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課外閱讀對中職生成長成才﹑提升綜合素質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它與教學相輔相成,在潛移默化中完善學生人格,培養人文精神,是提高民族素質的重要渠道,是獲取知識的重要學習方式。但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中職生的課外閱讀還沒有引起社會﹑學校和家長的重視。在這種情況下,學校圖書館應加強圖書導讀工作,通過各種形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起社會各界對學生閱讀的關注。
關鍵詞:中職生 閱讀問題分析 對策
中圖分類號:G252.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8-0040-01
根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十一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數據顯示,2014年全年未成年人圖書閱讀率僅為76%,比去年又下降了1%。而且據調查中國未成年人的人均年度閱讀量。2012年時僅為5.49本,并且還在逐年下降。現在該擔憂的不只是父母,因為不讀書或者不愛讀書不僅僅是影響一個孩子的人生,從長遠看,對民族的未來都會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
筆者目前供職于一所中職學校圖書館,發現中職生的課外閱讀大致存在以下問題:
1.“微閱讀”給“深閱讀”帶來障礙,“微”化導致閱讀惰性
(1)由于手機小巧輕便,便于攜帶,可以刷微博,看微信,看電子書,深受學生的喜愛。有些同學甚至上課時間都在看。久而久之,就大大影響了學生正常的學習生活,即在手機閱讀方面的時間和精力明顯過多,加之有些文字粗糙,沒有經過很好的加工與錘煉,內容也比較膚淺,不能給學生更多的啟迪與幫助。部分學生沉迷于其中無法自拔,無法體驗學習成功帶來的快樂,造成學業荒廢,導致惡性循環。(2)長時間閱讀電子書,導致文體活動時間減少,勢必會造成健康狀況的下降。(3)電子書閱讀的虛擬性,影響著中職生正常社會人際關系的交往,與同學間的感情交流就會淡化,與現實產生疏離感,容易引發孤獨焦慮感。
2.受家長和教師對課外讀物的影響,缺乏課外讀物應有的氛圍
現行的教育體制存在著一定的弊端,其中應試教育是課外閱讀量減少的根本原因。現在衡量一個學生成功與否,主要以分數為標尺。由于這種教育觀念的影響,學校為追求高升學率,以大量的習題和測驗擠掉了學生的閱讀。盡管老師、家長在一定程度上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但是面對如此巨大的升學壓力和就業壓力,也只好“忍痛割愛”或者持“有分寸的限制”,所以中職生從小開始就缺乏課外閱讀應有的閱讀氛圍。
3.閱讀能力低,方向不明確
當今社會,網絡、影視作品對學生閱讀的沖擊很大,90后的思維方式更多地體現為圖像思維模式,他們的文字思維能力較弱。他們的知識更多地來源于電視和網絡,他們也希望讀一些經典的有內涵的作品,但是讀不懂,在閱讀中他們不能真正貼近文本,不能真正體會作品的感染力。課外閱讀該怎么讀,讀什么。缺乏正確的引導和指點,學生的閱讀方向不明確。
以上諸多問題,給學校圖書館提出了新的課題,針對以上問題,筆者認為解決的辦法如下:
1.辦好圖書館,創設閱讀氛圍
作為學校教育教學支柱之一的校內圖書館,必須更新思想,轉變觀念。(1)要多購買中職生感興趣的書籍。2014年我校圖書館首次邀請學生代表和老師們一起去采購圖書,學生的熱情高漲。筆者發現,學生口口相傳的效果要好于一味說教,變被動為主動,無形中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2)盡量多爭取一些經費,多為學生提供高品位、高質量的圖書。(3)我館建館時間長,很多圖書已經過時,流通的價值不大,還占庫存。圖書的剔舊工作也是圖書館工作的一個方面。讓每一位學生成為最好的自己。新加坡校長的任命書有這樣一句話,“在你的手中是許許多多正在成長的生命,每一個都如此不同,每一個都如此重要,全部對未來充滿憧憬和夢想,他們都依賴你的指引、塑造及培養才能成為最好的個人和有用的公民。”這句話提醒著我們每一位圖書館員。這就是我們的工作職責。
2.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其自主讀書
柏拉圖說:“強迫學習的東西是不會保存在心里的。”大力推動閱讀,應當“給學生真正自由閱讀的空間”,以此為學生打開一扇扇文化的窗口,進而將學生的閱讀視野引向生活中一切有一的讀物,讓學生自己去獲取,去探求,從而感受讀書的樂趣。(1)營造寬松、民主、友善的閱讀活動氛圍。我館成立博友書社為同學們提供了可以相互交流的平臺。大家可以就某一本書暢所欲言,闡述自己的觀點,體驗滿足與成功的快樂。(2)開展主題閱讀,最大限度地使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熱情。例如在“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圖書館舉辦征文活動,調動學生的閱讀熱情。5.15是國際家庭日。開展主題“家是你我暖城堡,一磚一瓦用愛造”的讀書推薦活動。用板報的形式,向學生推薦馬俊華的《回家》,顧城的《我會像青草一樣呼吸》,冰心的《小桔燈》,張曉風的《敬畏生命》等經典文章。5.19汶川地震哀悼日,向學生推薦北岸的詩《媽媽,別哭,我去了天堂》,蘇善生的《孩子,快抓緊媽媽的手》,海子的《重建家園》。
3.優化“閱讀推廣人”的準入、考核、激勵機制
建設一支高水平的“閱讀推廣人”隊伍,是開展閱讀推廣活動,提高閱讀意識的基礎工作。目前,各中職學校圖書館的硬件設施正在逐步改善,但是圖書館員的總體水平也要相應提高。嚴格的職業準入和選拔機制是圖書館“閱讀推廣人”專業化的人才資源保證。要將理論知識過硬、文化素養高、組織策劃能力強、并酷愛閱讀作為選人標準,通過專題研討、在職培訓、觀摩等多種形式對在職圖書館員進行培訓。建立閱讀推廣活動的評估機制,并以此作為對“閱讀推廣人”正面激勵的依據,提升職業自豪感。
結束語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人的大腦好比待開墾的土地,廣泛地、高品位地閱讀能夠使它成為沃土。只有在這樣的沃土上才可能長出參天的智慧之樹。”而我們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讓父母、學校和各方的努力成為成就這株參天大樹的營養和源泉。
參考文獻
[1]孫萍.課外閱讀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5,(4)
[2]田夏秋.電子書閱讀對大學生的影響,校園心理,2010,(5)
[3]楊敏文.我國省級以上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調查與分析,圖書館工作于研究,2014,(5)
作者簡介:田文珍(1969.12-),女,館員,新疆工業經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