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慶
【摘 要】在學校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是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步驟。教育的目的是培養能獨立思考的、尊重社會公德的勞動者。德育過程只有做到知、情、行的統一才能收到預期的德育效果。
【關鍵詞】德育教育;教育說服;情感陶冶;實踐鍛煉;榜樣
在學校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是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步驟。班主任應該充分意識到這一問題,在平時的班級管理與班級教育工作中始終融入德育教育,將德育教育工作常抓不懈。
教育的目的是培養能獨立思考的、尊重社會公德的勞動者。德育過程作為一個動態系統來考察,是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是教育者用社會所要求的品德規范影響受教育者,啟發他們自覺接受教育,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過程。德育過程只有做到知、情、行的統一才能收到預期的德育效果。知、情、行是彼此聯系,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相互轉化的。
一般地說,“知”的培養是基礎;“行”的實現是關鍵和標志;“情”起中介和“催化劑”的作用。因此,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必須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之以恒”,促進四要素統一和諧地發展。經過多年班主任工作實踐我總結出一點德育工作經驗,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進行教育說服
教育說服是通過“曉之以理”啟發和引導學生自覺地接受社會道德行為準則,改正錯誤的道德觀念,從而指導道德行為的一種教育方法。現代心理學認為“教師曉喻的道理和提出的要求,只有在學生心悅誠服時才能轉化為學生的道德要求,進而產生道德動機推動道德行為 ”。因此,如果學生對教師講的道理不能理解和接受,壓制和強迫不但不能取得預期的教育結果,還會產生負效應。因此教育說服法就更顯得必要和重要。教育說服法很多,如主題班會、思想品德課、座談會等。
二、加強學生的情感陶冶
積極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構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因此,創設富有強烈情感色彩的教育情景,使學生在特設的道德情景中受到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熏陶,從而陶冶情操、修養品德,既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又是品德培養的有效方法。
中學生的道德認識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學校和班級的環境中形成的。因此,校風和班風是一個特定而典型的道德環境,對學生是一種異常活躍的教育因素,它對學生的思想意識、道德情操、行為習慣等,多會產生直接而巨大的影響。所以,對于一個中學班主任來說,能否經過努力引導學生共同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班風,關系到能否為學生品德的培養創造一個健康的道德環境。我在建設班風的實踐中越來越感覺到優良的班風可以使整個班級形成一種強烈而感人的氣氛,優良的班風能充分地發揮情景教育的功效,對學生產生巨大而無形的“滲透性”影響,使學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它的熏陶、感染和同化,引起情感的共鳴,不由自主地接受它的“指令”,從而達到“修身養性,壯情煉志”的目的。良好的班風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教育影響作用,是因為在這種良好的道德情景的陶冶下,可以使學生具有明確的是非標準,對來自各方面的影響,能明辨是非美丑和善惡榮辱;同時,這種良好的道德情景中有健康而公正的集體輿論,這種輿論對每個學生具有某種威懾作用。在這種健康輿論的陶冶下,可以使學生的道德行為不斷擴展與發揚光大,使錯誤的道德行為受到譴責、抑制甚至消除。
三、加強實踐鍛煉
學生品德的養成,無論是道德認識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發、道德意志的鍛煉,還是道德行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習慣的養成,都離不開各種實踐活動。學生的優良品德不僅要在各種實踐活動中形成,也要在不斷豐富和深化的實踐活動中得到完善和提高。同時由于中學生活潑好動、精力充沛、積極好學、求知欲和上進心強,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各種實踐活動恰恰特別符合他們的興趣愛好,能滿足他們的多種需要。我在實踐中也大量地采取各種實踐鍛煉方式,創設各種情景,在課堂上讓學生對特定事情采取他們所認為有效且符合道德規范的措施,然后以探討的方式附于集體討論法,最終得出一定的道德評價。
四、樹立榜樣,榜樣模仿
榜樣模仿是引導學生通過模仿英雄模范和其他先進人物的思想言行,促進良好品德形成的一種教育方法。班主任作為一名教師,不僅是人類文化科學知識的傳播者,還是學生人生道路的導航者。班主任與學生朝夕相處,其思想品德和言行舉止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在學生心目中,班主任是最直接效仿的榜樣。為了充分發揮自身的榜樣,我作為班主任,要學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一方面對學生傳授道德規范,另一方面努力加強自己的品德修養,努力做一個高尚的人。在與學生的交往中,嚴格要求自己,處處以身作則,既重言教,又重身傳,努力做學生修養品德的表率。
五、尊重學生人格,發展學生個性
每個人都有自尊,同時也需要別人的尊重,學生亦如此。教育家杜威說過:尊重的欲望是人類天性最深刻的沖動。我們知道大多數中學生都很愛面子,有較強的自尊心。雖然許多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具有某些共同的特點,但我們絕對不能不顧學生的自尊,按照統一的教育模式去約束學生的個性。當前,創新教育極力提倡尊重學生,重視學生的獨立個性,就是要求教師從維護學生的自尊開始來考慮學生的發展,從而使學生能更自覺、更充分、更主動地全面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對待進步較慢的學生更是如此。在創新面前,這一部分學生的創造潛能和其他學生的創造潛能同樣深厚,關鍵在于你怎樣挖掘。我們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出人才。什么是人才?具有創造精神和創造能力,做出了或正在做出創造性成果的人,才能稱為人才。因此,教師應善待每一位學生,從維護學生的自尊出發,并以個性充分的自由發展為目的,承認學生的千差萬別,努力開發他們的潛能,提高其整體素質。
總之,作為新時期的班主任,除了應抓好班級的常規管理工作外,還要不斷地努力更新自己的思想觀念和工作方法,使班主任工作由經驗型向專家型轉變。結語班級德育工作是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研究解決的很多。教育有法,法無定法。作為班主任,應當不要拘于傳統的管理模式,抓住現象、分析本質、對癥下藥、尋找規律,根據新時期德育工作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與日俱進,探索新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好方法。只要教師真誠地奉獻一顆愛心,加深理論修養,不斷完善自己,掌握科學的工作方法,一定能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