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美
【摘要】引導學生修改作文是提高孩子作文水平的試金石。結合新課標,我提出引導學生修改作文的方法。首先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培養興趣是基礎;其次是根據小學生的心理成長特點分層次引導學生修改,循序漸進;再次是將修改作文教學與日常課堂教學有機融合,區分類型,加以指導,從而培養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關鍵詞】修改 興趣 模仿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075-02
傳統的作文評價方式是“學生寫,老師改”,但是在教學中,我們往往發現這樣批改作文的方式學生進步空間極小,收效甚微,且容易讓學生產生惰性,應付了事。久而久之,寫文章就成了“擠牛奶”無話可說,百度搜索,東拼西湊,抄襲之風日盛。
基于此問題,引導學生修改作文的新的評價方式便應運而生。新的課程標準也提出學生要學會賞評習作,其實,早在古代,古人便提出“語不驚人死不休”,恢宏巨著《紅樓夢》更是經過無數次的增、刪、改才問世的。因此,作文修改之重要可見一斑。
在修改作文教學的實踐中,老師發現大部分學生修改作文都只流于形式,因為沒有行之有效的辦法且缺乏修改的興趣,所以大部分孩子只會修改簡單的錯別字、用詞不當,而對于文章內容是否符合中心,如何將文章改得生動有趣、詞匯豐富、語言優美卻是一頭霧水,無從下手。那么,引導學生修改作文行知有效的方法到底是什么?在此,我將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談談自己看法。
一、培養興趣,增強修改作文的自信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著名心理學家奧蘇泊爾也認為興趣是行動的內驅力。的確,興趣會將外在的被動轉化為內在的主動并驅使其積極地去完成,因此,要讓學生修改作文首先得讓學生對其感興趣,培養其修改作文的自信心。
(一)運用鼓勵機制,激發其興趣
大部分小學生的學習都是為了得到大人的表揚。因此,適當適時地鼓勵能對提高修改作文興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修改作文后,老師可以在全班同學面前展示出新修改的文章,并在遣詞造句、修辭運用、描寫具體等方面提出其優點,在鼓勵評價的基礎上,將其作品展示于學習園地供全班同學欣賞,被展示作品的學生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修改作文的積極性大大提高,作文水平的提高便指日可待。
(二)采用小組合作,活躍氣氛
小學生處于探索階段,好動是他們的天性,讓他們40分鐘都坐在位置上修改作文未免顯得單調乏味。而小組合作卻能彌補缺失,它不僅能讓學生能夠與他人交流討論,各抒己見,活躍自己的思維,避免學生單獨修改作文時因無聊而走神,最后一事無成,而且能夠讓學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形成幫扶體系。比如作文《我的同桌》較好的孩子便可以對作文只會修改錯別字的孩子在外貌描寫、抓住人物特點、事例描寫具體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指導性意見,一人提一點看法,積少成多,小組合作修改后的文章肯定進步較大。
二、循序漸進,奠定基礎
對于剛接觸作文及作文修改的孩子來說,循序漸進,打好基礎是十分必要的。教師應該從最基本的字詞、修改符號開始,逐步培養孩子的作文修改能力。
正如,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一種的習作:“寫一寫自己的課余生活。也可以寫課余參加的活動,可以寫課余發生的有趣的事情等。”三年級,孩子剛接觸習作,修改文章時,只要求把一些明顯的錯誤修改出來就可以了,如錯別字、錯詞、使用不當的標點。而進入高年級,對作文的修改要求則更高些。當孩子掌握了基本的修改方法之后,就可以引導孩子關注作文整體,包括布局、立意等,并進行旁批、總評,并借此表達自己對文章的看法。當然,進入這個階段之前,孩子應該對作文修改已經得心應手,并有較高的寫作水平。
三、將修改作文與日常課堂教學有機融合
修改作文指導若只在一周一節的作文課上完成未免顯得杯水車薪,它需要的是日常地學習中不斷地積累,厚積而薄發。老師在課堂上可以引導字詞運用等方面的修改,如老師提問“你覺得一年里,哪個地方哪個季節最美”,一學生回答“西湖的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地方”這時候老師便可以在教學中融合作文修改的指導,讓學生來說說這個病句應該怎么改?課堂上的適當練習,便會讓學生形成修改的習慣且為作文修改打下良好的基礎。
課堂修改作文的指導不是僅僅限制于錯別字、病句方面,也可以是段落中添加修辭手法、具體動作描寫等方面,如在教學《桂林山水》這一課時,老師便可以適時地指導學生簡單地寫一段《家鄉的山》或者《家鄉的水》并讓學生加以修改,有了本課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的學習,部分不會運用修辭手法的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便能運用上修辭手法,將家鄉的山水寫得形象生動,將山水與眾不同的美呈現在自己的習作中。
四、區分類型,制定修改要求
作文的類型不同,在作文修改上的側重點當然也不同。而孩子并未能明確這一點,當老師指導完如何修改寫景作文后,孩子在文章中可能盡量往是否按一定順序來描寫景物,是否運用上修辭手法來讓文章生動有趣等方面進行修改,這固然是沒錯的,但是同樣的方法用在寫人寫事作文上則顯得辭藻堆砌、無病呻吟,因為這類文章關注更多的是事例是否富有真情實感,語言、動作等描寫是否具體,而無需華麗辭藻的堆疊。
正如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習作:“寫觀察日記”。孩子在進行作文修改時,要特別關注到日記的格式是否正確。在進行簡單的評價時,就要關注這篇日記是否根據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寫作等等。因此,不同類型的作文,決定了作文修改的方向。不根據實際情況盲目修改,會導致文章中心不明,甚至出現越修改越離譜的情況。因此,修改作文切勿一概而論。
總之,作文可以說是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而作文修改又是提高孩子作文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教師要在實踐的基礎上大力加強作文修改教學,努力提高孩子的作文修改水平和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2]《教育心理學考試大綱》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3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