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海寶 戰臣祥 袁俊云 辛樂 何曉波
摘要 介紹蒙山區域森林防火工作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據此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 森林防火;能力建設;現狀;綜合防控;蒙山區域
中圖分類號 S76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4-0179-01
蒙山區域是山東省重要生態功能區,跨平邑、費縣、蒙陰、沂南、蒙山旅游區等5縣區,總面積9.73萬hm2,其中有林地面積6.13萬hm2,生態公益林面積4.06萬hm2,含13個鄉鎮辦事處、9處國有林場,重點林區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區域內山勢陡峭,森林茂密,樹種以黑松、側柏等易燃樹種為主,被國家列為魯中南重點火險區,是山東省重點火險治理區,森林防火任務十分繁重。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進山人員日益增多,林區野外用火點多面廣,管控難度持續加大,極易發生森林火災,全面加強蒙山區域森林防火能力建設,進一步提升區域森林火災綜合防控能力勢在必行。
1 蒙山區域森林防火工作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2012年,臨沂市政府出臺《關于加強蒙山區域森林防火能力建設的實施意見》,在蒙山區域組織實施了以防火道路、防火水源地、防火監控網、防火通訊網、防火檢查站、防火宣傳標牌等為主要建設內容的森林防火能力建設。經過3年建設,蒙山區域森林火災綜合防控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1.1 森林防火責任制落實情況
1.1.1 現狀。縣區均按照國務院關于森林防火責任制的“五條標準”要求,層層簽訂了森林防火責任狀,嚴格落實各級政府、主管部門和營林單位的森林防火責任,把防火責任細化分解到人,落實到具體山頭地塊,建立起了市、縣區、鄉鎮、村居4級森林防火責任臺賬,重點鄉鎮、林場包防責任人名單在媒體進行了公布。成立了各級森林防火指揮部和森林防火辦公室,明確了各級森防指成員單位的職責和作用,實現了森林防火指揮的常態化、規范化。
1.1.2 存在的問題。①防火責任落實存在“上熱下冷”現象,基層特別是鄉鎮對森林防火重視程度不夠,人力物力跟不上,存在松懈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②督導檢查措施力度不夠,除蒙陰、蒙山旅游區專門制定督查制度,成立由紀委監察部門參與的督查組織,對包防責任制落實情況進行定期督查外,其他縣區防火督查流于形式[1]。
1.2 森林消防專業隊伍情況
1.2.1 現狀。按平邑、費縣、蒙陰、沂南50人以上,蒙山旅游區100人以上的標準,各縣區均已成立了防火期集中食宿、24 h值班備勤的森林消防專業隊伍,經費納入縣級財政預算。
1.2.2 存在的問題。①森林消防專業隊員無編制,工資低,平均每月1 600~2 000元,加之山區駐防工作生活條件艱苦,難以長期留住骨干隊員,隊伍不穩定。②營房、訓練場地等基礎設施建設落后,生活、訓練條件簡陋,部分縣區專業隊伍營房為租借。③隊伍裝備以風力滅火機等傳統撲火機具為主,且陳舊老化,以水滅火大型裝備配備不足[2]。
1.3 護林員隊伍情況
1.3.1 現狀。截至2014年底,全市現有護林員4 482人,其中費縣432人,平邑縣678人,沂南縣604人,蒙陰縣589人,蒙山旅游區305人。護林員平均年齡52歲,人均管護面積35.53 hm2,人 均月工資收入330元。
1.3.2 存在的問題。①護林員選聘程序不嚴格,還存在村干部兼職或其親屬擔任護林員的現象。部分護林員年齡偏大,體能較差。②護林員管護面積小,收入低,不能堅持專職護林。據統計,護林員管護面積在33.33 hm2以下的占52.8%,月工資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占84.9%,其中月工資100元以下的就占了10.5%。收入低在客觀上造成了護林員必須從事第二職業,而不能專心從事巡山護林工作。③日常監管不到位,護林員上崗率低。首先,部分縣區、鄉鎮對護林員疏于管理,每周甚至每月才對護林員上崗情況進行一次檢查。其次,護林員工作范圍大,缺少有效監管手段[3]。
1.4 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1.4.1 現狀。蒙山林區現有防火道路739.8 km,塘壩、蓄水池等防火水源地305座,林火視頻監控點64個,瞭望臺16座,防火檢查站149個,護林房137處,直升機停機坪2處。
