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星奇
【摘要】小學階段的語文知識以基礎知識為主,其中涉及到的一般是字、詞、句以及簡單的文章寫作。因此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時候并不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只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記憶。但是初中的語文知識內容繁多,并且難度較小學語文的難度更大,因此很多學生在進入初一后很難適應語文的課堂學習,導致初一語文的教學活動難以正常開展。本文將根據初一語文教學的實際情況,對如何做好初一語文與小學語文的銜接與過渡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一語文 小學語文 銜接與過度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053-02
初一對于學生而言是又一個學習的起點,其在初一的學習將直接影響其整個初中階段的學習,甚至會對其高中階段的學習造成影響。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生逐漸進入青春期,其在身體和心理上都會出現相應的變化,并且這些變化會對其學習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對初一的學生進行較好的引導顯得十分重要,只有這樣才能讓其在今后的學習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其學習成績的提升。
一、初一語文與小學語文銜接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基礎知識較差
小學階段的語文知識相對簡單,很多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知識點進行強化記憶,這樣就能在考試中取得很好的成績。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較為淺顯,并沒有全面認識到知識點的內涵,導致其語文基礎知識薄弱。而在進入初一的時候,學生的基礎知識不足將會對其正常學習造成嚴重影響,因為初一的語文知識中有很多都需要建立在深入理解小學語文知識的基礎上。
(二)學習任務明顯增加
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任務較少,并且因為小學階段的科目較少,因此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時候有足夠的時間,在不能及時理解知識點的情況下也能通過反復記憶加深對知識的印象。但是在學生進入初一的時候,學習的科目增加,語文學習內容也明顯增加。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經常不能按時完成對相關知識點的學習,導致其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需要彌補的知識越來越多。
(三)不良心理
學生在進入初中后,其會出現多種不良心理,而這些不良心理就會對其正常學習造成嚴重影響。其中因學習競爭激烈、學習壓力大、教師要求高等很容易導致其自信心受到打擊。加上其每天的課程數量較多,很容易導致其對學習產生厭煩心理,導致其不愿意積極開展學習。另外,學生在進入初中的時候也進入自己的青春期,這一時期的學生很容易出現叛逆心理,導致其在日常學習中反抗父母的約束,并不愿意聽從教師的安排,也對學習造成一定影響。
二、初一語文與小學語文的銜接
(一)針對基礎知識差的問題
在學生進入初中的時候,語文教師可以適當為學生補充一些語文知識,先對學生的基礎進行補充和完善。其中可以為學生制定語法學習方案,在開始初中語文大綱教學前,對學生進行語法知識的訓練,并且針對初中語文中的文言文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在學生初一第一學期建立良好的語文基礎后,其在整個初中之后的學習中將會更加輕松。
(二)針對學業繁重的問題
在學生由小學進入初中后,其學習的科目數量會突然猛增,眾多的學習科目讓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很難找到課余時間來復習相關知識。而初中語文本身的學習內容也明顯增加,其中尤其是增加了文言文,這對學生而言將會需要很多時間去熟悉了解。針對這種情況,語文教師在學生進入初中后要首先對整個初中語文知識的結構進行總結,讓學生對其有大致的了解,并促使學生在整個初中階段合理安排語文學習的目標,幫助學生有條理有計劃的開展語文知識的學習。
(三)針對不良心理問題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在身心快速成長的過程中,其在從小學進入初中后將會出現很大的變化。為了避免學生進入初中后產生不良心理對語文的學習造成影響,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其中在開展課堂教學的時候要多給予學生一些關心,讓學生能夠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同時,在課余時間應該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其日常學習中存在的困難并盡量幫助其解決。同時要在生活中多給予學生一些關懷,幫助其正確認識自己在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從而避免其受到不良情緒的影響。
三、結語
學生在由小學進入初一的時候,其需要一段時間適應初中生活的節奏,在不能適應初中生活的節奏時,會導致其學生和生活都受到很大的影響,對其正常成長極為不利。尤其是小學語文的學習任務少,并且內容簡單,學生進入初中后很難適應語文學習內容繁多的節奏,導致初一語文教學難以正常開展。因此教師在開展初一語文教學的時候需要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引導,促使學生更好的開展語文學習。
參考文獻:
[1]張曉春.小學六年級面向初中一年級語文教學銜接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
[2]朱靖祥.淺談初一語文與小學語文教學的銜接[J].成功(教育),2011,21:120.
[3]唐瓊玨.初一語文與小學語文教學的銜接[J].新課程(中),2016,03: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