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亮
摘 要:小學美術在新時代的課程改革下也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它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讓小學生在課上瞎涂瞎畫,而是要尋找出適應新時代發展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而且在教師日常授課的過程中也要重視學生的表現,不能忽視學生在整個課堂中的作用,要積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樹立創新自信心,這樣才能使小學美術教學變得光彩照人。所以,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顯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關鍵詞:創新思維;小學美術;培養
一、創新思維發展的研究和探討
1.創新思維在生活中很常見,但是就小學生而言,他們對創新思維不夠了解,也不知道什么是創新思維,所以,不能一味地按照老師的方式去授課,要尊重孩子的思想,盡量去培養孩子的創新思維。在實踐中,除了擅長發現問題,思考并解決問題以外,更主要的是讓孩子能夠在認識到問題的同時還可以對問題有自己的理解,然后用創新思維去解決問題。
2.在一般的小學美術教學課上,學生只是跟著老師的教學節奏走,沒有自己的見解,當然也不能對課本內容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就更談不上創新思維了。而教師就應該認識到被授課學生的主體性,讓他們有自主獨立思考的自由和空間,這樣既能讓學生對自己的思維更加自信,又能在無意中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創新思維能使學生更順暢地處理對他們來說的來源于不同方面的難題,能更深層地掌握常識,并能把這些常識廣泛地遷移到學習新常識的過程中,使學習活動更輕松、更順暢。而且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真正關鍵的部分不是教師的教學方法,而是如何讓學生敢于用自己的思考方式去思考,將自己的思維和自身創造力聯系到一起。
二、在實踐中剖析創新性思維的發展
1.創新思維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作用非常大,因為本身小學美術就是一門輕松愉悅的課程,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如何思考才是整個課堂最重要的部分。對于廣大小學生來說,人人都有發明創造的能力,但是能力的強弱和深度又不一樣。而關鍵僅僅在于如何開發培養。著名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把一個跳蚤放在一個瓶子里,給它罩上一快通明的玻璃板,第一次跳的時候就撞回來了,再次跳的時候又撞回來了。這樣來回的跳來跳去構成了條件反射,當人們再把玻璃板拿開時,大家發現了一個古怪的現象,這個跳蚤再也跳不出這個瓶子了。所以,在教育孩子時,千萬不要限制了孩子的能力,不要抹殺了孩子對新事物的天然認知。所以,在實踐授課的過程中,不能一味地堅持一種創新思維,每個人的思考方式不同,所以產生出來的創新思維的種類也大不相同,老師應該尊重每個學生的思維,給予他們自由思考的機會。
2.創新思維的組成與發展,是由很多元素構成的。其中就包括創新的技術和方法。就小學期間的美術教育而言,要培養學生經過參加學習活動,而逐步構成一種日常生活中與學習中喜歡質疑、樂于探求、盡力求知的思維傾向。還應培養其發現疑問、提出疑問和處理疑問的創造能力,依靠自己的努力分析遇到的問題,然后得出結論,讓他們自己表述自己的創新思維。
三、對于創新情感和創新品格的認識和研究
創新的情感教育也不能忽視。但是創新情感和創新品格是創新教育中最難以理解的一部分。由于情感和品格不會明顯表露在日常生活中,所以就要求教師在日常授課中慢慢發現小學生的這種情感和品格,并對他們的情感和品格加以正確有效的引導,使創新情感和創新品格為培養創新思維服務。而對于創新品格的樹立,也是教師在授課時要注意的重要內容,孩子的品格直接決定著孩子的行為和思維,所以,要根據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創新品格。
創新情感融會在藝術活動的全過程中,雖然情感并非藝術所要達到的最終目的,但是創新性情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另一方面,就美術的實質而言,大家通常以社會、認知、歷史、審美及其在社會構造中的位置等方面加以修飾,如果可以歸納提煉,就會發現一個現象,歸根結底來說,其實就是創新情感和創新品格。從小學美術教育在全部體系中的位置和效果看,它的根底性和非專業性決定了小學美術為審美教育。在小學美術教育中所培養的審美、認知情感作為一種主要的教學內容,有利于小學生培養自己的創新情感和創新品格。
總之,小學美術教育雖然沒有特別專業的美術知識,但是在授課方面確實受到小學生年齡小、認知能力差等方面的制約和影響,因此,引導小學生培養創新思維就相對更難。培育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才能,應該把興趣當做橋梁,培育學生的創新能力要突破定勢,鼓舞學生用發散思想的方式去思考。在美術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發明才能,擴大知識面,為學生提供厚重的知識儲藏,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培育學生的創新自信心,讓他們在對小學美術知識的基本認知下培養起自己對美術這門學科的愛好。只有對美術感興趣,才能使自身的思維向創造性思維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慧佳.小學美術教學創新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上),2012(1).
[2]劉漫麗.小學美術教育要重視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考試周刊,20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