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玉先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黑堡鄉東陽邱幼兒園,河北 保定 072450)
?
農村幼兒教師繼續教育現狀及其改善策略
薛玉先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黑堡鄉東陽邱幼兒園,河北 保定 072450)
摘要:繼續教育是教師提升自身水平的重要途徑,尤其在當前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對教師自身的能力是重大的挑戰。結合現狀來說,大部分農村幼兒教師對繼續教育的認可度較高,但由于體制問題、社會問題等,接受繼續教育的可能性較低,機會較少,由此造成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如教育理念陳舊,教學目標不明確,教育評價不完善等,很多重要的工作都流于形式,強調幼兒教育的課程體系建設,忽略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教育改革。本文結合農村幼兒教師繼續教育現狀進行研究,并提出相應地改善策略。
關鍵詞:農村幼兒教師;繼續教育;現狀觀察;改善策略
幼兒教師與其他師范生教師相比,還存在很大的差異,其教育對象是學前幼兒,在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層面,與學校教育有很大的不同。而我國在幼兒教育方面的發展并不完善,尤其對幼兒教師繼續教育方面的內容,還缺乏長效機制。《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要完善學前教育師資培養培訓體系,尤其要針對農村幼兒教育現狀進行改觀。
(一)繼續教育內容陳舊,針對性差。我國農村幼兒教師繼續教育的課程基本上是由教育行政部門確定的,在內容方面大多承襲了以往的傳統培訓科目,內容陳舊、甚至過時,難以適應幼兒教育發展的需要。當然,我國幼兒教師培訓課程中有時也會出現一些“新鮮”課程,但是,在動聽課程名稱下仍然充斥的是陳舊的教學內容,事實上是“換湯不換藥”,給幼兒教師帶來的更多是失望。
同時,我國農村幼兒教師繼續教育的內容缺乏針對性,所有參訓教師幾乎接受著同樣的培訓課程,沒有考慮到不同學科和不同水平教師的需求,甚至還帶有一定的“理想化”色彩,培訓內容和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實際嚴重脫節,更談不上用所學理論幫助幼兒教師創造性地解決教育實踐中的具體問題。長此以往,幼兒教師無法體驗到師資培訓的價值所在,極大地降低了他們的參訓積極性。
(二)繼續教育形式較多,內容單一。我國農村幼兒教師繼續教育的形式呈多樣化,包括在職、半脫產和脫產等多種培訓形式。其中,在職培訓和半脫產培訓在我國農村幼兒教師培訓中占有絕對的優勢。絕大多數農村幼兒教師對于“業余學習”這一既不影響工作又能提高自身素質的培訓形式情有獨鐘。
同時,許多教師希望在不離開工作崗位的前提下,參加各類培訓或提高自己的學歷水平,因為這樣可以做到“多方兼顧”。在我國當前的幼兒園管理體制下,這一選擇當屬情理之中;但是,從繼續教育的教學方法看,我國農村幼兒教師繼續教育大多沿襲了教師講、學員聽的傳統模式,所有參訓人員集聚一堂,聆聽著同樣的內容,而教師和學員之間的互動相對較少。
(三)繼續教育監管不足,流于形式。目前,我國對于農村幼兒教師繼續教育的監管是比較松散的,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更多地只是重視幼兒教師培訓的次數,而忽視了對于教育培訓質量的監控和反饋,致使農村幼兒教師培訓的質量無法達到規定要求。
1.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對師資培訓缺乏嚴格的把關和資格審查,個別培訓教師本身水平較低,無法很好地勝任幼兒園教師的培訓工作。
2.我國對農村幼兒教師繼續教育的管理不到位,參訓學員遲到早退現象嚴重,一些學員甚至平時根本就不來參加培訓,只有考試時才會露面。
3.在教育評價方面,我國農村幼兒教師繼續教育考試多采取開卷方式,學員們只要會“抄”便能順利過關,甚至一些培訓只要交費,便能拿到合格證書,學員都是直接沖著培訓合格證書而來的,希望拿到相應學分、學歷,以利于評職、晉級,并沒有對自身素養的提高抱有太多的想法。
(一)完善激勵機制。在學校教育體系中,由于就業體制的關系,已經相應地構建了職業規劃和激勵機制,用來提高教師參加培訓的積極性。通過培訓提升自己的水平,與教師自身的利益直接掛鉤。而在幼兒教育階段,尤其是農村的幼兒教育體系中,目前還沒有建立激勵機制及相關的體系內容,幼兒教師參訓的積極性普遍不高,大多是為了薪酬和福利。
為此,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從幼兒教育事業發展的長遠大局出發,探索并出臺一系列有關幼兒教師繼續教育的激勵性政策。在激勵方式上,可以根據現實情況,利用物質激勵、精神激勵、外在激勵、內在激勵等相結合的方式,建立分類分層的多維交叉激勵機制,堅持因人、因時和因地制宜的原則,建立按需激勵的動態激勵制度,盡可能發揮其最大的邊際效應。
(二)優化課程體系。由于幼兒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促進幼兒發展為本,幼兒教師的培訓也應秉承這一理念,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使幼兒教師在認知能力、情感水平、技能等方面都得到提高。對農村幼兒教師的培訓最好采取分層實施的辦法,并針對培訓對象的不同特點,將其分成不同的培訓單元,然后針對不同的培訓單元設置不同的培訓課程。
(三)彰顯農村特色。農村幼兒教育應立足于農村幼兒教育的實際,注重對鄉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走低投入、高產出的科學發展之路,如可以利用農村的自然資源,創設各種活動區域,讓幼兒園的環境“活”起來。這些隱性教育資源不僅可以彌補農村幼兒園辦園資金不足的問題,還可以為農村幼兒帶來無限的歡樂和情趣,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要將這些潛在的教育資源有效地利用起來,單靠教師的自我摸索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接受相應的教育指導。農村幼兒教師繼續教育應注重培養幼兒教師科學使用鄉土教材的技能,幫助他們優化育人環境,使他們能夠掌握適合農村幼兒教育的思想和方法,把一個個具有農村特色的教育資源融入到實實在在的教育活動之中,實現教學資源的開拓。
總之,農村人口數量較多且分布廣泛,幼兒教育工作開展具有一定的難度。但幼兒教育是人生教育的第一步,其質量提升有利于我國人才素質的提高,并進一步反映出于幼兒教師要與時俱進,通過繼續教育的形式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水平,克服現實中存在的困難問題,實現策略的有效改善,為幼兒教育質量的提升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潘君利.農村幼兒教師繼續教育現狀及其改善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0,09:49-53.
[2]林琳.農村幼兒教師繼續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2,01:161-162.
[3]鄭益樂.農村幼兒教師繼續教育的現狀及改善策略[J].教育探索,2012,05:106-107.
[4]郭平.我國幼兒教師繼續教育研究綜述[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11,05:38-40.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1-0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