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淑蘭
摘 要: 在數學課程中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對他們以后學習和工作十分重要。本文則針對如何培養小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提出方法和建議,以便提高我國總體教育水平,培養出越來越多的綜合性人才。
關鍵詞: 小學數學 問題解決 能力培養
數學這門學科與實際生活有很大關聯,在數學教學中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讓我們在實際生活中處理好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培養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十分重要,是我國對小學生數學教育的基本要求。在小學形成這種能力對以后更深入地學習數學會有很大幫助。
1.數學問題的含義及特點
數學問題是我們在學習數學過程中需要的用所學知識思考、研究及探討的問題。具有一定意義上的抽象性,讓我們用抽象化的知識解決抽象化的問題。同時又是簡約的,可以將生活中復雜的問題用一個個數學符號概括表示,使問題得以簡化,方便我們處理日常事務。
2.解決小學數學問題能力的培養策略
2.1創設相應的數學情境
教師可以給數學問題創設合適的情境,如把特定的問題放在一個小故事里,這樣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使枯燥的數學題變得有趣。一位小學數學教師曾經教過一個數學成績特別差的班級學生基本上課時都不聽講,老師就把一個個數學問題放在一個個有趣的情景里成功吸引學生的興趣,此后他的課堂里充滿了歡聲笑語,而且學生的成績大幅度提升。由此可見,這種方法的確有一定的作用。此外,老師還可以通過建立一些模型,使用幻燈片展示一些畫面等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
2.2.養成提問題的習慣
每一個學生理解問題的水平不一樣,對于同一個問題可能大部分學生都能理解,但仍有少部分學生不懂其中奧妙,而這些學生又可能因為不好意思羞于提問,只會使他們越來越落后。因此,教師一定要鼓勵學生大膽提問,不懂就要問,讓他們養成問問題的好習慣。問問題的過程正是學生思維開發、能力提升的過程。老師們一定要有耐心,不要因為學生重復問一個問題感到不耐煩,否則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面對學生的問題,老師們最好不要直接給出答案,而要慢慢引導他們,給他們提示,最好讓學生自己想出問題的結果,這樣才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能力。對于某些資質比較高的學生,可能會提出一些超出他們學習范圍的問題,對此老師則更要積極幫助他們,開發他們的潛力,培養他們的才能。
2.3將問題引入實際生活中
學生對現實生活中的一些情景是比較熟悉的,將數學問題聯系到實際中,使學生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解決問題,可以很大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數學是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這樣可以增強學生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問題的能力,解決實際生活的問題是我們學習數學的最主要目的。一位教師教學生乘除法運算時曾經出過這樣一道題:一家服裝廠原來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后來進行技術革新,改進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那原來做791套衣服的布,現在可以做多少套?服裝廠在實際生活中比較常見,這種場景對學生而言比較熟悉,學生解決問題的同時可以更好地了解生活。因此,教師要在學習過程中將學生引入實際生活中,在實際中更好地提升學習能力。
2.4教授學生解決某些問題的固定方法
對于某些問題有特定的解決方式,學生只要記住方法,就可以輕松解決問題。對此教師可以多舉一些例子,使學生在腦海里形成特定的模板。這樣學生再遇到相同問題,甚至更深的問題時,可以有據可循,更快更好地解決問題。同時教師還應培養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把相同類型的題目歸納起來,總結方法,如此可以提高學生效率。
2.5發揮家庭的重要作用
家庭在學生學習中發揮重要作用,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指導學生。如帶學生去超市時,可以就一些買東西的小事對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在生活中應用數學,發現數學的魅力。此外在家庭里也可以營造學習數學的氛圍,讓學生在生活中感悟數學。
綜上所述,要培養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需要家庭和學校共同努力,教師和家長要同時肩負起這個責任,逐步引導學生,讓他們不再畏懼數學,增強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教導他們把這種能力逐漸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逐漸走入社會,成為適應社會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蘇巧真.淺談小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J].小學教學參考,2011,(14):55-56.
[2]何青.小學生數學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J].北方文學(中旬刊),2015,(12):150-150.
[3]陳精輝.小學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培養研究[J].讀與寫(上,下旬),2014,(23):234-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