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煉
摘 要:網絡黨建是近10來年才興起的新生事物,它是依托網絡技術和信息化手段來實現“宣傳、教育、管理、服務、監督、交流”等黨建工作目標的一種新形式、新方法。自2009年9月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議提出“推進基層黨組織工作信息化”的要求后,網絡黨建工作在國內呈現出“爆發式增長、各具地方特色和與經濟政治實力成正比”的蓬勃發展態勢,而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和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網絡黨建正逐漸從傳統黨建工作的有益補充發展成為創新黨建工作的必然趨勢。
關鍵詞:網絡黨建;黨建工作;黨建信息化
中圖分類號: D26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31-77-2
0 引言
本文著重論述廣西首府南寧市以“綠城黨旗紅”黨建信息平臺為主要載體在網絡黨建工作領域進行創新探索的歷程和亮點,對發展中所遇到的困難進行簡要分析并對未來的發展思路提出幾點個人淺見。
1 南寧市網絡黨建的亮點成效
南寧市以“綠城黨旗紅”黨建信息平臺為載體,在“黨建信息化服務群眾上水平”方面做了許多探索和實踐。截至2015年底,“綠城黨旗紅”黨建信息平臺已累計開設專題專欄30個,發布網頁信息645萬條,轉接組織關系數9332條、解答黨員在線咨詢數507條、黨員郵件數、視頻會議數97次、發送短信500多萬條,論壇博客9213篇。
1.1 為全市黨員群眾建立起網上紅色家園
1.1.1 為全市黨組織建立起網上組織陣地
依托平臺的硬件資源和網站模版,為全市1.4萬多黨組織建立了1個市級網站、24個子網站及1.4萬多個基層子網站,組成了首府南寧網上黨組織陣地。
1.1.2 為全市黨組織、黨員開通網上個人賬戶和電子服務卡
“綠城黨旗紅”黨建信息平臺為南寧市1.5萬多黨組織、25萬多名黨員設立組織個人信息賬戶和開通黨員個人電子服務卡。實現了黨員與黨組織之間的在線溝通,真正實現了黨組織和黨員的網絡化管理。
1.1.3 開設各類熱點專題
傳達和落實黨中央和上級黨委要求和精神是黨建網站最為核心的功能之一,平臺自啟動來,緊跟中央宣傳教育部署和圍繞上級黨政中心工作,進行跟蹤式報道和歸類式資料整理,先后建立開通科學發展觀、創先爭優、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城鄉清潔美麗鄉村、創建先鋒示范城等各類專題專欄,既加強了全市各黨組織之間的學習交流,也起到比學趕幫、相互借鑒的作用。
1.2 設計服務黨員、服務群眾的各項功能
1.2.1 實現黨組織關系轉接網上通
平臺開通網上組織關系接轉,市內黨員只需要通過網上申請,各級黨組織網上審批后,收到短信提醒轉接成功,黨員就可以直接前往轉入地黨組織報到。把“黨員跑”變為“網絡跑”,徹底改變了以往組織關系接轉程序多、時間長、成本高的狀況,防止“口袋”黨員的發生,大大提高黨員服務質量。
1.2.2 視頻會議實現網上開展黨組織生活
平臺的遠程會議子系統可以實現異地多人在線視頻會議,目前系統最大可支持200個黨組織同時開會。拓展了組織生活方式,實現實時互動交流,大大滿足了基層黨員群眾、特別是流動黨員的學習需求。
1.2.3 在線解答實現民意直通車
“綠城黨旗紅”黨建信息平臺開設了“部長信箱、12380監督舉報和12371黨員咨詢”等專題專欄,實現網上獻言獻策、網上監督舉報、網上業務咨詢,真正搭建起黨組織傾聽民意、組織部門與群眾溝通的便捷渠道。
2 南寧市網絡黨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2.1 群眾的信息化運用意識有待提升
受傳統黨建工作慣性的影響,南寧市黨建信息化建設工作仍局限于在黨務工作者中按傳統模式和固定的程序進行;有些部門、科室甚至認為黨建信息化對其工作是負擔,缺乏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還有部分群眾沒有形成運用信息化載體落實知情權、監督權、開展黨群工作,提高黨務工作的意識。
2.2 基層黨建信息化基礎薄弱
2.2.1 基層黨組織黨建信息化基礎薄弱
特別是農村的信息化基礎,建設的成本高、需求少,互聯網終端很大程度止步于鄉鎮,僅能覆蓋部分行政村,而且設備陳舊、信號微弱、技術落后。據統計,截至2013年6月,全市12縣區和4個開發區共有行政村1498個,其中在村委辦公場所尚未配備計算機的有634個,沒有接通網絡寬帶的有985個;共有自然村6325個,尚未配備計算機的有6265個,沒有接通網絡寬帶的有5642個。
