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英
摘 要:基層工作人員,一般認為是在基層依法從事公務行為的人。這里的基層指的是農村、街道社區、鄉鎮等直接和基層群眾打交道的一線。因而,基層工作人員是指在農村“兩委”(村中國共產黨員支部委員會和村民自治委員會)、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鄉鎮政府、派出所等駐基層辦事機構,直接面向人民群眾,提供服務、履行公務的正式編制人員和合同聘用人員。
關鍵詞:基層工作人員;作風問題;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 D262.3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33-116-2
1 ?基層工作人員的作風問題
筆者通過走訪某市基層,發放調查問卷和座談的形式,對基層工作人員作風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基層工作人員的人員結構及任用渠道等問卷調查,結果進行總結分析,對反映的問題集中梳理如下。
1.1 村(社區)“兩委”
村“兩委”等基層組織配備齊全,在極少數的農村由于種種原因還存在一人擔任書記、主任兩個職務的現象;在這些基層的村兩委或社區街道委員會,村民或居民代表大會和黨員大會有半數能夠做到定期召開,還有少數是較少召開,極少數是極少召開,“兩會”從未召開的現象仍然偶有存在;多數村(社區)書記和主任通過村(居)民選舉產生,但其中仍存在賄選和地方大家族勢力干涉現象,由此造成腐敗、暴力選舉等違法違紀行為,成為影響農村穩定的一個重大隱患;部分村干部作風不民主,尤其是(社區)書記或主任獨斷專行,缺乏民主,其他兩委成員發揮作用很小;優親厚友,辦事有失公允;對群眾缺乏感情;村務、財務不公開透明,辦事不公開、不公正,暗箱操作,侵害群眾利益;工作方法簡單粗暴,仍然存在橫行霸道,做事蠻橫的現象;不懂相關業務政策;工作責任心不強,不積極作為;紀律不嚴,缺乏自律,等。集中表現在辦理開證明蓋章等業務時,收受禮品;在征地拆遷、入黨、貧困戶名額、低保分配等方面顯失公平;某些地方干群關系不和諧,群眾信任度和支持度不高,等。
1.2 管理區工作人員
在該市的村和鄉鎮之間普遍存在管理區這一層級,管理區書記大多數由鄉鎮政府委派正式人員掛職,少數地方由比較大的行政村村書記兼任或有地方家族勢力比較大的人擔任。調查問卷還顯示,管理區書記這一層存在幾種情況:一是管理區書記是掛職人員,實權有限,只上傳下達,起到連接村和鄉鎮之間的橋梁作用;二是較大行政村村的負責人兼任,這種情況某種程度上造成村務和管理區事務不能兼顧;三是靠本地家族勢力強大而上位,作風蠻橫,甚至存在干涉管理區下屬村“兩委”書記、主任選舉的現象。
1.3 鄉鎮工作人員
鄉鎮工作人員中多數為正式人員,也有相當數量的聘用人員。一方面,正式人員素質過關,但調查顯示對群眾缺乏感情;紀律不嚴、缺乏自律,一定程度存在“走讀”現象。另一方面,調查問卷顯示非正式人員(聘用人員)多數不是通過招聘方式上崗;人員結構復雜,有大專生、農民、退伍軍人等,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其作風突出表現在不懂相關業務政策;不積極作為;工作態度不端正,責任心不強,等。
由此可見,雖然基層工作人員的作風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仍然普遍存在一些問題,有些還比較突出,需要引起足夠重視。
2 ?基層工作人員作風建設的對策建議
基層工作人員處于干部隊伍的最末端,是農村穩定和發展的前沿力量。他們的作風問題往往導致在惠民補貼等民生項目上出現問題,基層群眾對此有切膚之痛。當前基層工作人員的作風問題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集中表現在上崗方式有問題、管理考核監督機制不完善、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基層工作壓力大、待遇不高等方面。對此,筆者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2.1 建立完善選拔任用機制
