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勝利
【摘要】反思就是有了一定學習體驗后反過頭來思考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得失。這樣可以發現自己學習中的優點和不足,從而實現取長補短,彌補知識漏洞的目的。傳統的小學數學基本都是機械地按教學大綱來走流程,往往忽略了引導學生反思,因此,我借本文聯系教學實踐對怎樣培養小學生反思能力進行幾點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 啟發反思 小組互動 數量關系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120-01
反思就是回顧知識,經過思考彌補知識漏洞。其本質是經過學習和體驗后結合對知識的再認識來反思自己的不足,從而取長補短。課堂教學離不開反思,如果沒有反思,許多知識點可能都是一知半解,無法達到實際運用的程度。《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在義務教育階段,要培養學生養成回顧自己思考過程的習慣,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能夠初步學會分析自己思維過程中的得與失,形成初步的反思意識。可見,反思是小學數學教學不可忽視的一環。特別是到中高年級,應用題是數學教學的重難點,許多學生不知所措,實質就是他們對知識概念以及數量關系推理沒掌握好,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以合適的方法來引導學生反思。鑒于此,這里我結合多年的小學數學教學經驗,說一下我的數學課堂反思啟發策略。
一、小組互動中互相啟發
構建主義認為,學習的過程不是死記硬背理論的過程,而是通過體驗和思考完善認知的過程。古人曰:三人行必有吾師也。只有一個人的體驗往往是狹隘的,有時候很難發現自己的錯誤,所以說完善知識和理解還需要通過多元互動,這樣才能相互啟發,才能學習他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因此,筆者認為培養小學生相互啟發反思的能力,我們在遇到典型問題時可以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搭配成五人左右的學習小組,圍繞共同的學習任務進行分工合作學習。
比如許多同學們對于“面積”的概念認識不清,雖然他們學了知識點后記住了它的概念和算法,但是不知道在什么情況下用,也不知道如何運用。這種情況,我們就可以組織同學們進行通過合作學習讓孩子們共同探索、相互啟發。問題如下:1.一頁方格紙,有10行,每行有9個格子,畫一畫,數一數一共有多少格子?2.一塊地有10行樹,每行有9棵,一共多少棵呢?也畫示意圖數一數。3.面積的意義是什么?這三個問題不難,但是都是在啟發孩子們反思面積達到概念,從而通過實踐、思考對面積的概念上升到實踐運用的高度。實際操作中,肯定會有同學理解偏差,其他成員就可以啟發他從新認知和反思,從而對面積意義及其實踐運用有了全面的理解,并進一步升華成實踐能力。
二、相思知識對比啟發
小學是數學學習的初期,概念性的內容并不多,但是由于孩子們往往以形象理解為主,這就造成很多字面相似的概念容易產生混淆,如不及時引導反思久而久之問題越積越多就會淪為差生。具體教學中,我們可以結合小學生以形象認知為主的規律,將相似的概念進行對比來啟發孩子們認清概念。
例如,我就常用腦筋急轉彎式的提問來啟發孩子們進行對比反思:一斤鐵重還是一斤棉花重。許多學生聽到問題就不假思索地說“鐵重”,這他們就上當了,在我們的啟發下他們就會認識到對比錯了概念,同樣是一斤,應該是一樣重。這樣的問題具有很強的警示和啟發性,便于啟發孩子們進行深入思考通過鮮明的對比來完成對數學知識的深刻認知。
再如,很多同學在做應用題的時候往往分不清比例和具體分數值,我們也可以通過對比來引導反思:1.一袋米10公斤,賣了■還剩多少公斤?2.一袋米10公斤,賣了■公斤還剩多少公斤?分不清的同學,看到這樣的對比就會發蒙,然后我們提示他們認識到分數后面帶單位的是具體的數值,不帶單位的就是比例關系,他們就一目了然了。數學中很多容易混淆的知識點,我們都可以總結、對比進行反思認知,這樣才能完善知識漏洞,讓同學們以靈活的方式完成知識到能力的遷移。
三、反思典型問題掌握解題方法
應用題是中高年級小學生的重難點,許多同學們對應用題不知如何下手,實際是他們沒掌握分析應用題中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間的邏輯關系。所以教學過程中我們一定要結合典型例題做模型指導孩子們通過分析和反思,掌握數量關系的動態變化,進而解決實際問題。
比如:一家網店商品原價是100元,雙十一搞促銷單價下降10%,節日結束后又提價10%,那么現在的價格和最初的價格一樣嗎?這就是典型的動態比較對象應用題,其中的降價和提價的10%對應的對象不一樣。促銷時降價10%針對的是原價100元而言,而后來提價是針對降價后的90元而言的,這樣一解釋同學們的思路就明確了,以后遇到這類問題就知道怎么解決了。
本文是筆者聯系多年的教學實踐對怎樣培養小學生數學反思能力的幾點見解。總的來說,反思是一種重要的學習能力,它能讓學生取長補短,完善知識漏洞。這就要求我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一定要結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有針對性地設置啟發性的教學方案,讓孩子們通過體驗、互動和反思,完成知識到能力的轉化和遷移。
參考文獻:
[1]陳清;課改理念下小學數學課堂反思策略[J];《江西教育》, 2015(7):76-76
[2]管小冬;增強反思意識 提升學習品質[J]; 《小學數學教育》 2015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