2.2.2 缺乏黨建信息化專業人才
目前,基層黨務工作者中仍有一部分不懂得計算機技術。既熟悉黨建工作、又熟悉信息技術的專業人才更是嚴重缺乏,人才已經成為基層黨建信息化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2.2.3 缺乏黨建信息化人才培養機制
目前南寧市基層黨組織信息化工作主要依靠大學生村官和新農村建設指導員擔任,專業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工作變動頻繁、黨建信息化經費不足、缺乏培訓。
2.3 黨建信息化載體建設發展不平衡
目前還存在“重組織工作業務的宣傳,輕廣大黨員群眾的關注;重黨委關注專題的建設,輕民生需求熱點的開發;普通功能開發多,服務黨建重點領域特色少;機關黨委推廣多,基層農村社區應用少;在運維管理上通報檢查多,激勵措施少”等五大類瓶頸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的思考完善和探索改進。
3 南寧市網絡黨建下一步發展思路
經過五年多的探索實踐,以“綠城黨旗紅”黨建信息平臺的建設為載體的南寧黨建信息化工作的覆蓋面和服務范圍日益擴大。在全國上下深化改革、依法治國、從嚴治黨的大形勢下,南寧市網絡黨建工作下一步將從“宣傳推廣、基礎建設、功能拓展、管理機制”等方面繼續探索實踐。
3.1 加強對黨建信息化工作的宣傳教育與引導管理
要在各級黨委和廣大黨員中加強對黨建信息化相關知識的宣傳和教育,樹立信息化服務黨建工作的發展意識,深刻領會黨建信息化在“推動組織工作方式改革、密切黨群干群聯系、增強黨建科學化水平和加強黨的執政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意義。
3.2 全面提升南寧基層黨建信息化工作基礎
以深入實施網絡黨建深化推進工程為總抓手,加大對基層信息化硬件建設的投入,全面提升鄉鎮村屯和街道社區等基層組織黨建信息化基礎設施和環境條件,通過“配齊兵馬、發放槍炮”,形成全市上下互通的信息化管理脈絡。同時,分三年打造一批實效性強、服務面廣的黨建信息化示范點,形成黨建信息化引領科技致富、引領服務民生、引領社會管理的示范帶動局面和網格化管理模型。
3.3 創新黨建信息化服務民生和社會治理功能的開發建設
堅持以問題為導向,著眼于廣大群眾和基層黨組織兩大服務對象,改版一批特色化基層子站,整合部分黨政部門面向公眾的服務信息與職能資源,建立基礎民生信息數據庫與集成社區業務管理服務的綜合應用系統,有效實現服務型黨組織的轉化。
3.4 加強對基層群眾關切熱點與民生服務信息專題建設
以“綠城黨旗紅”黨建信息平臺為載體,在利用網絡宣傳黨建工作的同時,擴大宣傳與服務范圍,通過開設“聚集民生、我身邊的好人好事、時事與政策熱點解讀、文明風氣宣傳”等專題欄目,和研發“手機版、觸屏版移動黨建信息平臺”的方式,更多的關注于基層群眾的切身利益和實際需求,更深的涉及經濟改革和社會管理,更好地適應和加強新形勢下黨的執政能力建設。
3.5 注重信息化服務黨建重點領域工作的功能開發建設
通過創新開發和綜合運用平臺“網上組織生活超市、流動黨員服務中心、黨員(干部)網絡學院、黨員電子信息服務卡、領導干部網上民主評議、網上發展黨員”等功能,實現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關于認真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中、嚴格落實黨內組織生活制度、加強黨員教育管理和素質提高”等工作要求。加快推進首府南寧組織工作科學化水平的提升。
3.6 加強對黨建信息化的頂層設計和機構設置
一是制定南寧市黨建信息化年度發展計劃和中長期發展規劃,爭取相關政策支持,出臺一系列指導意見和建設標準,做到黨建信息化工作的規范統一、科學發展和穩步提升。二是在縣(區)級黨委部門建立對應的黨建信息化管理機構,落實2-3名專職崗位與人員。三是定期進行黨建信息化管理培訓和信息安全檢查,確保高素質人才隊伍建設。四是落實黨建信息化專項經費,包括在市財政和各縣區財政申請黨建信息化專項經費年度預算、黨建信息化運維管理經費年度預算、黨建信息化推廣激勵經費等。
參 考 文 獻
[1] 中共南寧市委組織部.綠城黨旗紅黨建信息平臺用戶手冊[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