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鐵成 劉鵬
教學班是學校育人的基本單位,班集體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搖籃,也是學生活動的基地,班集體教育意在突出“人”,突出“人的發展”,也就是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本。班主任是班集體教育的主要教師,班集體教育以班主任為主導,班主任負責組織、教育、管理班內的學生,班主任是引導、幫助促進班內學生全面發展的指導者。要想使學生能在健康和諧的氛圍中快樂成長,受到良好的教育,班主任就應該以人為本,努力創設和諧的育人氛圍。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
一、注重尊重
蘇霍姆斯基說:“教育的技巧和藝術就在于:教師要善于在每個學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發展上最感困難的學生面前,都想他打開大寫的‘我的存在,從人的自尊感的源泉中吸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種精神豐富的人?!辈⒏嬲]:“兒童的尊嚴是人類心靈最敏感的角落,保護兒童的自尊心就是保護兒童前進的潛在力量。”也就是說,作為班主任,面對的是鮮活的生命,學生是人,是有思想、有感情、充滿活力的生命。班主任要努力使每個學生都感到自己被尊重,享受生活中的快樂,要把學生當作有獨立人格的人來尊重,相信他的發展潛力。學生受到尊重,才能積極主動地和班主任溝通。注重尊重,就是注重對人的生命的關注,要注重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人的精神生命。尊重他人是快樂的,被他人尊重也是快樂的。注重尊重,就要處理好自尊與尊人的關系,只有尊重學生,才能從學生那里得到尊重。
二、注重理解
對人的理解,就是在心理上體驗他人的心理、精神需求、人格特點。理解是以人的方式把握人,與對物的認知有根本的不同。班主任應該注重與學生相互理解,相互感悟,相互激勵,相互發現,相互創造,共同成長,共同發展。要相互理解就應當注重與學生平等交往,相互袒露胸懷,注重理解,注重換位思考。這樣,才能走進學生心靈,才能懂得學生,將心比心才能懂得學生,從而也使學生走近自己,懂得自己。
三、注重欣賞
欣賞是人的一種基本精神需求,生活中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欣賞,同樣每個人也應該注重欣賞別人。欣賞與被欣賞是一種互動的力量之源,欣賞者如果有愉悅之心、仁愛之懷,有成人之美的品德,被欣賞者必然會產生自尊之心、奮進之力,激發向上之志。因此,注重欣賞應該是一種做人的美德。美國一位心理學家做過這樣的試驗:他將學生分成三組,他經常對第一組學生表示贊賞和鼓勵,對第二組采取不管不問,放任自流的態度,對第三組則不斷給與批評,試驗結果表明:被經常贊賞和鼓勵的第一組學生進步最快。做班主任工作就應該注重欣賞學生,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發揮他們的長處,激勵他們的上進心,從而促使他們自覺改正缺點,達到育人的目的。
四、注重寬容
在張揚個性的時代,班主任更應有“容納異己”的度量,要消除那種高高在上的心態,注重察納雅言,以一顆博愛寬容的心去處理各種事務。學生是在犯錯誤的過程中逐漸長大的,寬容是一種偉大的力量,能讓堅冰化為春水,使對抗轉為接納,把錯誤變為美麗。但寬容不是說有就有的,寬容需要人格健全,寬容需要胸懷博大,寬容需要心靈高尚。班主任要做到這一點,就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