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富
【摘 要】近年來,模擬炒股逐漸引入證券類課堂中,作為連接書本與現實交易的紐帶,模擬炒股扮演著重要角色。證券交易課程中的許多環節可以用到模擬炒股,比起書本講解更直觀、更貼切,給學生的印象也更深刻。本研究以證券交易課堂為例,展示模擬炒股在課堂上的應用,探討模擬炒股在證券交易課堂中的可行性、運用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模擬炒股 高職院校 證券交易
證券交易是高職院校證券類專業的必修課程,也是其他金融類專業的輔修課程。該課程部分內容需要通過行情軟件進行教學,彌補純粹的理論教學、填鴨式灌輸的缺陷,從而提升學生們學習的興趣。為了提高教學質量,當前許多高校都有專門的證券實訓室,此外,各個教室也開通了網絡,為證券交易的軟件教學提供了便利。本文就以證券交易中的部分內容行情軟件的運用進行分析,探討模擬炒股在證券交易課堂中的可行性、運用并提出相關的建議。
一、模擬炒股在證券交易課堂實施的可行性
(一)模擬炒股軟件的可及性
一般來說,模擬炒股有兩層含義:一是模擬炒股比賽,主要通過軟件進行交易,模擬炒股軟件提供比賽平臺;另一個是模擬炒股,主要是用來熟悉交易規則、交易方式的一種手段。本文主要探討后者在證券交易課堂的使用。目前許多證券公司、財經網站有模擬炒股軟件,大智慧、國泰安、通達信、同花順等都舉辦大型的模擬炒股比賽,要想下載安裝一個模擬炒股軟件非常容易;許多軟件公司也專門針對學生開發出適合教學的模擬炒股軟件。模擬炒股軟件在證券交易課程中的運用,主要是教學演示、學生實練,找一款大眾適用、與真實交易環境貼合相近的軟件即可滿足教學需求,從外部環境來看,模擬炒股軟件可及性很強。
(二)模擬炒股在課程的適用性
高等院校金融專業愈來愈重視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模擬炒股作為實踐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受到了廣泛的關注,被認為是實踐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念延輝,2011)。模擬炒股是指根據股票交易的規則,基于一種虛擬平臺實現股票交易的一種炒股手段(劉遠山、余秀寶,2011)。證券交易一般安排在第四學期,而這個時候的大學生已經習慣了老師的教學思路,注意力集中較難。模擬炒股軟件作為證券交易的一個手段,能夠增加教師與學生互動,提高學習主動性。此外,模擬炒股軟件作為理論與實踐的橋梁,使得枯燥的知識更加具體化、形象化,適用性更強。
二、模擬炒股在證券交易課堂的運用
(一)證券交易課堂教材的選擇
證券交易課堂的教材選擇一般沒有特殊的要求,涵蓋基本內容即可。目前我國證券市場正處于不斷地發展完善中,教學內容也會根據法律法規、政策等發生變化,比如印花稅以前是雙邊征收,現在是單邊征收;以前沒有股指期貨、融資融券,現在不僅都有,還有期權;以前有權證,現在兩市已經沒有權證了。證券市場政策的變化遠遠快于教材的更新。因此,教材內容只要涵蓋基本內容、基本原理即可,更多的內容需要在實踐操作中去學習和更新,證券交易課堂更加強調要與炒股軟件的結合。
(二)模擬炒股軟件的選擇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模擬炒股軟件,比如大智慧、通達信、同花順等都開發有模擬炒股軟件,軟件的選擇種類繁多,教師選擇原則也很簡單,實際上只要涵蓋主要品種與內容,滿足交易行情與真實環境相貼合的需要即可。就教學經驗來看,除了模擬交易,其他教學內容的講解,如基本面分析與技術面分析,完全可以到證券公司官方網站下載真實交易軟件。目前,證券公司一般都有多款軟件供下載,大多也對瀏覽用戶開放。真實行情軟件在課堂上的運用更具體、更形象、更真實,證券公司的行情交易軟件涵蓋的內容更豐富,也更有針對性。比如A證券公司的軟件,界面就分為宏觀分析、行業分析、個股分析、投資研報、投資者診斷等子界面,而且涵蓋期貨、全球股指等信息,內容強大,完全可以滿足教師在證券交易課程的內容要求。
