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鴻雁
摘要:隨著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對行政事業單位加強監督勢在必行。實際上,對行政事業單位實施會計委派制是對完善監督機制的一種有效方式。因此,筆者首先對會計委派制度實施的宏觀環境以及實施會計委派制度的必要性進行了簡單的闡述,然后對會計委派制度在行政事業單位的實施現狀進行了簡要分析,最后提出了促使會計委派制度在行政事業單位進一步發展的幾點完善措施。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委派制度:思考
一、引言
目前,行政事業單位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逐漸上升,很多社會職能的完善和實施都是依靠行政事業單位進行的,但是行政事業單位的各項工作也隨著工作內容的繁復和工作強度的增加,逐漸暴露其缺陷。特別是會計工作,有些行政事業單位甚至出現了私設“小金庫”的事件,而且“領導定調子,會計填數字”等情況也逐漸浮現在民眾的眼中。究其原因主要是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出現缺陷,使得違反《會計法》等法律法規的事件屢禁不止。某些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甚至強行要求會計人員篡改會計數據,如果會計人員沒有按照其指令行事,幫助其轉移國家財產、為其違法行為提供便利,就非常可能受到一定的報復,在這種情況下,會計人員很有可能與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串通,一起做出有害于國家利益的事情?;谶@樣的嚴峻的現狀,衍生出了會計委派這一制度。財政部門向同級行政事業單位委派會計工作人員進行核算與監督,在這種制度下,委派會計人員相對受派單位及領導是獨立的,進而減少了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作假的可能性,進一步防范腐敗現象的產生。
二、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委派制度實施現狀
(一)目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委派制度在實施過程中,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作為工作依據
我國財政部雖然大力推行會計委派制在我國范圍內的大規模實施,但是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一個具體的法律法規作為支撐,只是在《會計法》中提及了當地的行政事業單位由誰負責的問題,沒有對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人員的聘用規則進行規定,會計委派制度在行政事業單位的實施過程中,由該行政事業單位的同級財政部門進行委派,委派會計人員進入該行政事業單位通過對日常經濟業務事項的核算進行財務監督,同時,財政部門也不相應制定《委派會計的管理辦法》等實施規范,這使得委派會計這一制度沒法規范運行。
(二)財政部門委派的會計人員的職能規定存在一定的問題
首先要明確的是,委派的會計人員在行政事業單位的日常工作不僅僅是對受派的行政事業單位的各項經濟業務事項進行核算,還需要對受派的行政事業單位的各項經濟活動進行監督。但是這兩項職能——核算與監督,有時候是存在矛盾的,例如一旦某項目的風險較大,執行監督工作的職能促使會計人員說服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者放棄,但是這必然會使得該單位失去一個拓展業務的機會。再者,如果委派的會計人員把自身的委派工作僅看作是核算或是記賬員,那么委派的會計人員將和該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會計人員并無多大的區別,使得行政事業單位的腐敗的可能性并沒有減少,不能發揮相應的監督作用。
(三)被委派的會計人員由于沒有經過嚴格考核,使得專業素養出現參差不齊的狀況
目前,會計委派制度的缺陷之一就是會計人員的專業素養存在偏頗,這會使得會計委派制度的進一步推動存在阻礙。被委派的會計人員并沒有一起通過相關專業的考試或者經過一定的程序遴選出來,而是通過財政部門、其他單位調用或者由原單位產生,實際情況是,委派的會計人員的專業素養常常與其任職的崗位出現不匹配的狀況,綜合素質達不到要求,這對于最后工作的開展也是不利的。
(四)委派的會計人員在實際的工作中出現“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消極應付心態
委派的會計人員常常感覺到在工作中力不從心,主要原因在于其權利與義務是不對等的,由于各個受派單位的經濟業務事項不盡相同,財政部門在委派會計時不綜合考慮,例如,哪個受派單位的會計崗位空缺,就委派一名“他們認為合適”的會計去,也不考慮該會計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這種強制性的委派使得委派會計工作的積極性大打折扣。再如,委派輪流時間不合理,部分委派會計在一個單位十幾年也不會調整受派單位,而個別委派會計卻每年都在換受派單位,這種不合理的顯失公平的委派制度也會使委派會計的工作積極性嚴重受挫。而且,在實際的工作中,委派的會計人員并沒有相關的保障,一旦與受派單位的領導、工作人員或者前來辦理款項結算的當事人在工作中發生沖突,財政部門不是第一時間調查事情的原委,而是直接先將委派會計批評一通,諸如這樣的一些事情使得委派會計人員的積極性被嚴重挫傷,造成委派的會計人員在工作中消極應付。
三、改善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委派制度的幾點措施
(一)建立會計委派制度的相關法規,為會計委派制度的實施提供法律保障
目前,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人員只是在《會計法》中存在相關規定,但是這并不能為會計委派制度的實施提供較為有利的法律保障。所以,財政部相關的單位必須盡快建立會計委派制度的法律法規,將會計委派制度的實施規程進行規范化,實現依法管人的目標,促使實際的委派工作中有法可依。這需要《會計法》盡快地修訂,跳出時間限制的框架,將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委派制度進行明確的規定。同時,財政部門應制定《委派會計的管理辦法》等跟進規范,比如委派時間上規定定期統一輪流受派單位,根據受派單位的實際業務量與工作強度綜合考慮委派會計人選、名額等,依次充分調動委派會計的工作積極性,
(二)在選拔委派的會計人員時,必須經過一定的考核,確保其專業素養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委派制度實施的第一步就是選擇委派的會計人員,這也是決定該委派工作能否圓滿完成的關鍵之一。由于委派的會計人員必須實施核算與監督兩項職能,所以被委派的會計人員必須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同時,有著客觀公正的工作態度。而且,被委派的會計人員必須擁有非常豐富的工作經驗及很強的判斷能力,才可以使得核算與監督兩項職能同時協調完成?;诖?,財政部門應該向全社會招聘,進行統一考核,最后擇優錄用。
(三)委派的會計人員要明確自身在受派單位的地位和作用
委派的會計人員在實施核算與監督這兩項職能時,必然要存在與之對應的權利。所以,委派的會計人員在上崗前必須對自身的權利和義務明確,確保在實際工作中不會出現越權或者工作不到位的現象,使得委派的會計人員不僅做好了受派單位的相關業務核算工作,也做好了會計監督的工作。委派的會計人員在進行委派的工作后,財政部門必須進行后續的管理和考核,促使委派的會計人員不斷的進步,而且,一旦有新的法規出現,財政部門應該及時的進行職業培訓,同時建立詢問制度,以便被委派的會計人員在工作中出現問題時,能夠及時的得到解決。
(四)建立委派會計與受派行政事業單位之間的處理方針,確保委派工作順利實施
雖然委派會計人員在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職能之一是監督,但是委派的會計人員與受派的行政事業單位之間并不是對立的,都是對國有資產進行管理和優化,只是分工存在差異而已。所以,不論是受派的行政事業單位還是委派的會計人員,都要明確自身的責任和權力,及時的調整自身的位置,使得兩者之間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職能充分發揮出來。同時,一旦出現委派會計與受派單位等發生沖突,財政部門應積極調查與協調,確保委派會計在受派單位的工作環境順暢,進而促使委派工作順利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