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夢欣(山東大學,山東 威海 264209)
?
關注醫患關系,構建和諧社會
——從體制、倫理角度對A地區醫患問題進行分析
任夢欣
(山東大學,山東 威海264209)
摘要:近年來,醫患關系一直都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潮流的推動下,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也是社會各方的共同夙愿。可是醫患糾紛卻時有出現,如今非但沒有改善,反而愈演愈烈。本文通過調查當今社會中日益緊張的醫患關系現狀,探究其本質,對家鄉地區醫患關系進行了一個正確的梳理及調查研究,從而為改善醫患關系而提出相應對策,為構建幸福安徽盡一份自己的綿薄之力。
關鍵詞:醫患關系;和諧;醫療體制;倫理與制度;對策
(一)醫患關系現狀。和諧的醫患關系是發展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醫患關系也是社會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醫療實踐活動中最基本的人際關系,它不僅影響醫院的長期持續發展,也對人民群眾的自身素質以及社會公德產生了深遠影響,在一定程度也會上影響整個社會的穩定與進步。日前,我國醫患關系正處于日益緊張的狀態下,并導致了一些極端的情況層出不窮,已成為社會熱點問題。醫患矛盾逐漸成為制約醫療服務質量提高的瓶頸。
一個醫生帶刀上班、患者藏錄音筆看病的國家,也許是世界上醫患沖突最頻繁、最激烈的國家之一。醫患間不僅僅是不信任,更是相互侵害,甚至生死相搏、劍拔弩張……近一段時間,全國各地發生了多起傷醫案件,有些性質還相當惡劣。這些案件不僅侵犯了醫護人員的人格尊嚴,而且給醫護工作者的人身安全帶來了極大的危險,嚴重干擾了醫院的正常秩序和醫生的工作環境。
那么,在當代社會,醫患關系是如何告別脈脈溫情,走向殘酷博弈的?醫患問題的出現,僅僅是醫療領域的問題嗎?在我看來,醫與患并非直接沖突和對立,而是合作方和共同體。和則兩利,傷則兩敗。
(二)導致醫患問題的多方原因。
1.體制制度原因。醫患關系緊張的直接原因并不是因為人的問題,體制之弊才是罪魁禍首,也就是說,其根源還是在于醫療制度。然而醫療體制改革又如蝸牛爬行,遙遙無期……
A市人民醫院前幾年曾接受過三甲醫院的評審,而聽醫院相關人士說,科主任是被檢查的重點人群。因為這種評審關乎醫院的榮譽,不能不重視。但是在我看來,把醫院分為三六九等是導致大醫院人滿為患的根源之一,也會加重我國醫療資源的不平衡。這種情形不改變,看病難的問題又如何才能解決呢?再者,在美國,也沒有進行過醫院的級別評審。衡量醫院的好壞一是同行評議,二是市場。一個醫院如果醫療質量高,醫療服務好,病人滿意度高,那么也沒有必要關心這個醫院是什么甲什么特的醫院,病人也自然往好醫院跑。所以,這種體制問題帶來了很大問題。
并且醫患糾紛的處理方式單一,缺乏依法公正、高效有序的處置手段。現主要依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所規定的三種方式:醫患雙方自行協商、行政調解、民事訴訟。自行協商解決醫患糾紛有其天然局限性和弊端,由于責任難認定、信息不對稱,加上患方心情、情緒原因與醫方關系緊張,在沒有第三方介入的情況下,容易激化矛盾,很難做到雙方認可和滿意。醫患雙方自行協商,也為個別醫療機構用金錢掩蓋責任提供了“合法”的通道,從本質上加深了醫患糾紛處理的失序狀態;行政調解由于介入調解的衛生行政部門與醫院之間具有隸屬關系,易使患方產生不公之嫌;與前兩者相比,民事訴訟本是依法解決醫患糾紛最規范的途徑,但訴訟費時、費力、費財,甚至可能久拖不決或在判決后難以執行,在現實中極少應用。
2.倫理道德原因。2016年2月10日,本人曾采訪一名正在A市人民醫院注射室輸液的患者張先生,了解了病人眼中的醫患關系。其中有一點使我印象深刻:醫生把自己的位置放得過高,趾高氣揚,而患者覺得自己花了錢,應該得到良好的醫療衛生服務,這樣的觀念就導致一點小問題就會引發出大矛盾。有些醫療糾紛與個別醫生在患者面前貶低別人抬高自己有關。
