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榮(鄭州輕工業學院 河南鄭州 450002)
?
淺析運動訓練與體育教學中的互補①
閆榮
(鄭州輕工業學院河南鄭州450002)
摘 要:隨著生活水平與文化水平的總體上升,近年來,“全民運動”呈現著過熱的發展趨勢,運動訓練也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在高校的體育教學活動中,強調體育專業理論知識掌握的同時,也是更加重視運動訓練,并將體育教學的理論結合到運動訓練的實踐中去。運動訓練與體育教學存在理論上的差異,但是由于客觀現實的需要,兩者的互補關系展現地愈發明顯。因此,該文著重從運動訓練與體育教學的互補關系方面進行探究,淺談關于二者互補關系的認知。
關鍵詞:運動訓練 體育教學 理論與實踐
不論是運動訓練還是體育教學,從字眼上來看,我們都是不陌生的。簡而言之,運動訓練是實踐活動,而體育教學就是理論性更強的教學活動。它們兩者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但是在現實社會中,我們也不難發現,運動訓練與體育教學已經以一種“合作”的方式融入到了生活、學習之中。運動訓練的同時,注重體育專業知識的融合;體育教育一定要以運動訓練的實踐作為基礎。因而,我們可以積極探究運動訓練以及體育教學之間的互補關系。這不僅有利于我們更好地進行運動訓練,學習體育知識,更有利于促進二者之間的共同發展,幫助其上升到一個新的發展高度。
1.1運動訓練與體育教學中的差異
從抽象概念上來說,像馬拉松,長跑,百米沖刺,跨欄,花樣溜冰等賽事項目,是可以歸屬到運動訓練的范疇。運動員在進行運動前一般都是接受了教練的專業訓練的,該技能是可以用來競技比賽的。這是運動訓練的大層面,而從小角度來說,像人們自由組織進行的晨跑,登山等活動,也應該屬于運動訓練。體育教學則更強調理論性,屬于高等院校體育學專業的范疇。如體育課、羽毛球課、網球課等,這些與體育相關的課程的開設,都是屬于教學的大框架之中,也是發展學生的體能素質的必然要求。
從具體目標上來看,運動訓練主要是由教練負責,對運動員進行運動項目的指導分析。它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參加運動類的競賽活動,而進行的專業訓練。開篇“全民運動”是相對平民化的運動訓練,它由普通市民自行組織,自行訓練,主要目的是強身健體,放松身心,是人們的體質水平提升的需要。體育教學就有所不同,體育教學的主要指導者是高校的體育教師,它的受眾是高校的廣大學生。和其他課程的授課方式基本一樣,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對體育知識進行了解、認知甚至是研究。體育方面的學分,是國家教育部明文規定了的,體育相關課程也是高校學生的必修課之一。它對于增強體質,活躍思維,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1.2兩者間的互補關系呈現
1.2.1兩者間的聯系: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盡管運動訓練與體育教學有著本質上的區別,我們不可以將其混為一談,而是要學會用聯系和發展的眼光來看待這兩個事物。客觀、全面地進行探究,用互補的觀點將二者合并到一起,其實就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也就是說,在進行運動訓練的時候,不僅要注意競技技能,競技能力的培養,還要教會運動員用學術專業的眼光來看待運動訓練。而這種專業能力,是需要在體育教學方面才會得以實現的。畢竟,“思而不學則殆”。
在學校的體育教學當中,一方面要完成教學大綱上規定的教學目標,即理論知識的教授;另一方面也要重視培養學生的“運動能力”,加強體育運動實踐,將課本上的抽象理論放在實際運動中來得以實現,也便于學生理解枯燥概念,加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畢竟,“紙上得來終覺淺”。
運動訓練與體育教學互補,從宏觀的層面來看,是要重點研究兩者的聯系與統一,將兩者的優點放到最大化。
1.2.2運動訓練中的體育教學
運動訓練雖然是屬于競技類的大范疇,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運動員在參加運動競賽前首先就要進行技能培訓。
在運動訓練的技能培訓過程中,從體育學的專業角度講授相關內容也是十分必要的。運動訓練側重于具體的運動步驟,如果忽視了專業知識,很容易導致運動中拉傷、步驟不到位等諸多負面問題出現。
比如在馬拉松比賽中,教練僅僅追求運動員在跑步的過程中追求速度,那么很有可能運動員還沒有跑到終點就要提前“倒下了”。結合最基本的體育常識我們就知道,馬拉松打的就是一場持久戰,看誰能堅持到最后,誰就會勝利。長跑,一開始就要勻速前行,把握好節奏,有利于調整氣息,減緩運動時的壓力;然后慢慢地隨著運動員找到了平衡點后,就要開始提速;最后再進行沖刺。這個簡單的體育原理,運動員在進行運動的時候忽視了,很容易就會精力耗盡。
而那些最后在運動項目競賽中獲獎的,往往就會重視到這一點。這也是體育教學在運動訓練中的表現。發揮好運動訓練中的體育教學作用,能幫助競技運動的正常進行,也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提升競賽成績。
1.2.3體育教學中的運動訓練
高校教育現在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創新能力。那么,作為高校教育的必修課——體育教學當然也不例外。
體育老師對學生講述與體育相關的理論知識,枯燥概念的同時,更加要將重點放在激發學生的運動欲望和運動潛能上。不是為了上體育課而上體育課,最終目的是將體育課上所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體育實踐即運動當中去。
修滿體育學分,提升學生的自我品質是一方面。為了激發學生的熱情,增強學生的體質,老師們在上課時,可以推行一些運動競賽類活動。體育教學過程中的運動訓練,是必需的,便于學生充分領悟到運動的樂趣,將運動的熱情發揮到最大化,從而達到教學育人的最終目的。
運動訓練中有體育教學的理論知識,體育教學中有運動訓練的實踐應用。這就是兩者間的互補關系。運動訓練與體育教學相輔相成,是理論教學的需要,也是客觀實際的需要。這不管是從當下來看,還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都會呈現相輔相成的一個趨勢。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生活質量提升了很大空間,而“營養過剩”導致的肥胖也成為了棘手難題。為了保持良好的身材,擁有健碩的體質,不管是運動競賽還是高校的體育專業都成了“搶手貨”。特別是,近年來市場上出現了很多健身房、專業健身教練、職業運動員等,這都是看到了體育運動的發展前景。在這種大環境的推動下,探究運動訓練與體育教學中的互補關系就顯得十分重要。將運動訓練與體育教學中的聯系有機地統一起來,并且合理運用好它們之間的互補關系,能夠促進運動訓練專業化,體育教學實踐化。這也是一種雙贏的局面,對于推動整個社會的體育學發展、增強全民體質有著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劉睿昕,鞠永明.基于職業準備下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應用體系構成研究[J].才智,2016(7):47.
[2]陸世斌.對若干體育教學原則與運動訓練原則異同的研究[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2(3):180-182.
[3]金光輝.從體育教科書和專著的立論基礎看體育思想的演化[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2.
[4]文巍.對高等師范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6(2):165.
[5]陳永存.體育教學質量中教師行為指標評分結果分析[J].青少年體育,2016(3):84-86.
中圖分類號:G807.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6(a)-0018-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6.018
作者簡介:①閆榮(1988,11—),女,漢,河北邢臺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