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鳳英
摘要:企業內部控制一直是當今時代所關心的熱門話題,21世紀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對各大企業的內部控制系統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網絡環境的不斷變化,使企業的管理目標和控制手段隨之發生變化,這些改變使企業開始研究會計信息系統的內部控制問題,文章主要研究網絡環境的影響下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的變化,分析網絡環境對于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的影響以及部分企業對當今網絡環境下內部控制的不適應,探究了企業如何在網絡環境下使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更加完善,
關鍵詞:內部控制;網絡環境;控制手段:會計信息系統
良好的內部控制是企業實現有序管理的保障。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使會計信息系統已經成為了企業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會計信息系統,是指利用計算機網絡化技術將企業的會計數據轉化為電子信息數據來進行分析和處理,以便于企業進行會計核算、分析與記錄,從而使企業能夠更好地進行管理分析、財務核算以及經營決策的系統。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使企業的管理和運行更加高效化,但是因為網絡環境的不確定性,也為企業的發展帶來了一系列不安定的因素。所以當前網絡環境為會計信息系統既帶來了機遇,也增加了挑戰性。
一、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受網絡環境影響發生的變化
(一)提高了內部控制的效率
當前網絡技術的發展使企業對數據的處理更加方便快捷且具有一定的精準性,會計信息系統能更加便捷地處理各種信息。會計信息系統在當前的網絡環境下,采用人工和計算機程序兩者結合的方式來進行內部控制。企業能快速精確地掌握數據的波動,具有監控范圍大,成本低的特點,提高了內部控制的效率。
(二)提高了會計核算的效率
在當今網絡環境下,我們可以利用特定的辦公軟件,對數據實現一系列的處理。會計核算者通過計算機的一系列數據處理軟件來完成繁瑣數據的計算和處理,提高了審核數據的精確性。在傳統的會計審核過程中,數據的處理是在多方合作下完成的,對人力物力的耗費量較大。當今網絡環境下,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有效的解決了這一問題。在傳統會計審計中需要大量職員完成的數據處理工作,現在只需要一個熟悉數據處理軟件操作的人就能夠獨自完成,大大提高了數據處理的速度。
(三)擴大了內部控制范圍
傳統的內部控制只限于企業內部的管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網絡環境下的會計信息系統內部管理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共享性、方向性。處于網絡環境下的會計信息系統也會比傳統會計信息系統具有更廣泛的影響范圍。會計信息系統也不再是原來的封閉模式,企業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可以有效地擴大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的范圍。
(四)網絡環境對從業人員職業素養的要求更高
傳統會計審計對計算機及其操作軟件的使用熟練度并沒有要求。但是在當今網絡環境下,計算機技術不斷發展,會計核算者只需要熟練地使用一系列數據處理軟件就能完成傳統審計中多人的工作。這就要求企業在運行過程中要注意高新技術人員的培養和吸收。對老職員要定期進行技能培訓,對網絡環境下會計信息系統的運行方式要有充分的了解,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順應時代的變化充實自身的業務能力,才能使自身和企業達到互利雙贏。但是我國現階段財務人員趨于老齡化,他們對當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認識具有局限性-對財務軟件的操作也不精通。當會計信息系統在運行過程中出現問題的時候,從業人員無法對計算機系統進行維護和問題診斷,這就加大了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的風險性。
