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能
摘 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當今社會的發展越來越需要“應用型”人才,他們受到很多企業的歡迎,因為只有應用型人才更能夠適應時代的發展和需求。如今,企業招聘人才更加關注求職者的實踐能力。因此,面臨著這樣的就業形勢,大學英語教學應當重視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大學英語是高校的必修課程,因此,英語教學模式應當進行調整和改革,以此來培養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 大學英語 教學 應用型人才
目前,大學英語已經成為各高校教育體系中的必修課程,大學英語是高等院校專門為在校非英語專業的學生所設置的一門語言類課程,主要培養學生的英語知識和運用能力。我國面臨著經濟全球化的形勢,當今大學生學好英語是非常有現實意義的,學好英語,不僅能為大學生的專業學習打好必要的語言基礎,還能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幫助學生適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
1 大學英語教學的現狀
雖然,近年來我國提出了發展和培養英語應用型人才的計劃,但是由于很多學校缺乏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經驗,因此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很多高校給學生設置了大學英語這門課程,專門培養他們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使他們成為應用型人才。但是存在以下問題:(1)一些學生對英語缺乏興趣,不愿意主動學習,而是在教師的帶領和敦促下被動學習。(2)有的學生雖然愿意主動學習英語,但其學習英語的目的不是為了提高英語綜合應用能力,而只是為了順利通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有的學校將是否通過四六級考試作為衡量學生英文水平的標準,背離了大學英語的設置初衷。(3)大學英語的教學模式陳舊單一,教師一般就是照本宣科地將書本知識傳輸給學生,并沒有創新教學方法,使得原本有趣的語言類課程變得十分枯燥,有的教師甚至只要求學生完成書本上的練習題,并給學生傳授大量的語法知識和解題方法,完全忽視了對大學生英語聽力和口語交流能力的培養,導致了很多大學生學成了啞巴英語,只會完成試卷上的題目而不會與人進行流暢的英文交流,遑論應用型人才的培養。(4)大學英語教學普遍采用的是統一的教材,這就難以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施以有針對性的教學,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5)環境會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大的影響,由于目前我國高校英語學習環境不盡如人意,多數學生僅僅是在英語課上進行簡短的英語交流,甚至有的學生不敢說英語,害怕自己被同學嘲笑,這些都不利于學生提升口語表達能力。因此,大學英語教學應當注重培養應用型人才,改變英語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們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
2 英語應用型人才的定義
當今社會越來越重視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企業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旺盛。那么,什么是應用型人才呢?所謂應用型人才,就是指那些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的人才,他們擁有十分敏捷的思維和反應能力,做事情講求效率和創新,具有足夠的魄力和領導能力,不僅如此,應用型人才十分重視團隊合作,具有很強的團隊精神。而英語應用型人才,應該深諳英語文化背景,具備較強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只有成為英語應用型人才,才能適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夠在將來的工作崗位中施展拳腳,促進我國與世界的合作交流,促進我國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大學英語教學和應用型人才培養有著密切關系。
3 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路徑構建
3.1 更新教育理念
首先就是更新教育理念,把培養學生的語言實際應用能力作為教學目標。由于現在很多企業都要求求職者擁有良好的英語基礎和流暢的英語表達能力,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不但要完成基本的教學任務,還要充分考慮到他們的未來發展需求。甚至還可以增設針對性較強的英語課程,比如增加職場英語課程,培養學生在職場中所需的英文綜合運用能力。充分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也能有效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的英語基礎知識。
3.2 改變大學英語考核方式和制度
所有高校應當改變大學英語考核方式和考核制度。完善考核方式和制度,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由于許多高校普遍采用單一的考核方式,嚴重阻礙了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因此,學校可以將期末試卷考試和平時表現相結合來評定學生的最終成績,將筆試和口試結合起來,比如舉辦演講比賽、英語話劇表演、模擬招聘等活動,以考核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這些考核方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同時還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的發展,提高其綜合素質。
3.3 分級教學
由于大學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如果采用統一的教學模式和教學進度,則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反而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大學英語教學應當按照教育部的規定,把教學分成一般要求、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這三個層次,根據各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劃分至相應的層次中,施以有針對性的教學,這樣可以加強教學的針對性,幫助后進生找回自信心,促使優秀生得到進一步提升,進而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3.4 把握時代脈搏,設計新教材
