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
【摘 要】高效課堂是教育教學效率或效果能夠有相當高的目標達成的課堂,具體而言是指最大程度地發揮課堂教學的功能和作用。課堂作為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途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要從低效走向有效,從有效邁向高效,這是語文教學的必然趨勢。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打造高效的課堂
莎士比亞曾說道:“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可得益。”通過研究證明,興趣可以使人們走向成功之路。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是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潛在動力和前提,只有有了興趣才能開始行動,應用在學習上就意味著學生有了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才能主動地進行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作為教師的我們,要想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使之實現高效,那么,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用學生的學習興趣去帶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主動地學習語文,主動希望可以從語文課堂上獲得知識或者能力,使之實現變“苦學”為“樂學”,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式有許多,在新課導入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是一個不錯的途徑。俗話說得好:“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新課設計和運用得好,會激發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從而提高課堂效率。此外,小學生好奇心強,教師要善于運用多媒體、課件、音樂、創設情景等多種手段引發他們的興趣,調動他們的好奇心。例如,我在執教《海底世界》一課,就使用多媒體把海底那些各種動物活動展現出來了。學生立刻就陶醉在那五彩斑斕的海底世界中了,他們感到無比的神奇,他們被那里壯美的景色所感染,激發了他們的學習欲望,調動了他們的參與能力,課堂教學效率得到了提高。針對小學生課堂注意力不易集中這點,教師要適時調整課堂步驟。這樣,多途徑多方式相結合,在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教學氛圍,教學效率得到提高。
二、注重引導學生開展“讀”訓練,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很長一段時間是圍繞學生的“讀”展開的。恰當地運用“讀”教學形式能收到課堂講解收不到的效果,對小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有著理想的促進作用。葉圣陶先生說過:“語文課以讀書為目的,教師若引導學生善于讀,則功莫大焉。”所以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重視并加強有效的“讀”教學,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教學中,作為教師的我們,要想有效的組織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我們教師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我們還應在課堂上留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讀的訓練,讓他們在讀書聲中培養語感,吸取課文中豐富的營養,在熟讀中加深記憶,形成積累。就“讀”訓練來說,首先,充足讀的時間是基礎。語文課的目的之一,是使學生在閱讀的時候能夠自求了解,了解不了才給學生幫助一下,困惑得解,事半功倍。教師應該在上課前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朗讀課文,使其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其次,不斷擴大讀的面是保證。在教學中,我們要注重讀的方式的多樣化。教師還要采用默讀、輕讀和集體朗讀的形式,來擴大讀的面。在很多講讀課文中可采取“默讀勾畫――輕讀品味――議論表達――朗讀反饋”的方法。最后,提高讀的質量是重中之重。讀得再多,如果質量不好,也難以真正提高課堂效益。教師在教學中,第一要求學生做到“三到”,即:眼到、口到、心到,用“心”去讀;第二要求學生帶著問題去讀,做到每讀一段,每讀一篇都要有目的;第三要選好讀的重點。這樣,有效的引導學生開展讀的訓練,在提高學生基礎知識能力,豐富學生閱讀技巧,開拓學生視野的同時,也有效的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使之落在實處。
三、創設氣氛,營造氛圍,引導學生探究學習
高效的課堂不是教師一個人滿課堂講出來的。教師在課堂上是一個引導者的角色,而不是課堂的主角,不能一個人在那兒唱獨角戲。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們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都過于注重知識的傳授,嚴重的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不利于學生的有效學習和能力的提高。課程改革的今天,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不應在是傳統的以知識灌輸為目的,以學生的考試為主要目標的教學,作為教師的我們,應積極的更新教學觀念,積極在教學過程中開展探究式教學,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善于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要善于結合教材的特點,注意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積極創設探究情境,為學生提供創新的氛圍、契機和空間,引導學生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有意識地向學生滲透尋找問題的角度和提出問題的方法,引導學生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值得教師注意的是,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往往都是有一個問題而引起,因此,我們教師在設計問題時,必須注意好以下幾點:首先,問題設計必須有效。教師所設計的問題要有明確的目的性,緊扣教學標,能夠激起思考。教師所設計的問題要有一定的思考價值,不是越多越好。其次,問題的提出要有有效性。好的提問方式應把注意力放在激發學生的思維過程上,提出一些能夠與學生基礎相適應并能引導學生思考的問題,努力給學生創造思考的條件,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思維開闊,而不是迫不及待地直奔結果。最后,問題要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能力。教師對課堂中所提問的問題應在備課時精挑細選,嚴格控制數量,克服課堂提問的隨意性。提的問題從易到難,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使他們都有機會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此外,探究學習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交流學習的過程,教師應積極的參與到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去,在學生學習的需要處,疑難處給予點撥和幫助,從而提高學生的探究學習效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應遵循的幾個教學原則
高效課堂的構建,不是教師盲目的追趕,也不是教師隨意而為。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無規矩不成方圓。”語文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是一項復雜的活動,它需要我們教師遵循一定的教學原則,只有這樣,才利于高效的實現。因此,教學中,我們教師應遵循好以下幾個教學原則:①學生的主體性原則: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永遠無法代替學生的學習。新時代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需要教師切實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自己在教學中的引導作用。②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原則: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其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不同,導致其學習能力也存在著差異。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因材施教,促使各個階段的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③教學的趣味性原則:趣味式教學是當今教學大力提倡的一種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重將教學的趣味性融入教學的各個環節,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語文學習中。此外,一些探究性、合作性、針對性原則等也需要我們教師認真的去研究,落實實施。
總之,追求高效課堂教學是教學永恒的主題,更是語文課堂教學的生命,而這生命能否得以延續,取決于教師是否能以學生為本,能否不斷的研究總結,能否不斷的創新教學方式和策略。高效課堂的打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需要我們語文老師們不斷地堅持探索。
參考文獻:
[1]張燕麗,周輝,黃義.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設計中的問題及對策.現代中小學教育,2009
[2]朱志英.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優化.科教文匯(中旬刊),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