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湖南中醫藥大學 楊曉溪 楊梅
?
高校院(系)黨組織民主生活會有關問題的思考
文/湖南中醫藥大學 楊曉溪 楊梅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全黨范圍內嚴格黨內政治生活,已成為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的重要特征。民主生活會制度是黨內的一項重要的政治生活,提高高校院(系)黨組織民主生活會的質量,對于加強院(系)黨的領導班子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針對高校院(系)黨組織民主生活會現狀,提出了一些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院(系)黨組織;民主生活會;思考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全黨范圍內嚴格黨內政治生活,已成為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的重要特征。民主生活會制度是黨內的一項重要的政治生活,是我們黨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形成的優良作風,是增強黨的生機與活力的一大法寶。提高高校院(系)黨組織民主生活會的質量,對于加強院(系)黨的領導班子思想作風建設、增強自我解決問題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針對高校院(系)黨組織民主生活會現狀,分析問題的原因,提出一些建設性意見。
目前,高校院(系)黨組織民主生活會執行情況總體是好的,但部分黨組織對民主生活會“良藥苦口利于病”的方法產生了“抗藥性”,在執行過程中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民主生活會的效果。主要體現在:
(一)定位不準確,過于隨意。形式上偏離了黨的優良傳統,等同于形式報告會、工作總結會、工作匯報會、科研業務研討會,有的只是用單純的理論學習代替民主生活會,有的甚至開成了聊天會和雜談會,缺乏嚴肅性。
(二)認識不到位,流于形式。把民主生活會當成一般任務來完成,會前準備不充分,會上發言隨心所欲、偏離主題,要么是三言兩語、內容空洞,自我剖析不深刻,浮于表面,走過場的現象多。
(三)批評不深入,避重就輕。批評與自我批評缺乏思想性,存在只談工作不談思想的現象,強調客觀原因多、主觀原因少,批評與自我批評不痛不癢,繞彎子、裝糊涂,避重就輕,有的則“高帽子”戴起,評功擺好,變成了表揚與自我表揚相結合的溢美會。
(四)整改不落實,老生常談。“查擺問題”與“整改落實”兩者結合不夠緊密,經常是說說就算了,制定的整改方案過于籠統,整改責任、目標、方法步驟不夠具體,缺乏可操作性;有的只是做紙上文章,沒有具體體現在行動上,來年民主生活會老生常談。
(一)黨性觀念淡化。受新形勢下各種思潮的影響,部分同志的黨性觀念淡化了,把黨內的政治生活看得很淡,認為談理想信念、談思想作風都是過時的;有的同志認為高校主要任務是抓好教學、科研業務工作,作為專業技術人員要把精力在放在學術上,不需要在務虛的工作上下功夫。
(二)心理負擔過重。由于面子觀、人情觀、利益觀、等級觀作祟,不能夠暢所欲言。批評自己怕丟面子,批評同級怕傷感情,批評下級怕丟選票,批評上級怕丟位子,導致會上大家你不講我,我不講你,整個院(系)黨組織一團和氣。
(三)指導監督乏力。隨著高校擴招,教師黨員和學生黨員的規模進一步擴大,按照黨員人數的要求,在院(系)中成立了基層黨委,高校黨委、組織部門過分強調了院(系)黨委的自治,因而缺乏了對院(系)黨組織有力的指導,參與度不夠,缺乏考核監督。
(一)堅持標準,規范管理。高校黨委、組織部門要強化指導,結合黨委班子成員聯系院(系)制度參與到院(系)民主生活中,增強會議的政治權威性,聽、記、講結合起來,點評有理有據;組織部門要堅持標準,規范程序,會前準備不充分的不得召開,不符合要求、敷衍了事的重新召開。院(系)黨組織要創新民主生活的方式,如征求意見要多形式、多途徑,會前的學習可以集中和自學相結合等,確保民主生活會扎扎實實、不走過場。
(二)領導垂范,消除顧慮。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任何一名黨員,不論職務高低、資歷深淺、成就大小,都必須自覺遵守黨內政治生活準則,各級黨員領導干部要率先垂范。”用好批評與自我批評這個治病防病武器,關鍵是領導要帶頭消除顧慮。領導是群眾的風向標,院(系)黨組織書記帶頭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定好會議基調。“會上功夫會下練”,推心置腹做好談心交心工作,會上才不會有心理負擔;批評要注重方式和方法,既不放棄碰撞思想,也不抓住不放、小題大作,幫助同志認識問題改正問題。
(三)突出整改,強化監督。加強民主生活會的曝光率,可邀請民主黨派成員和優秀的普通黨員列席民主生活會,對民主生活會的情況在院(系)一定范圍內進行通報,展示領導班子敢于揭短亮丑、正視自身不足的政治勇氣,將制定的具體、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告知群眾,發動群眾的力量,將問題一個個改到位,營造和諧共事氛圍。
【參考文獻】
[1]董潤蕓,王玲,由琨.高校基層學院黨內民主生活會質量提升新構想[J].才智,2010(29):294.
[2]李春香.淺談基層黨組織民主生活會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 大慶社會科學,2010,(5):68-69.
[3]董潤蕓,王玲,王洪鈞.關于提升高校基層黨組織民主生活會質量的探討[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10):41 -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