將學生的提問次數、提問深度等納入教學評價內,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提問。
5.結語
在數學建模中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要求教師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提問心理素質,并對學生進行積極主動的評價。
參考文獻:
[1]徐華.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有效途徑[J].教育教學論壇,2014,33:80-81.
[2]王義康,王航平.談數學建模在理工科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中的應用[J].教育探索,2012,04:55-56.
[3]翟增鑫.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有效途徑[J].科技展望,2016,06:248.
[4]王振迎.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有效途徑[J].學周刊,2015,33: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