大力推行基層工作人員選任制,適當運用聘任制和考任制。第一,要完善農村基層干部(村“兩委”和社區“兩委”人員)任用選拔機制,要突破以往村干部選拔往往依靠裙帶關系、家族勢力的歷史。基層工作人員直接接觸廣大基層群眾,因此選拔任用方式要體現群眾意志。繼續推廣群眾參與村(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的推選和競選,在公開選拔或投票中,確保公開、公正、透明,嚴格推選和競選程序,嚴厲懲處在這一過程的賄選或地方勢力干預的人員。第二,要明確規定“單位領導本人及直系親屬不得擔任本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出納人員”, 以有效防止部分負責人兼任或其近親屬擔任本單位主管會計、出納現象。同時要加強和完善農村財務管理,要做到民主管理、民主理財、民主監督,使村組財務管理步入制度化規范化軌道。第三,嚴格基層工作人員中的其他非正式人員的上崗程序,采用考任制和聘任制相結合的方式,為了解決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問題,要嚴把入口關,對工作人員的選拔任用上,設置明確而嚴格的條件要求,包含學歷、道德品行、年齡等方方面面,報考和錄用過程要公開、透明,從源頭上保障基層工作人員的素質。
2.2 嚴格實施管理考核機制
建立目標考核機制。以考核促工作,用實績來衡量干部的工作,對各項工作目標進行具體細化、量化,層層落實責任制,人人身上有指標。要加大督查工作力度,堅持平時檢查與定期檢查相結合,單項督查與綜合督查相結合,嚴格考核,兌現獎懲,形成以目標管理為核心的工作運行機制。
2.2.1 ?嚴格實施管理考核制度
在基層,管理考核執行不嚴格,對正式工作人員的管理考核流于形式,對非正式人員缺乏系統管理考核。筆者建議,執行嚴格的管理考核制度,對非正式人員的管理考核參照正式人員執行。
同時,通過調研看出,基層工作人員中,包含村(社區)“兩委”的人員在內,非正式人員占有很大比例,他們承擔著大量具體工作,與老百姓直接打交道。對這些工作人員的管理考核制度亟需完善,可參照公務員任用管理辦法,逐步建立對所有基層工作人員的管理考核辦法。
建議在鄉鎮設立專門機構,負責對基層非正式工作人員的選拔、考核、管理等事務,加強對其工作的日常性督查,推進依法行政。
2.2.2 ?完善嚴格考核評價體系
建立一套科學合理、導向鮮明的基層工作人員任期績效考核體系,為流動晉升提供科學的依據。
在嚴格執行考核評價的基礎上,完善考核評價的內容。在此次調查問卷中,筆者在最后設置了一個問題:你最希望的基層工作人員是什么樣的?調查結果顯示,集中在幾個方面:對人民群眾有感情,切實為人民群眾辦實事,帶領人民發家致富;辦事公平、公正;清正廉潔、不謀私利;提高責任意識,積極作為,辦事有效率。按照人民群眾的期盼,在考核評價體系中,將這些內容納入考核評價項目。
考核評價結果要反饋,形成激勵機制。結果要作為下一年度工作是否合格的重要標準之一,特別是非正式人員可以和工資待遇掛鉤。在核發農村支部書記工資時,加大考核力度,主要根據考核結果批支部書記工資,增強農村支部書記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2.3 注重思想政治素質
首先,做好任前調查回訪。在基層工作人員上崗前,通過走訪群眾等,對其基本的思想政治素質進行把關,不合格的堅決予以拒絕或清退。
其次,建立完整的基層工作人員思想政治教育機制。以“兩學一做”為契機,結合本地區本單位的實際,找準定位,制定出行之有效的適合農村基層干部的培訓機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常態化、系統化。在基層工作人員上崗工作前,要第一時間對其進行任前培訓;通過基層黨校、縣區黨校,尤其是鄉鎮分校、社區分校,組織全部基層工作人員和黨員,分批次進行全員輪訓;確保培訓過程嚴格考核,收到切實效果;培訓內容要有特色,包含政策解讀類、普法類、各種惠民政策等面向基層人民群眾的政策,確保理解準確,執行不走樣。培訓內容體現工作針對性,特別是基層的財務工作者,進行專門培訓;培訓內容還包含思想政治素質提升,提高黨性修養,切實為民辦事。