(三)模擬炒股在證券交易課堂的運用方法
本文以A股為例分析炒股軟件在證券交易課程中的運用。為了達到較好的視覺效果,一般會將軟件中的界面背景調整為綠白,以便于識別畫圖。個股的分析包括基本面分析與技術面分析,基本面分析在炒股軟件中一般通過F10來了解,而技術分析主要通過各種指標、形態等進行分析。下面以A股為例進行分析:
1.提出問題
在教學之前,向學生提出4個問題:1)如何看行情?2)如何看個股的基本資料?3)如何看技術指標與形態?4)如何判斷股票走勢?這4個問題由淺入深,讓學生逐步掌握證券交易的實質。
2.教師演示
由于學生大多沒有實際操作過交易軟件,所以在證券交易課堂上,先采取教師演示的方法。教師演示的主要內容主要包括:
基本面方面:操盤必讀、財務透視、主營構成、行業新聞、大事提醒、公司概況、管理層、股東進出、行業地位、公司公告等。而操盤必讀中主要是最新指標、概念題材;財務透視主要了解上市公司近3年的財務狀況,如每股收益、每股公積金、每股未分配利潤;以A股為例,主營構成主要了解上市公司盈利的主要來源,尤其是上市公司凈利潤大幅增長時,要重點了解是否是由于主營業務所致,考察其可持續性;大事提醒主要了解近期上市公司是否有大小非解禁;股東進出主要了解上市公司前十大股東和最終實際控制人;行業地位主要了解上市公司在行業中所處的地位。以A股為例進行演示后,讓學生跟隨老師一起再進行回顧,鞏固各項內容。在進行基本面分析后,教師繼續以A股為例進行技術面分析,主要包括:上市公司股價目前所處的位置(與歷史股價相比是高位還是低位)與形態,通過均線、KDJ、MACD等指標分析股價未來的走勢。
3.學生實練
教師演示后,讓學生看課本知識,鞏固提高,并自行下載軟件對照演練。在學生基本熟悉掌握后,請幾位同學,以B、C、D股為例,讓學生完成教師演示的基本面與技術面分析。
4.重點與難點
在股票分析中,F10是重點,是了解上市公司的關鍵途徑,教師在課堂上一再強調,要了解股票,一定要學會使用F10資料。F10資料雖然是重點,但內容并不難,只要認真學習,一般掌握問題不大。相對基本面分析,技術面分析就顯得較難了,尤其是對指標的掌握與分析,比如KDJ指標,一般講K線上穿D線形成金叉,K線下穿D線形成死叉,但是,金叉、死叉在K、D線交叉的位置又決定了其交叉的有效性。所以,要經過反復實練,讓學生理解低位金叉與中高位金叉的區別,高位死叉與中低位死叉的區別,0-100區間交叉有效性強度的臨界值。
5.鞏固與提高
在經過教師演示、學生實練后,然后再讓學生回到最初提到的4個問題。學生對照檢查,找出自身的薄弱環節,鞏固已知知識,提高分析個股的能力,達到教學目的。
三、結論與建議
(一)證券交易課程運用模擬炒股軟件講解,但不能忽視理論教學
證券交易課堂實踐性強,許多內容需要通過軟件講解,但有些基本理論知識并不適合通過模擬炒股來學習。需要注意的是,切忌將證券交易課堂完全變為軟件學習課堂。學生熟悉軟件的同時,也需要扎實掌握證券交易基礎理論知識,否則有悖于教學目的。
(二)證券交易課堂軟件需以近期行情為例進行講解
證券市場變幻莫測,尤其是現在,證券市場處于不斷發展完善中,交易手段與方式也日臻完善。證券交易教材的部分內容可能過時,以教材進行講解,可能不合時宜,甚至可能誤導學生。在軟件操作中,模擬炒股軟件應用以近期行情為例進行演示,更能反映真實現狀,也更有說服力,讓學生接觸到最新的證券交易知識。
模擬炒股將枯燥的知識轉化為更加具體化、形象化的實務操作,符合高職院校實踐教學的要求,也增強了學生學習證券交易知識的趣味性和積極性。作為連接書本與現實交易的紐帶,模擬炒股在證券交易課程將扮演著重要角色,將模擬炒股引入實踐課堂中,將日益成為高職院校證券交易課程的趨勢和特色。
【參考文獻】
[1]劉遠山,余秀寶.證券法教學中實踐性教學環節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1(07):96,103.
[2]念延輝.模擬投資在《證券投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科技信息,2011(01):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