(五)網絡信息的不確定性加大了系統內部控制的風險
眾所周知,Lnteract技術的發展使網絡信息全球化,信息范圍覆蓋極為廣泛。這些信息通過網絡通路實現信息資源共享。但是這些信息又具有一定的未知性,會給系統內部控制帶來不可預測的影響。一般的信息傳遞需要借助網絡通路,會計信息的傳遞過程亦是如此。但是當會計信息通過網絡通路傳遞到網絡的過程中,可能會被人惡意攔截、竊取、篡改之后再進行傳輸,嚴重影響了會計信息的準確性。
(六)系統內部控制的風險性依賴于系統軟件的可靠程度
會計信息系統的正常運行依賴于一系列應用程序和系統軟件的可靠性。如果這些軟件或程序存在一些漏洞,將加大系統內部控制的風險。并且現階段各大軟件公司處于競爭模式,來源不同的財務軟件由于數據接口不匹配,故不能實現數據共享,也為會計系統的數據處理和內部控制增加了難度。
二、網絡環境下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的改善措施
(一)嚴格設置訪問權限
會計信息系統,是指利用計算機網絡化技術將企業的會計數據轉化為電子信息數據來進行分析和處理,以便于企業進行會計核算、分析與記錄,從而使企業能夠更好地進行管理分析、財務核算以及經營決策的系統。這一性質就決定了會計信息系統的嚴密性。在會計信息系統的操作過程中,必須嚴格設置訪問權限,采用專人專職制度,并在不同的崗位設置專有的訪問指令,嚴格按照等級制度進行訪問,不得濫用職權,不得隨意越級。嚴格設置訪問權限,可以保障會計信息系統中數據的安全性,避免了當會計信息通過網絡通路傳遞到網絡的過程中,可能會被人惡意攔截、竊取、篡改之后再進行傳輸的問題,保障了會計信息的準確性。
(二)實行監控與操作職能分離
在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中,要有與手工會計系統數據處理職能相似的計算崗位。在當今網絡環境下,各大企業的財務部多將會計數據儲存在磁盤中,這種方式雖然儲存量大且方便,但是不易保證數據的可靠性。在傳統的會計審核過程中,數據的處理是在多方合作下完成的,從而保證了數據的可靠性。在當今網絡環境下,我們可以實行操作與監控職責分離的運行方式。數據處理人員在數據處理的過程中,一系列數據將會被記錄在電腦中并通過網絡通信回路傳遞給監控人員。當財務部門的主管人員對某些數據產生疑問時,可以調取被記錄在監控人員電腦中的原始數據進行分析,從而保證了會計數據的準確性。通過監控與操作智能的分離實現系統內部的有效牽制。對于重要的檔案文件要進行一系列的保護措施,并定期更新,防止數據丟失。
(三)加強人員控制,提高從業人員技術水平
在網絡環境下的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問題中,人起著主導性的作用。只有在內部控制系統中,每個人員都有其確定的職位的相應的職能,并且承擔與之對應的責任,才能使企業的內部控制走向良好發展,使業務能力得到提升。而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高低決定了企業的經營狀況。會計信息系統在運行過程中需要定期檢查和維護,這就要求財務人員對計算機系統有一定的了解,同時也要求企業在運行過程中要注意高新技術人員的培養和吸收。提高各階層對內部控制系統風險控制的意識,注重對相關從業人員綜合素質的培養并適應時代的需求對會計行業從業人員進行專業的技術知識培養,以適當變幻莫測的網絡環境。企業還要加強職員之間的團結互助意識,主動解決內部系統運行過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問題,從而降低內部控制的風險性。
(四)加大政府干預力度
在當今網絡環境下,眾多企業由于管理不當,內部控制力度不夠,造成了一系列營私舞弊,資產流失的惡劣現象。我國在1999年就頒布了《會計法》,對企業健全內部控制系統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在新的網絡環境下,政府可以加強企業內部控制的干預力度,完善相關規定,結合我國國情頒布一系列對企業具有規范性的制度及法律文件,降低企業內部控制的風險。
三、結語
由上述研究我們可以知道,會計信息系統的發展得益于不斷進步的網絡環境。在當今的網絡環境下,企業對數據的處理更加方便快捷且具有一定的精準性,會計信息系統能更加便捷地處理各種信息,縮減了手工會計數據處理中的人員數量,節省了大量的時間。但是由于網絡環境的不確定性,也增加了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的風險性。為了緩解這一現狀,企業要相對應地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保障企業的利益,實現企業的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