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福
摘 要: 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不僅需要提高學生的技能和增加學生的基礎知識儲備,還需要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新課改下,教育領域已越來越重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這是因為閱讀能力的培養不僅關系到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的培養,而且直接影響到學生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的行為展開。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要加強對教學方式的不斷優化和改善,并以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和心理發展的規律為依據,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本文以如何更好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為主要內容,進行相應的策略探究。
關鍵詞: 小學語文 閱讀能力 教學策略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情,對小學生而言,閱讀能力的提高,可以為其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還能夠有效挖掘學生的潛能,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實際教學中,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閱讀能力,教師就要改變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不斷優化教學方式,努力實現以生為本的教學。
一、激發閱讀興趣是前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對于學生興趣的培養和激發,能夠有效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換句話說,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巨大前提。因此,為了更好地促進小學語文課堂的發展,提高學生語文閱讀素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年齡及學習水平,為學生創設具有趣味性、互動性、新奇性的閱讀教學情境,因此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觸發情感的特殊體驗、激發閱讀的學習動機。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積極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進行觀察和思考,以此促進學生對文章的認識和理解,尤其是對那種極具常識性的文章,教師就可以結合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在學習《剪桃枝》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將“剪桃枝”這種具有常識性的內容有選擇地講解,并借助多媒體等,將圖片、音樂、視頻引入課堂,有條件的話,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到當地的果園看一看,親自體驗剪枝的過程。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還可以將想象教學法帶入課堂,例如在對《趙州橋》進行教學時,教材就只有對趙州橋的描述,但是沒有實際的圖片或是視頻等,這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以課文的描述為依據,讓學生想想趙州橋的樣子,并將其畫出來。如這種教學方法,不僅能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創造能力,還能使學生對閱讀和文學創作有更深的理解。之后,學生在今后的文學創作中就可以大膽想象,進而創作出優秀的作品。
二、教授閱讀方法是關鍵
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只有閱讀興趣是遠遠不夠的,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閱讀能力,教師還要教給學生基本的閱讀方法,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有興趣的基礎之上學好閱讀,才能真正實現“在玩中學、在興趣中提升”。所謂的“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就是這個道理。首先,略讀。這種閱讀方式又被稱做瀏覽或是跳讀,是一種極其常見的快速閱讀的技巧。它不要求學生在閱讀文章時做到面面俱到,只需要學生能夠初步了解文章的梗概。在進行略讀教學的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從文章的題目、主題句、結論句、轉折詞等入手,以此摸清文章的大意。例如在學習《桂林山水》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對文章進行略讀,使學生初步了解漓江之水和桂林山水各自的特點,為接下來的教學做好鋪墊。其次,精讀。精讀這個閱讀方式是建立在略讀基礎之上的,它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對文章中的細節內容逐字逐句解析,在精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學生對文章意境的認知,積極引導學生體會文章情節的巧妙、語言的優美、人物的鮮明。再次,朗讀。有感情地朗讀文章是小學語文新課標提出的新要求。在閱讀方法的教學中,學生只有將無聲的文字朗讀出來,才更能體會到文章中所蘊含的感情與韻味。最后,默讀。默讀作為一種重要的閱讀方式,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更加專心于文章,不出聲、不指讀,可以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最多的信息。
三、利用信息技術是保障
小學語文新課標中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即“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由此可見,學生才應當是理解文本的主體,才是閱讀課上的主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思考能力、創新能力等,這能有效地讓學生在思考過程中獲取靈感,進而實現對文章的深層理解,體驗到閱讀帶來的美的享受。在開展“以生為本”的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還應當積極地拓展學生的閱讀途徑,以求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主體作用,形成良好的自主閱讀的意識。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信息技術有了相當大的突破,現如今,許多家庭都已經有了手機、計算機等能夠上網的電子產品,尤其是智能手機的問世,使得許多學生都能在不受場地和時間的限制中查到自己想要的信息資料,信息技術這一特點的發展,有效地拓寬了學生的閱讀途徑,如作文網、騰訊讀書網等,就能為學生提供眾多優秀文學作品,讓學生有更多的條件進行閱讀。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還要定期為學生推薦優秀的閱讀網站,并找到適當的時機教學生如何借助計算機等學習工具查找資料。當學生的閱讀途徑拓寬了,學生的閱讀選擇就會變多,閱讀興趣就會提高,閱讀能力就會有所提高。
總而言之,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為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就要將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貫穿于教學的整個過程,以正確的教學理念作為教學指導,在不斷地改進與反思中總結出更好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閱讀的魅力所在,進而實現閱讀能力的提高,使閱讀成為學生的一種自主行為。
參考文獻:
[1]章珊珊.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5.
[2]姚秉含.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D].聊城大學,2014.
[3]嚴琳.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