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民
摘 要:在新課改的環境下,對語文教學也有了新的要求。新課程明確規定語文教學要不斷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要不斷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教學效率,這就必須開展情景教學。本文根據情景教學的意義進行分析,探討了如何有效開展情境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情境教學
新課改的不斷發展,推動著教學的不斷進步。為了滿足社會的需求,就不得不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如果依舊按照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的積極性,教學效果也不容樂觀。情境教學能夠根據小學生的認知情況,構建一個和諧語文學習氛圍,使教學能在良好的教學環境中有效開展,不斷激發學生思維,讓學生在短時間內融入學習環境,讓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內學習到更多的語文知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該多多開展情境教學。
一、小學語文新課程改革中應用情境教學模式的意義
1.加強師生間的交流互動,調動學生積極性
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例如,教學《一個村莊的故事》時,教師先讓學生進行預習,然后,讓學生按照文章任務分角色扮演,對哥哥角色觀念進行透徹分析,進而引發對一次性筷子的思考。在角色扮演中,學生很容易被帶入到課文中,這樣在教師講解的時候,學生和老師便可以進行互動交流,學生也可以提高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這種情境教學模式可以將老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巧妙地結合在一起。
2.以記憶、理解的方法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運用情境教學,能夠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綜合能力,學生能夠從閱讀文本中深刻理解文章,能夠將課文知識存入自己的腦海。學生頭腦里裝的東西多了,學習語文也越來越容易了,就可以充分調動學習語文的熱情了。
3.以情境教學來提高學生素質
以情境教學來提高語文教學的層次,是新課程的終極目標。在語文教學中開展情境教學主要是為了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質。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情境教學充分發掘學生的語文潛能,也可以使小學生的特長充分展現出來,對提高學生的素質都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二、新課標下開展語文情境教學的策略
1.加強與生活的聯系,實現情境的再現
在語文教學中,將課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課堂上為學生設計一些情境再現的場景,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這些課堂小活動,巧妙地將學習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在幫助學生對知識理解的同時,也增強了學生對社會的適應能力。在進行這些小活動的時候,可以豐富教學內容和設計各種有趣的活動,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也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模擬生活中場景的時候,可以用所學知識對觀察到的現象和事物進行合理的解釋,促進學生對知識的鞏固和在生活中的靈活運用,從而激發學生對語文的真正熱愛。例如,教學《珍珠鳥》時,可以先讓學生找出文中對珍珠鳥細節描寫的內容,然后進行講解,讓學生聯想生活中見到的鳥的特征和鳴叫,幫助學生對內容進行整理和理解,把課本學到的一些描寫手法和用詞的恰到好處加以總結,在生活中多注意觀察,提升學生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把語文知識融入實際生活,方便學生對內容的理解、知識點的總結,并靈活地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讓學生領悟到語文學習的重要性和趣味性,大大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語文。
三、運用語言,創設情境
小學生對語文的學習,教師的教學任務和教學中對語言的運用占有一定的比重。而語言的運用能夠鼓勵學生開口講,從而促進師生間的交流和課堂氣氛的活躍;能夠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使學生思維能力得到提高。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老師應該豐富教學內容,營造良好的語言氛圍,模擬一些身臨其境的情境對話,給學生創造一個鍛煉口才的機會。課堂上,老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設計對學生進行分組學習討論,并經常組織開展這種語言類的活動。課外活動中,也可以為學生創造語言環境。(1)在校內提倡普通話交流和用語,選定某一節課組織學生進行演講比賽。(2)鼓勵學生寫日記或者讀后感,在班級設置讀書角,閱讀校園報刊、名著等,并寫讀后感。(3)對于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鼓勵學生進行校園報刊和雜志報刊的撰寫、投稿,加強了對學生實際語言交流中的技巧指導,同時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新課改背景下,為了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效率,就必須開展情境教學。在開展情境教學的時候,一定要從實際生活出發,進行情境再現。要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激發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有效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李清亮.淺析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情境教學[J].青春歲月,2011(20).
[2]黃利智.小學語文教學情境設計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