2.4 提高基層工作人員的待遇
經濟待遇和政治資源適當向基層傾斜。由于基層工作人員待遇比較低,不僅造成工作積極性差,而且造成基層公務員人才流失嚴重。提高待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發工作積極性,還可以吸引優秀的基層群眾到工作隊伍里來,為實施下一步的管理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首先,提高薪酬待遇;
其次,基層工作比較瑣碎,在公車改革中,建議保留一輛公務用車,為沒有車補的工作人員使用;
最后,改善基層辦公條件和辦公設施。綜合提高待遇,利于激發工作活力。
此外,由于基層晉升空間比較有限,對于優秀工作者,到了一定年限,級別沒條件提拔,可享受高一級別的待遇。
2.5 完善工作機制,提升工作方式方法
嚴肅工作紀律,理順村居“兩委”關系,充分發揮村居級組織的作用;行政村要進一步健全黨員大會議事制度、村民代表會議決策制度,定期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嚴格執行村務公開制度;借助開展“兩學一做”的契機,規范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黨員大會的作用;換屆時,嚴格人員、事務、財務等交接、審計工作,確保清晰。
嘗試建立基層糾紛辦公室,將基層群眾的糾紛及時化解掉。現在農村基層因種種原因造成的糾紛很多,事情不大,不足夠讓派出所管,村居兩委人員有時基于人情關系難以處理或是處理起來讓部分群眾覺得有失公允,從而不服氣,將矛盾進一步激化,事態擴大,直至移交公安或訴諸法院,甚至于層層上訪。
建立健全相關基層服務機構,其工作人員可以考取或選聘,提升正式工作人員的比例,由正式人員帶領臨時工作人員開展工作,并對其工作負責。正式人員才有權處理具體事務,臨時工作人員負責輔助性工作。此外,繼續完善鄉鎮一級的服務中心,強化服務職能。
2.6 增強監督的力量
2013年修訂的《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建立“村監委”,實行村級財務定期審計制度,定期不定期對村級財務進行審計。這有助于提高對非正式人員尤其是村(街道)書記、主任的管理。同時,嘗試在鄉鎮一級設立紀檢機構或紀檢辦公室,針對基層作風問題,加強監督和問責,可以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將“拍蠅”之網遍布基層,增強“他律”監督。
要圍繞黨風廉政工作目標,盯住腐敗問題多發、易發的領域,全面、及時、有效地收集和報送各類預警信息,對涉及黨風廉政建設的突發事件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預防、早處置,做到苗頭性問題提醒在前,傾向性問題制約在前,普遍性問題教育防范在前,強化反腐倡廉建設的治本功能,從源頭預防腐敗現象的發生。
實行監督關口前移,延伸“觸角”,抓住群眾反映突出的熱點、難點問題,及時收集各類苗頭性、傾向性信息,及時處置,爭取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嚴肅查處發生在基層工作人員中的違紀違法案件,尤其是影響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問題,違背科學發展的問題,與民爭利、侵害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
總之,加強基層工作人員作風建設是一項長期、繁重和艱巨的社會系統工程,不僅要把好用人關,加強教育,提高修養,還要完善制度,強化監督,嚴肅紀律,扎牢籠子,引導基層工作人員不斷走向規范化法制化軌道上來。
參 考 文 獻
[1] 劉洹伯.論我國基層政府工作作風的群眾監督[D].吉林大學,2015.
[2] 何劍.加強基層公務員作風建設研究[D].西南大學,2013.
[3] 王紹平.建設和諧基層黨組織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