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丹紅


摘 要:思維導圖引入初中化學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化學;教學;運用
化學學科具有知識點眾多、方程式繁瑣的特點,合理運用思維導圖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作用將大大有利于推動構建初中化學高效課堂。
一、思維導圖的制作
思維導圖制作的工具有很多,除了基本的辦公軟件Word、PPT外,還有專門制作思維導圖的制圖軟件mindmanager、inspiration等,作為初中化學老師,應學會如何用軟件制作思維導圖,以便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提高課堂效率。思維導圖的制作包括四個步驟:第一步,將主題畫在中間,主題可以用關鍵詞和圖像來表示;第二步,從主題向下逐步延伸“次主題”,并將其與上一級主題連接起來;第三步,在“次主題”后羅列要點,任何一個要點盡量用關鍵詞簡單地表述出來,將其和它相關的主題連接起來;第四步,整理思維過程,完成思維導圖后,任何一個主題都用一種顏色來表示,使思維導圖顯得更有層次,加深記憶。
二、思維導圖的制作方法
思維導圖在化學教學中的制圖方法主要有:重心法、倒推法和拓展法。
1.重心法
由于初中化學的章節性較強,一節課的內容比較多,學生很難吸收和區別。但是,每一個章節都有其必要的知識重心,教師應在課堂上將某一重點作為主圖展示,其他知識作為分支引導,增進學生的知識積累和吸收。平行思維導圖、直線思維導圖都可以達到這一點。
2.倒推法
如果說平行的化學知識積累方法過于傳統,那么倒推法與之相比則更具有趣味性和邏輯性。學生在最初的疑問到最后的解惑,都需要一定的順序。教師可以在思維導圖中運用倒推法,將學生所感興趣的知識提出疑問,破繭抽絲般層層揭開,最終達到教學目標。三角思維導圖、環形思維導圖可以達到好的效果。
3.拓展法
學無止境,教師要隨時加強學生的化學知識。課本上的知識可能太過于書面,教師完全可以運用不同的角度設定不同的思維導圖,總結教材內容,使學生的知識面拓展開來,進一步掌握本節內容。既可以充滿個性,又能讓學生對整體的教材進行感知。點狀圖、樹狀圖都可以使學生擁有學習的樂趣和信心。
三、思維導圖的教學優勢
在初中化學學習過程中,學生要記的東西太多,物質的性質、顏色、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雜亂瑣碎,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化學的學習不是死記硬背的過程,而是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如果不能深刻理解知識點、理清思路,學習效果也不會很好。而思維導圖可以讓學生的學習變得輕松愉悅,思維導圖是對知識的系統總結和提煉,以直觀的圖示將知識點串聯起來。思維導圖可以將化學課的一節課、一個單元、一本教材的內容梳理并壓縮在一張圖里,省去了冗余雜亂的信息,保留了重要的知識點,有利于減輕學生的記憶負擔,提高學習效率。思維導圖還能幫助老師迅速了解學生的思維動態,并對教學方案做出調整,使教學更有針對性、更具成效性。
與傳統的記筆記方法相比,思維導圖有更大的優勢。第一,思維導圖順應了大腦的自然思維模式,可以將化學知識點自然地在圖上表示出來。第二,思維導圖可以加深學生對化學知識點的印象,加強記憶。第三,制作思維導圖還能激發右腦發育,因為在制作導圖時還是用顏色、形狀和想象力。
四、思維導圖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
1.在課前預習中的作用
課前預習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顯著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由于化學學科的特殊性,學生對其又不太熟悉,因此,課前預習必須掌握科學有效的方法。可嘗試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進行預習,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延伸新的知識,清晰地展示新舊知識之間的關系,促進學生的有效預習。預習中應注意兩個問題:一是預習不必全面展開,二是預習目標的確立要符合學生的實際。課前預習的思維導圖不用囊括所有知識,也不必要求學生弄懂所有問題,只要讓學生對預習內容有初步的了解就可以。
2.在常規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在化學常規課堂教學中,可在學生預習思維導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在聽課中逐步補充和完善思維導圖,將預習時不懂的地方盡量標記上“已明白”“有疑惑”等,以便隨時向老師提問。如圖2所示,先在導圖中心位置填寫上本節內容,在“新課導入”中記錄老師引入本節課的方式,或是通過復習前面學習的知識,或是通過實驗,在老師講解具體的知識點時,依次把相關內容填上。引導學生盡量使用關鍵詞填圖,做好重難點的標記,日后著重復習。
3.在探究式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在探究式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很普遍的開展方式,然而由于缺乏及時有效的記錄和整理,小組合作討論效果并不好,且容易跑題。只有將學生全部集中到討論的中心話題上來,才有可能改變這種情況,思維導圖高度概括了一次討論的主要內容,學生在此框架下討論,可以極大提高探究式課堂的教學效果。
以《質量守恒定律》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為例。老師首先提出問題:在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各物質質量的總和與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是否相等呢?讓各小組對這個問題進行討論,每個小組成員都談談自己對這一問題的看法,并安排一名組員用思維導圖將大家討論的內容一一記下,有的人認為“相等”,有的人認為“不相等”,也有人認為“可能相等可能不相等”,然后學生讓以小組為單位去做實驗,共同完成實驗并做好記錄,看最后結果是什么。當這個共同的思維導圖做好了,這個問題的認識也比較清晰了。然后指派一個代表將思維導圖展示給全體師生,相互評價各自的方案,最后形成統一方案,由大家共享。不僅增進了學生之間的知識交流,還有助于師生、生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4.在復習課教學中的運用
在復習課上,通過制作思維導圖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加強學生的化學知識復習。復習課中運用思維導圖有兩種方式:一是在小組合作完成。教師在引入主題后,可以讓學生分組合作完成,組員之間相互交流、組與組之間相互交流、學生與老師之間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共同進步。二是在黑板上共同合作完成,全班學生共同完成一幅思維導圖,首先可由教師和學生共同確定“主題”和“次主題”,提供一個大致的框架。學生分組討論“次主題”后,然后由每組代表在黑板上分“次主題”繪制,最后共同完成。在老師的指引下,通過思維導圖整理、歸納、總結化學知識點,通過與學生老師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合作,學生可以快速消化所學過的課程,提高記憶力,增強印象,進而提高化學教學的效率。
在初中化學課前預習、課堂教學、復習課等教學過程中運用思維導圖模式,不但提升了學生預習的效果及課堂教學效率,同時進一步促進學生全面歸納整理已學過的知識點,找出仍舊存在疑惑的地方,在實現初中化學教學質量全面提升的基礎上,使學生得到了更多的收獲與成效。
參考文獻:
[1]張賢露.思維導圖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實際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3(7).
[2]惠為標.思維導圖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教學參考,2014(20).
[3]徐宇科.思維導圖在初中化學教學設計中的有效性研究[J].中學化學,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