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
中圖分類號:D6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9-000-01
摘 要 思想政治工作說到底是做人的工作,人們的思想活動具有明顯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思想政治工作通過一定的手段,來轉變人們獨立、選擇、多變、差異性思想,引導人們的行為,去實現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項奮斗目標,必須增強創新意識。
關鍵詞 思想政治 工作創新 方法教育等
豐富教育內容。與時俱進豐富教育內容是思想政治工作增強創新意識的客觀要求,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發揮教育人、引導人、鼓舞人、鞭策人作用的必然需要。當前,要按照黨的十八大精神要求,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育、引導、鼓舞、鞭策廣大黨員干部。使廣大黨員、干部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科學發展觀的忠實執行者、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自覺實現者、社會和諧的積極促進者。
創新教育方法。黨的十八大指出,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加強改進教育方法,一要變空洞式灌輸法為比喻式說動法。你說我聽,言之無物,空洞抽象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受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印象深刻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支持和擁護,才能取得教育的時效性。如毛澤東把姜子牙的“打神鞭”具體比喻為統一戰線,“翻天印”形象比喻為游擊戰爭,“杏黃旗”比喻為革命團結。“三大法寶”的形象比喻在全黨廣為傳播,并武裝了全黨的思想。二要變談話法為溝通法。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重要原則。溝通是實現這一原則,增強思想政治工作感染力、凝聚力、滲透力的有效途徑。尊重人是實現溝通的前提,尋求 “共同語言”是實現溝通的關鍵,增進“情感互融”推動工作開展是溝通的落腳點,也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三要變單一法為綜合法。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就事論事的單一思想教育,而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與綜合治理、行政監督、法律法規、考核機制等多種手段結合起來,形成整體實力的綜合教育。
激活教育載體。做思想政治工作離不開各種教育載體,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激活電視、報紙等教育載體,發揮載體功能,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覆蓋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影響力、感召力、凝聚力。通過電視媒體,將機關、企業、學校、社區、農村舉辦的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宣傳出去,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通過電視、報紙、互聯網等媒體將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身邊先進典型宣傳出去,激發人民群眾學習典型、崇尚典型,以典型為榜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干勁和熱情。通過櫥窗將黨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以及各種配套圖片展示出去,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成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