一成不變的英語教材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因此學校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合適的教材,甚至還需要自主開發新教材,教師要仔細研讀各種教材,應當選擇口碑較好的、實用性較高、針對性較強的教材,也可以將一些實用性的教學素材納入教學規劃中,編寫出符合本校學生的英語教材,簡化教材內容,提高教材質量,同時教材內容要緊扣時代脈搏,豐富教學內容,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成效。
3.5 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大學英語課堂上最經常使用的教學方式就是灌輸式教學法,缺乏師生之間以及生生之間的相互交流,不利于學生口語能力的提升。因此,為了強化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英語教師要努力創新教學方法。首先,老師可以先給學生們傳授基礎知識,然后引出問題讓同學們分組討論,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轉變師生的角色關系,加強互動,由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其次,增加口語練習環節,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最后,教師可以選擇更加有趣的教學模式,比如表演等,通過情景表演來加強學生英語的運用能力。在教學手段上,可以使用現代教學設備,給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然后利用多媒體技術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練習聽說能力。另外,教師可以借助網絡教學系統,讓更多的人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還可以邀請國外友人加入,相互分享教學資源。
3.6 讓學生敢于說英語
由于一些學生英語口語基礎較差,發音不標準,因此不敢在師生面前大聲說出英語,更不敢和外國友人進行交流,因為他們害怕因為自己蹩腳的口語而被嘲笑。但是,英語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需要不斷地練習與實踐,只有敢于說出來才會有進步的機會。當然,學生不敢說英文也和高校的英語學習氛圍有著很大的關系,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十分重要。學校可以開辟一個外語角,邀請國外留學生加入,每個星期定期舉行活動,在相互的交流中,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就會逐漸提升。學校還可以經常舉辦英語演講比賽和播放經典英語電影,讓學生在課外有機會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和學習英語的興趣。另外,大學英語教師也應當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讓他們了解西方文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間,英語老師可以播放優美的英文歌曲,既可以讓學生得到放松和休息,還可以促使他們主動學習英語歌曲,進而提升英語應用能力。
3.7 加強英語教師師資隊伍建設
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應用型人才越來越受歡迎,一些高校的英語教學也作出了相應的改變,加強了高校英語教師師資隊伍的建設。由于教師是教學活動中的主導者,因此對于培養英語應用型人才,英語教師就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應當具備時代責任感,認真履行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考核制度,引導學生提高英語應用能力,培養適合時代發展的應用型人才。
3.8 校企合作
英語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根本途徑就是加強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還有利于學生的實際工作中反思自己的學習問題,以便及時查漏補缺。學校在設置專業課程體系時,應該密切結合市場需求,將企業的用人需求和學生的課程學習結合在一起,幫助學生明確將來的發展方向,具體到大學英語教學,就是需要幫助學生充分了解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英語水平有何具體要求,需要在英語學習中重點提升哪些方面的能力,以明確學習目標,畢業之后可以更好更快地適應社會。
4 結語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大學英語教學也應進行適當的改革,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順應時代的發展。而應用型人才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大學英語課程十分重要。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創新教學模式,不斷完善教育和考核方式,通過校企合作,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接觸社會,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以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李穎.高職英語教學“應用型”人才培養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09(12).
[2] 袁佳.論高職英語教學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J].佳木斯教育學院報,2011(3).
[3] 廖嶸.應用型人才培養背景下的大學英語教學策略[J].文理導航,2010(8).
[4] 李志丹.島職英語教學值得關注的幾個問題[J].大眾科技,2006(1).
[5] 張麗莉.改進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思考[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200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