1.4.2 存在的問題。①林區防火道路密度7.9 m/hm2,遠低于林區道路密度10~15 m/hm2的標準,離建成森林消防專業隊員徒步3 km半徑作業圈還有一定差距。林區現有防火道路多為沙石路面,水毀現象嚴重。②現有防火水源地多建于林區邊緣,不能滿足撲火就近取水需要。水滅火管網建設還在起步階段。③由于地勢復雜,現有林火視頻監控率僅達到70.1%,還存在不少死角和漏洞。
2 蒙山區域森林火災綜合防控能力提升對策
按照國家、省“十三五”森林防火規劃要求,根據臨沂市森林防火工作特點,下一步工作中,建議在繼續強化防火責任落實的基礎上,加強森林消防專業隊伍、護林員“兩支隊伍”建設,突出防火道路網、滅火水網、林火視頻監控網等“三網”建設,夯實森林防火工作基礎,全面提高蒙山區域森林火災綜合防控能力。
2.1 強化督導檢查,促進責任落實
森林防火責任重在落實,要通過常態化的督導檢查和嚴格的問責追究促進防火責任真正落實到實處。一是市、縣、鄉根據各自實際,建立森林防火督查工作機制,成立督查隊伍,定期到基層進行防火督查。二是每次督查都要建檔入冊,做到有據可查,并按照“誰檢查、誰簽字、誰負責”的原
則,嚴格落實督查責任。對存在重大隱患未及時發現,從而引發森林火災的,嚴格落實責任倒查機制,依法依紀追究相關人員責任。三是建立督查通報制度,定期對督查中發現的問題和隱患進行通報,避免督查流于形式,擺樣子、走過場。
2.2 加強專業隊伍建設,提升正規化專業化水平
各縣區要根據各自實際,按照標準要求,配足、配強森林消防專業力量。一是落實隊伍編制和人員經費,提高專業隊員工作待遇,解除專業隊伍后顧之憂,提高隊伍穩定性。二是多方籌集資金,逐步改善專業隊伍住宿和訓練條件,實現“一隊、一庫、一營房”的目標。三是加強隊伍裝備建設,配備先進、新型、高效的森林撲火機具和水滅火裝備,增強控制重大森林火災的能力[4]。
2.3 加強清理整頓,推進護林員隊伍職業化建設
按照不低于66.67 hm2林地配備1名護林員的標準,落實護林人員,建立網格化巡查管護體系。一是制定完善護林員管理辦法,明確護林員的聘用程序、管護責任、考核獎懲措施等。嚴把護林員用人入口,按照“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實現統一招聘,建立一支高素質的護林員隊伍。實行先培訓再上崗,讓每個護林員都熟悉和了解林業的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明確各自的職責和任務。二是按照不低于66.67 hm2林地配備1名護林員的標準,對護林員進行清理整頓,合理整合護林員管護面積,提高護林員的工資待遇,解決護林員的后顧之憂。三是推廣利用護林員GPS定位管理系統、森林電子巡更系統等科技監管手段,強化對護林員上崗情況的調度檢查,及時掌握護林員在管護區內的活動,確保護林員到崗到位。
2.4 突出“三網”建設,強化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建設
要把森林防火能力建設資金納入各級財政預算,進一步加大投入,保障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同時,積極爭取國家、省森林防火建設項目、資金支持。一是對林區道路進行合理規劃布局,完善現有道路,拓寬生產路,打通斷頭路,硬化主要路段,“十三五”期間,規劃建設防火道路形成完整的的防火道路網絡,實現森林消防專業隊伍徒步3 km半徑作業圈。二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地勢建設攔水壩、儲水池、儲水窖、埋設水囊,做好汛期蓄水,實現林區1 km防火水源取水圈,滿足撲火就近取水需求;同時,在云蒙、龜蒙、天蒙等核心景區實施引水上山、水滅火管網工程,埋設引水管道、消防栓,以水管網為主干,以高壓串聯泵為延伸,實現對重點區域的全覆蓋。三是合理加大林火視頻監控點密度,林區林火視頻監控率達到90%以上,結合地面人工巡護,形成覆蓋整個林區的林火預警監測網絡。
3 參考文獻
[1] 山東省實施<森林防火條例>辦法:山東省人民政府令第218號[A/OL].(2013-11-13)[2015-11-21].http://law.lawtime.cn/d70062705696.htmL.
[2] 山東省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山東省森林防火體系規范化建設標準[A/OL].(2011-03-16)[2015-11-21].http://wenku.baidu.com/view/d312f68e6529637d27285218.htmL.
[3] 山東省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山東省森林消防專業隊建設與管理規定[A/OL].(2006-03-07)[2015-11-21].http://www.sdly.gov.cn/channels/ch00090/200603/08AAc0075-D796-46CA-9556-1E03806166D8.htmL.
[4] 狄麗穎,孫仁義.中國森林火災研究綜述[J].災害學,2007(4):11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