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軍
摘 要: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培養的主要來源地。如何把握好課堂教學,使每一步的教學都有效化,以打造數學高效課堂,這是廣大數學教師在積極探究的課題。本文筆者以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探究所得,就這一問題從五個方面談談個人的看法。
關鍵詞:有效教學;數學;高效課堂;課程改革
一、更新觀念,領會新課程和新課堂教學的本質特點
新課堂教學的理念從以教師為中心到學生為中心;從知識獲得為本到學生發展為本;從機械接受知識到有意義接受和進行意義建構。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我們只有充分領會新課程和新課堂教學的本質特點,才能從思想觀念上接受,才能切實指導后續的教學實施,真正使新的理念落實到數學教學當中。
二、深化理念,理解有效教學與高效課堂的內在關系
對于過去的45分鐘的課堂教學效果,有人是這樣形容的:學生的苦是有期徒刑,教師的苦是無期徒刑。我們也都明白,教學的時間是個常數,教學的內容卻趨向于無窮大。
何為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從教育學角度說,有效性指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獲得發展。課堂教學的有效與高效的本質是因果關系,兩者不會單純地長期存在。古人有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其實這已向我們很好地詮釋了課堂教學如何才謂有效和怎樣做到有效,從而實現產出的高效。如今作為數學教師,我們也必須具有這樣的理念,并付諸行動。
三、加強學習,提升教師自身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
縱觀以前出現的教學模式,我們不難看到這樣的課堂:課堂上教師苦口婆心、嘮嘮叨叨,學生“靜觀其變”,課堂完全以教師所授知識為核心。這些都造成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缺失,究其原因,問題均出在教師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上。
試想,一個數學老師沒有過硬的專業水平和一定的教學能力,光有一個空想的理念,又怎能耕耘好自己的課堂,更別說教學水平,培養學生興趣了。換言之,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得有一缸水,甚至一泉水。教者必須時時刻刻,毫不放松地充實自己。
四、堅定信念,堅持在教學實踐中對比反思,不斷改進積累
改革的過程注定是崎嶇坎坷的,是斗爭與被斗爭的過程。而作為一名教師,其思想觀念的變遷更是痛苦的歷程,他需要時間的緩沖,需要環境的支持,更需要堅定的信念和敢于面對失敗的勇氣等。如何做到堅持?筆者認為堅定信念,端正心態,積極應對,學會反思是一劑良藥,而且是一種高尚的精神活動,是精神產品的再生。
如果把“日常教學”比作睡眠的話,只有反思才能讓我們從“睡夢”中醒來。反思后不斷地實踐,實踐后再反思,哪些地方不行,再尋求新的解決方法,如此的循環往復,專業素養才能提升。進而我們才能看到課改的曙光,才能義無反顧地往前挺進。
當然,這些都需要教師做出理念、教學方法、形式及策略等的改變,并組織實際的教學過程,還得解決教學中帶來的各種突變情況。要形成完整的教學過程和達到教學要求,沒有一定時間的學習、實踐、反思、積累、改進、再實踐等一系列的往復是不可能實現的。
五、注重細節,把握課堂教學藝術,努力形成自我風格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已注定教師的一言一行,舉手投足均是學生效仿的對象。課堂作為教育教學的主陣地,教師的作用更不可估量。教學是永遠不能完美的藝術,亦無固定的規律可循。
教學是師生、生生互動的活動,是因人因境而變化的動態過程,甚至一些細微的語言、動作、氛圍等的變化都會帶來具體教學過程的變化調整,從而影響到教學效果的呈現。從這點上來說,細節決定課堂的成敗,細節影響到課堂效率的呈現。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為師者必須準備充分,從教材、學生、環境、素材、語言及本身的肢體動作等方面都要成竹于胸,更要隨時有備于處置一些不可預料的課堂事態,并在長期的實踐、反思、積累中逐步形成自我的教學風格。
當然,課堂教學有效化將促成高效課堂,筆者強調注重細節,也并非讓教師言談舉止都走向刻板化,任何事情都按預定的執行,教學變成教條化,這樣只會適得其反,也不是新課程的初衷。這里強調注重細節,是指除了在常規教學中,教師應完成各項既定業務外,還應注重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形成良好的教學習性、精心設計準備每個教學環節、教學語言專業化并富有幽默感、平等誠懇對待每個學生等方面。
面對新課程改革,我們每個數學教師都應清楚認識到,學習已由接受、記筆記、做作業、背書、應付考試等走向教師引導及參與下學生主動建構、獲得體驗和自我發展的過程。所謂師尊師嚴也不能機械強調,學生個性張揚,親其師才信其道;教師角色隨之多變,怎樣融入其中做好每個角色將左右著有效教學的全局。
(作者單位:湖南省洞口縣職業中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