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青
摘 要:美術教育對提高學生美術素養、審美意識、審美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從貼近生活、模擬生活、走進生活、濃縮生活等四方面著手,對生活化教學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有效運用進行研究,以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中美術;生活化教學;教學策略;美術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32-0087-01
高中生正處于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受到高考壓力的影響,很少會把精力放在美術學習上。對此,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認識到美術教育在提高學生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應讓學生重視美術教學,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美術素養,實現他們的全面發展。隨著新課改的實施,生活化教學成為教育的根本出發點和基本目的,因此,教師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融入生活教育的氣息,以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貼近生活,讓學生感受美術中的生活美
藝術來源于生活,生活是藝術創造的源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將教材內容與學生的個人體驗和實踐結合起來,使他們感受到美術教學中的生活美。首先,世界是五彩繽紛的,自然界中的一片樹葉、一塊石頭,都可以通過聯想和幻想變幻出各種形象。教師應組織學生對生活進行觀察,比如上學路上的花草樹木、教室里的物品擺放等,還可以占用課堂幾分鐘時間,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對某個物品的感觸,以促使他們在想象的基礎上感受生活中的美。其次,在高中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創造教學情境??山柚嗝襟w進行教學,多媒體包含著聲音、動畫,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豐富學生的生活,使他們保持一種輕松的心態,實現美術教學的高效。最后,教師可以開展貼近學生生活的各種與美術相關的小游戲,從而鼓勵學生多思考,讓學生說說自己感興趣的游戲有哪些,以更好地激發興趣,促進美術學習。
二、模擬生活,讓學生解讀美術中的生活美
高中生的生活閱歷相對比較豐富,對生活會有自己的感觸。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可采用模擬生活教學的方式,深化高中生的各種生活體驗,幫助他們解讀美術中的生活美。例如,高中美術課程與大自然及人類社會的聯系比較密切,生活中處處體現著美,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鄉土美術創作活動。民俗活動中常見的有扭秧歌、舞獅子等,可讓學生搜集這些民俗活動的資料,可以進行實地觀看、拍照,也可以上網搜集。然后,讓學生在課堂上對這些民俗活動進行重現:善于繪畫的同學可以繪畫,喜歡布貼的同學可以使用布貼,擅長版畫的同學可以創作版畫。這樣,一方面可使學生了解風土民情,對生活和美術更多出一份感悟;另一方面能促使學生用心創作,激發他們的美術天分。最后,教師鼓勵學生寫出創作之后的感想,提高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同時,又培養了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模擬生活教學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用美育的理論引導學生,以逐步內化學生對生活的理解和對美的感悟。
三、走進生活,讓學生創造美術中的生活美
美術是一門重視理論與實踐能力的學科。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走進生活,自主創造美術中的生活美。首先,教師應善于利用學校的內部資源,做到積極開發、利用校本資源,同時整合家長、社會資源,逐步完善高中美術課程的實踐性、開放性與多樣性。其次,學校要開展美術實踐課程,組織學生進行室外寫生、現場人物訪談、實地活動參觀等。多樣化的實踐活動能夠幫助高中生合理利用時間,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習效率。最后,要通過校園內部資源策劃美術實踐活動。例如,指導學生利用泥土或橡皮泥進行捏貼、拼貼等,還可以張貼學生比較優秀的畫作,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在美術教學中運用生活實踐教學,最終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創新能力,教師應該對學生多一些引導,為他們創設一個能充分交流和創造的空間。
四、濃縮生活,讓學生發掘美術中的生活美
美術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美育功能,對于提高學生的精神境界和陶冶學生的情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借助美術課程的特點,對生活進行濃縮。通過濃縮生活的形式進行活動設計,是促使學生發掘美術中生活美的關鍵步驟。為此,活動設計要考慮如下幾點:第一,要體現出生活性;第二,活動要有新意,才能促使全體學生的參與;第三,活動要有意義,才能使學生在活動中有所收獲;第四,活動結束之后,要參考學生的評價,畢竟學生是活動的主體,教師只起到引導與組織的作用,應重點考慮學生的收獲?,F階段高中美術教學中,很多教師割裂了美術與生活的關系,也沒有給學生進一步講解濃縮生活在美術學習中的重要作用。為此,教師應該多關注學生的實際生活,實時開展美育,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也實現學生自身發展的需求。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美術生活化教學能夠促使學生提高美術技能和美術水平,能夠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另外,高中美術生活化教學還能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和審美能力,促使他們在生活中感受美、享受美,從而形成對生活和人生的正確態度。為此,教師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應該積極轉變教學觀念,盡可能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從而實現新課標下教學大綱的要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榮安.生活化教學在高中美術教育中的運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5(12).
[2]胡劍輝.課堂教學生活化:美術教改的新向度[J].上海教育科研,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