并且,部分醫務人員專業技能水平不夠精良,敬業精神和責任心有待提高,診療草率、操作粗心、查對疏忽等現象依然存在,以致漏診、誤診、誤治的發生。
1.醫方:內樹思想,外樹業務。醫生這一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他們肩負著巨大的責任,醫生的一點點小錯誤,都很可能會改變一個人一生的命運,很可能會對一個家庭的幸福造成巨大影響。因此,希望醫生們始終能用一種高度負責的態度對待病人,給予患者足夠的人文關懷。一絲微笑能夠贏得一份關愛,關愛患者生命,奉獻溫馨真情,文明行醫。優化現行的醫學教育模式,提高醫療工作者的專業水平與道德修養。作為一名醫生,只有具備合格的醫療技能,才可以順利完成臨床診療工作,避免誤診,避免醫療事故的發生,從而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2.醫療改革:醫療改革當務之急、最迫切需要解決的是盡快把腐敗從醫院醫療中清楚出去,重整醫院救死扶傷的職業道德風尚,以此來提高醫院的信用度, 提高醫院全體醫生的素質,改進醫生的醫療技術水平,并且醫院對于醫療事故需要實事求是并勇于擔當,那么醫患糾紛率就會降低,最后雙贏互利。公立醫院廉潔風險防控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表面上看,患者一方送“紅包”有著對醫生不信任的成分,然而,就其本質而言,則是醫療醫院資源供應不足的必然結果。患者在就醫過程中依賴的是醫生而非醫療體制。因此,要提升醫院的廉潔水平,應該致力于更深入的醫療體制改革。只有完善整個醫療制度,如加大國家的財政投入,優化醫生的準入機制,降低患者的看病費用,減少看病難和看病貴的現象,才能從根源治理醫患糾紛。
3.法律: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依法治國”讓我們有所期待將來醫患關系的和諧發展。健全醫療事故處理機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當醫患雙方發生糾紛和沖突的時候,要有法可依,要有具有公信力的醫療事故鑒定機構。患者相信法律,依靠法律武器合理解決糾紛問題,就可以避免許多暴力沖突與人員傷亡,才會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與平安。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如果法律最終成為了唯一的解決方法,那么醫患關系走向先進的道路必定會更加艱難!因為,法律是最低的道德,道德是最高的法律!但愿醫患關系從法治日益完善的那時開始,醫患雙方能上升的不僅僅是意識,而是新的開始。
4.媒體:緩解醫患關系需要醫生與患者共同努力,同時也需要媒體公正全面的報道。當新聞記者接到群眾的投訴趕到醫院時,不能只聽一面之詞,要從多方了解,采訪患者本人或者家屬,并查看具體的診療記錄。同時要以“溝通”與“求證”的態度,沉著冷靜地采訪院方人員。并且報道時要注意用詞準確,千萬不可以為了追求轟動效應而夸大其詞。最后要盡可能全面調查和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新聞報道和撰稿,避免放大單個極端案例。
5.作品:醫患題材作品近些年來愈發增多,提升了醫患問題的關注度,加深人們的對醫患關系的思考,這也是糾紛問題解決的重要步驟。如《青年醫生》這一部電視劇,它理想化地表達了醫患關系,以小故事挖掘人間大愛,力求帶來溫暖和反思。
中圖分類號:R19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6-0278-01
作者簡介:任夢欣(1996—),女,漢,安徽省A市,學生,本科,山東大學(威海),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