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人們對教育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高中生物教學應該引起相關教育工作者的重視與支持。為了促使我國高中生物教學可以更好地發展下去,生物教師必須嚴格按照新課改的要求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并提高學生自我創新能力,促使學生的綜合能力達到新課改的要求。基于此,主要對新課改環境下高中生物教學的進展與改革進行了深度的研究,以便給高中生物教學提供一個更好的發展空間。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生物;教學改革
雖然我國高中生物教學在新課程改革下取得了明顯的教學效果,但是高中生物教學還是存在較大的問題,嚴重阻礙了高中生物教學的發展。造成這一現象,追根究底是因為大部分的教師都受了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只知道一味地給學生灌輸文化知識,忽略了學生才是教育的主體,弱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一、在新課改環境下我國高中生物教學取得的進展
1.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
隨著我國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既給高中生物教學提供了一個更好的發展空間,也讓教師知道傳統的教學模式并不能滿足現階段的發展需求。因此,在生物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已經將教學過程看作一個有效的發展進程,并且開始根據實際教學內容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只有這樣才可以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更好地讓學生發揮出其本身的主觀能動性。比如,在講“人與生物圈”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小組教學方式,小組教學方式其實就是把學生分成六個人一小組,并設置小組長,讓小組的每位成員都要從不同途徑來查閱相關的資料,并且派一名學生作為小組代表進行發言,同時教師要把學生所查閱到的資料進行綜合,如此一來,既讓學生通過翻閱資料獲取相應的知識,還為學生營造出一個和諧、公平公正的學習環境,以此來提高我國高中生物教學的效率。
2.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
在這個信息網絡盛行的時代,我國高中生物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目前教學中應用十分廣泛的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讓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形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還可以讓我國高中生物教學質量得以保證。譬如,教師在講到DNA結構時,不應該只向學生簡單地講解雙螺旋的結構,而是應該先讓學生在上課之前查閱相應的資料。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如果教師只是依靠簡單的教學道具,并不能達到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動畫技術讓雙螺旋結構以更加立體的形態呈現在學生面前。
二、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革進程
1.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進行互動式教學實踐的過程中,由于學生不能設立正確的學習問題,找不到正確的研究方法,導致教學效率降低。最為嚴重的是,教師不能有效地指導學生選擇研究方法,同時學生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不知道哪些資料對自身有用,從而在開展有效的合作學習方式過程中不能得到教師的鼓勵與支持。這些問題都會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下降,不能更好地保證我國高中生物教學質量。因此,為了改變這一現象,教師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應該實時地指導學生進行思考問題并采取合適有效的解決措施,還應該鼓勵學生積極開展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的活動,只有這樣才可以更好地讓學生發揮出其本身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促使學生可以更好地發展下去。
2.新課改環境下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改革進程
(1)全力開展協作式探索教學
新課改環境下的探索式教學已經成為目前最受歡迎之一的教學方式,也是新課程改革下的創新舉措。因此,教師應該根據實際的教學目標和實際教學內容,制定出合適有效的研究任務,讓學生分組進行分析與搜集相關資料,同時根據實驗現象得出相應的結論。就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協作式探索教學可以滿足以實驗為基礎的高中生物教學要求,可以促使我國高中生物教學質量得以保證。由此可看,全力開展協作式探索教學是我國高中生物教師最重要的工作任務之一,只有這樣才可以更好地激發出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對生物學這門課程更感興趣。
(2)大力開展課外實踐活動
在文化經濟的帶動之下,人們不再只是注重學生的文化成績,而是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更加注重。因此,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和個人興趣愛好進行分組,同時也要大力開展課外實踐活動,只有這樣才可以讓學生更加知道生物知識其實源于生活,還可以讓學生在課外實踐活動中得到書本上沒有的文化知識,以此來提高生物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環境下,我國高中生物教師要想更好地保證生物教學質量,就必須要轉變教學理念,有效地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同時要認識到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要學會放手,給學生一個自由發揮的空間,方能更好地激發出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對高中生物的喜愛之情。
參考文獻:
王乃文.鶴峰縣普通高中生物新課程實施現狀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
編輯 徐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