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晶晶(河北省唐縣王京鎮(zhèn)中心幼兒園,河北 唐縣 072350)
?
幼兒音樂教育的思考與探索
萬晶晶
(河北省唐縣王京鎮(zhèn)中心幼兒園,河北 唐縣 072350)
摘要:幼兒音樂教育是對幼兒實施的一種基本素質教育,主要通過音樂審美形式,對幼兒進行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培養(yǎng)。由于目前大多數的幼兒音樂教育重技輕藝、重藝輕情,使得教育本身同快樂與審美的幼兒音樂核心主題逐漸偏離。本文以闡述幼兒音樂教育的學科理論為出發(fā)點,對幼兒音樂教育的情感、快樂、審美、綜合素質教育功能進行了一定的思考和探索。
關鍵詞:幼兒音樂教育;音樂審美;情感教育;思考;功能
接受音樂教育,不單單指學習一門技能,也是對人生品性的熏陶,對快樂與美的體驗。我國的教育重在全面發(fā)展,即既包括感性和理性的發(fā)展,也包括情感和理智的發(fā)展。只有將兩者進行有機的統(tǒng)一與結合,才能形成完整的人性結構和認知結構。針對于幼兒來說,進行音樂教育能夠很好地豐富幼兒的精神世界,有利于幼兒情感、感知、想象等理性與感性的健康全面成長。
1.教育學理論。
自1950年起,隨著各國人文主義思想的興起和新科技革命的改革,推動并促進了教育改革,在很多國家同時出現很多主張情感教育的實驗典型,并提出了相關的實踐操作與教育思想。主要代表有麥克費爾的“體諒教學”、 馬斯洛的“高峰情感體驗與潛能的自我實現”、費洛姆的“愛的能力”、羅杰斯的非指導性教學、丹尼爾·戈爾曼的“情緒智能”以及加德納的人格智能等。這些理論本質上都在提倡教育應從“以知識為中心”向“以人為中心”轉變,并主張進行情感與行動和情感與理智進行有機結合的教育理念,即教學進行以人為本的活動。我國傳統(tǒng)教育思想中道德人格的最基本要素主要包括人性與情感,這也是被教育思想家們承認的道德人格要素。在教育思想的指引下,教育方式也在逐漸的創(chuàng)新,形成創(chuàng)新教育、和諧教育‘愉快教育等教育方式。這種教育思想的精髓可以用真、善、美的主體價值進行詮釋,警示與幫助人的主體性發(fā)展,并通過真、善、美的教育培養(yǎng)樣受教者高尚的真、善、美的品格。因此,以這種教育思想為指引的音樂教育,不僅能傳授知識,培養(yǎng)受教者的能力,還能填補受教者對美好情感的內心需求,使受教者向高尚道德情操與人文精神全面發(fā)展的道路上邁進。
2.音樂與美學理論。
音樂情感意義的美學這一話題一直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從古至今人們就意識到情感和音樂有著很緊密的聯系,在音樂的世界中,能夠展現出令人心醉的情感流露。而音樂不單單只是情感的藝術,它的表現形式卻是富有理性的,在遵循自然法則的前提下,其自身也具備嚴格的秩序。這種將情感與理性有機結合的音樂,使人類的情感得以升華,并且擺脫束縛走進理性層面,解放人類的理性自由。因此,音樂的價值就是反映出了人的本質需求和本質關系,而音樂教育是一種審美教育也就是情感教育的表達方式。在對幼兒進行音樂審美教育時,幼兒在音樂情感的流露中能夠感受美,體會美,使幼兒的心靈得以凈化,情感受到熏陶,從而塑造高尚的個人品格。
1.音樂情感教育功能。
盡管人們已經發(fā)現情感教育對人的素質教育存在巨大的影響和作用,但是在音樂教育的實施中,仍是以積累音樂知識和鍛煉技能技巧為主,忽視了音樂情感教育的重要性。目前,雖然對培養(yǎng)幼兒情感的音樂教學呼聲很高,但是由于因長期對情感教育的忽視,導致音樂情感教學方面的研究匱乏。因此,在對幼兒的音樂教育中,將情感教育功能充分的發(fā)揮,不僅能促進幼兒發(fā)展健全的人格,也能夠避免幼兒技能與情感的失衡,使幼兒受到美的培養(yǎng)與熏陶。
2.音樂審美教育功能。
關于幼兒音樂教育功能的問題在理論界一直飽受爭議,每個人對音樂的理解不同,側重點也不同,有的重視音樂理論與知識的學習,側重培養(yǎng)音樂能力,而有的人否認審美教育價值與智力發(fā)展的關系,這些言論從側面的反映出音樂教育的其中一個功能,就是審美教育功能。這種功能是培養(yǎng)幼兒情感的主要方式,不僅能夠提升幼兒的審美能力,陶冶幼兒情操,對幼兒的全面發(fā)展起著促進的作用,還能提高音樂能力,使音樂技巧富有感性,因此,音樂的審美能力與音樂能力是互相促進的。
3.綜合素質培養(yǎng)功能。
幼兒音樂教育不僅富有美育功能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培養(yǎng)幼兒的非智力元素、促進智力的發(fā)展。這種綜合素質培養(yǎng)的功能,提高了幼兒的能力與素質,也使得情感教育對幼兒發(fā)揮出更大的作用。因此,音樂教育對幼兒的全方面發(fā)展與提高具有促進作用。會影響幼兒的性格養(yǎng)成和促進品格的形成與發(fā)展。
幼兒音樂教育是一種陶冶情操,體驗美與快樂的基本素質教育,對幼兒的發(fā)展具有很大的影響。幼兒通過音樂教育的審美方式,能夠激發(fā)自身感受美與表現美的情趣,從而促進自身情感的發(fā)展,培養(yǎng)良好的個人品格,使整體素質的全面提升。因此,音樂教育在幼兒成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推動幼兒健康成長的關鍵助力。
參考文獻:
[1] 姜媛媛.論鈴木教育法對幼兒音樂教育的啟示[J].中國校外教育. 2016(05)
[2] 劉梅華.幼兒音樂教育之我見[J].音樂時空. 2016(04)
[3] 董青.論幼兒音樂教育中音樂與游戲的結合[J].音樂時空. 2016(05)
[4] 劉明輝. 幼兒音樂教育與幼兒能力的發(fā)展[J]. 青春歲月. 2015(23)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4-01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