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正文
【摘要】初中物理是一門對邏輯性以及實踐性要求較高的學科,對學生未來個人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文章立足于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現狀,主要分析了幾點情境創設與運用策略。
【關鍵詞】初中物理 課堂教學 教學情境 創設策略 運用措施
在傳統的初中物理教學課堂中,教師往往采取“滿堂灌”的教學方法,不僅嚴重影響到課堂教學質量,而且十分不利于學生未來的個人發展。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與深入,初中物理逐漸受到教師與學生的重視。為解決以上問題,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運用情境教學的方法便逐漸被提出并付諸實踐。本文便對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情境創設與應用的現實意義、存在的問題以及具體策策進行簡要分析。
一、初中物理教學中情境創設與應用的現實意義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初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創造出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具體情景,充分調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幫助學生快速地掌握教學內容的一種教學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具體的情境、動畫圖片或者實驗等,將原來的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生動活潑,借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在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各項基本能力,促進學生全面化的發展。
二、初中物理教學中情境創設與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1、情境實例與教學內容銜接性較差
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法,旨在利用情境引導幫助學生理解相關內容。因此,與課本銜接性較好的情境實例,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幫助教師順利地將學生引入接下來的學習內容中,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與之相反的是,與課本銜接性較差的實例,不僅不能幫助教師將學生引入后續的學習中,還有可能產生其他的問題,嚴重影響課堂教學進程,從而造成了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
2、對情境不能進行深度挖掘
在傳統的初中物理教學課堂中,教師往往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不僅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氛圍難以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難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十分不利于學生自身能力的培養與發展。有些教師雖然應用情境教學法進行教學,卻只是簡單地舉一個情景實例,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不能對實例中所涉及的有關物理知識進行深度挖掘,對培養學生的創新型思維毫無益處。
三、初中物理教學中情境創設與應用的具體策略
1、教師應不斷創新思考,加強實例與教學內容的銜接
針對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實例與教學內容銜接性差的問題,教師應該不斷對教學內容進行思考創新,既要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又要將具體情境與教學內容緊密聯系起來,而這便對教師的整體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為此,學校應該不僅要加強對教師隊伍的培訓,改變教師的傳統教學理念,還應該促進教師之間的相互交流學習,促進整個教師團隊的共同發展。
例如:教師在講解《運動和力》相關內容時,由于力是一個抽象的概念,現實生活中也難以察覺。這時教師如果在講臺上簡單機械地講解相應的知識點,不僅學生難以理解,也會導致課堂效率不高。為有效改善這一問題,教師便可以先舉出與力相關的情境,如“為什么水往低處流?”“騎自行車時捏車閘車就會停的原因”以及“蹦床運動員是怎樣在蹦床上完成一些列優美的動作?”等。通過一系列具體的生活情境營造出自由的課堂氛圍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即將學習的知識產生初步印象,利于教師后續教學的順利進行,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將情境創設與問題引導相結合,深度挖掘情境實例
教師在講解課程時,為了能使課堂氣氛活躍,需要精心準備教學內容,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而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將情境教學與問題引導相結合,不僅可以對情境實例進行深度挖掘,還可以加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思考與理解,使其真正領悟到知識點的精髓。
例如:在講解《電流和電路》相關內容時,該章節涉及到許多串并聯連接電路的問題。為加強學生的動手思考能力,教師便可以組織學生設計家庭電路,學以致用。學生設計完成后,教師針對存在的問題仔細講解分析,講解完成后教師還可以發問:“除此之外還有其余的設計方法嗎?”來激發學生的思考能力。通過運用情境實例和問題引導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深度挖掘實例,使得教學內容變得通俗易懂,而且還能夠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也樂于學習接受,并學會學以致用,在提升課堂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創設情境促進小組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基本能力
教育的關鍵是培養學生的個人能力,初中物理教育也不例外。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注重培養學生的各項基本能力,促進學生個人的全面發展。而小組合作探究便是一個不錯的學習方法,其不僅可以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還可以培養學生團隊合作、自我探究等基本能力,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例如:教師在講解《透鏡及其應用》相關內容時,教師便可以創設情境來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放大鏡和近視眼鏡,讓學生小組合作進行實驗探究這兩種透鏡的成像規律以及區別。在實驗結束后,并讓每個小組選派一名代表進行成果展示,當所有小組展示完成后,教師進行點評總結,針對討論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糾正,同時表揚優秀小組,來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四、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學中情境的創設與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加強情境與教學內容的銜接性,對情境實例進行深度挖掘,注重培養學生的各項基本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丁鐵明.對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實踐與思考[J].學周刊. 2015(07)
[2]吳純輝.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路徑選擇[J].中國校外教育.2015(15)
[3]唐麗平.探討新課程背景下民族地區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優化策略[J].學周刊.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