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
【摘 要】在我國社會經濟中,教育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在教育作用下,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速度越來越高。在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過程中,高職教育、本科教育是兩大非常重要的教育類型。高職教育、本科教育在很多方面均不同。基于此,本文主要以本科教育和高職教育進行比較分析,找出二者之間的區別。
【關鍵詞】高職教育;本科教育;區別
在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過程中,高職教育、本科教育是兩大非常重要的教育類型。其中,為我國社會不斷培養出越來越多的高技能人才,是高職教育的主要職責,而各大高職院校主要從事高職教育;而為我國社會生產生活實踐不斷培養出越來越多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是我國高等教育的主要職責,而我國各大高等院校主要從事本科教育。基于此,本文研究了高職教育與本科教育的區別,具有重要意義。
一、高職教育與本科教育的區別分析
1.培養定位方面
學生能夠掌握專業基本理論知識及專業技巧,能夠成為全面發展的高級技術應用型人才,如對企業生產、企業管理、企業建設等方面具有較強的適應性,特別是當前我國企業對高級技術工人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因而高職教育需要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高級技術工人,這是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定位方向。
學生應能能夠掌握相關學科的基礎理論知識、專業知識、專業技能,且可以進行相關專門技術研究工作,最終成為高級社會人才,這是本科教育的人才培養定位。作為本科生,掌握的知識結構應合理,在遇到問題時,能夠獨立解決,且具有活到老、學到老的意識,不管職業領域發生怎樣的變化,均能夠勝任、適應工作。本科老師在向學生講解知識時,應對不同學科之間的橫向關系給予高度重視,同時還應注重各個學科的縱深發展。另外,本科老師還應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不斷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不斷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
2.人才培養規格方面
對于高職教育,它要求高職院校學生要對本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進行不斷學習,能夠將相關專業操作技能進行熟練掌握,具備較高的工作能力,同時應具有較高的思想素質水平。
對于本科教育,它要求本科生要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專業研究能力,具有較為扎實的專業基礎,且本科生的科學精神、文化修養也要達到一定的高度,具有較強的英語水平、創新意識,能夠完全勝任有關工作的能力,在工作中,具有極高的團隊合作精神。
3.專業課程設置要求方面
對于高職教育,它是根據社會職業崗位需求來對專業進行設置的;設置的專業課程體系表現出即為顯著的職業特征,要考慮多方面要求,包括專業技能的訓練、專業理論知識等,其中,在遵守足夠應用、不過缺少的原則下,對職業有關基礎理論知識進行明確,而設置的職業課程要充分體現出理論知識的針對性、實用性。
對于本科教育,它是根據學科性質來對專業進行設置的,在對課程進行設置時,其主要框架為學科的理論體系。在設置課程時,應充分保證學科知識的完整性、銜接性、系統性,能夠滿足學生未來工作的需求,特別強調專業的智能操作技術水平、經營技術水平、管理技術水平。另外,本科生的專業理論技術基礎應足夠扎實,在實際工作中遇到問題時,依然能夠保持冷靜,具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工作中,應將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術等運用到實際工作中,且不斷進行創新。
4.學科專業面向方面
對于高職教育,其導向為社會需求,地市為立足單,主要面向本省,同時將注意力轉移到本省周邊地區。專業覆蓋面不大,數量不多,高職學生對終生學習的意識比較弱,在未來就業中,對社會的適應性受到一定的約束。
對于本科教育,各大行業、地方經濟、跨國企業、大經濟區域等為主要面向對象。和高職教育相比,本科教育的專業覆蓋面要大的多,數量也更多,本科生對終生學習具有較高的意識,在未來工作中具有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且表現出較高的創新意識和團隊精神。
5.教學模式方面
高職院校在教學過程中,高職老師除了要向學生講解相關專業基礎理論知識,還應對學生進行校內專業實訓的指導。而在校外專業實訓基地時,本專業的專業和老師應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幫助學生在實訓中,能夠將自己掌握的專業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以便使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進行切實的提高;同時,在高職教育中,居于主導地位的是老師,主體為學生,教學模式主要為情景模擬式,通過實際工作崗位,將虛擬教學情景提煉出來后,進而獲得有關基礎語言知識,進而對其進行運用。
對于本科教學模式,主要表現在3大方面,即:其一,基于發散思維的教學模式;其二,基于人格發展的教學模式;其三,基于知識傳授的教學模式。在本科老師隊伍建設時,應著重考慮本科教師應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本科老師學歷要高、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同時具有較強的科學研究能力。
6.實踐教學要求方面
對于高職教育的實踐教學,它是對學生專業技能、技巧進行培養的關鍵環節。在建設實訓中心基地時,應對實際現場情景進行高度效仿,便于學生的反復訓練。與此同時,在整個實踐教學內容中,應著重強調訓練、操作的真實性,盡量使實踐教學和實際相接近。
對于本科教育,盡管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是它的強調內容,不過專業問題的發現、分析能力才是強調的重中之重,在本科教育中,主要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研究分析能力,提高學生的專業綜合素質,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與此同時,還強調增強學生獨立解決問題能力、動手能力。
二、小結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世界在不斷變化中,為此,我國的教育發展觀念也應不斷發生變化,與時俱進。只有將過往傳統教育觀念予以摒棄,不斷進行變革和創新,才能保持我國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高職教育、本科教育是我國兩種比較新的高等教育體制,只有將其二者之間的區別弄清楚,才能有效推進我國社會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牛鈺.高職教育課程體系的兩種構建方式分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17)
[2]潘春勝.高職學生學業倦怠影響因子與對策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4(07)
[3]王明倫.發展高職本科須解決好三個關鍵問題[J].職業技術教育.2013(34)
[4]袁顯峰.本科與高職高專教育的區別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