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淑媛
摘 要: 工科基礎課的課堂教學由于課程涉及知識范圍廣、理論要求掌握程度高等特點,容易使學生在聽課過程中產生倦怠感,導致課堂教學效率降低。本文針對這一問題,根據工科基礎課的特點闡述一些適合的課堂教學方法。
關鍵詞: 工科基礎課 課堂教學 教學效率
多數工科基礎課涉及的知識范圍很廣,要求學生對相關知識具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和運用能力。比如對近機械類專業開設的機械工程基礎課,要求學生在掌握剛體靜力學和材料力學等力學方面知識的基礎上,能夠對常見的機械機構實施動力學特性分析和設計校核等。因為這些因素影響,在工科基礎課的課堂教學中,多種知識的交叉學習和邏輯思維的需求性容易使學生在聽課過程中知識混淆和產生倦怠感,從而降低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率。本文將針對這些現象,根據工科基礎課的特點談談一些適合的課堂教學方法。
一、在工科基礎課的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掌握知識能力的方法
1.知識講授的連貫性
在工科基礎課的教學中,各知識點之間的連貫性非常重要。這些連貫性不僅體現在大知識點所包含的幾個小知識點間的連貫性思路的講授,不同大知識點之間的相關性也很重要。在不同章節的過渡中,如果能讓學生清楚地知道本門課對這些知識點進行學習的必要性,以及為什么有這樣的學習先后順序,學生就更容易理清課程知識的脈絡,更主動認真地學習,同時不易混淆相似知識的應用。比如在機械工程基礎課上,通常的講授順序是剛體靜力學基礎、材料力學基礎,然后才是一些簡單機構的原理學習與設計計算。可以在該課程的具體講授之前,給學生理清即將學習的此門課所包含知識的連貫性:材料力學分析的是構件的內力問題,內力是由于外力而產生的材料內部抵抗力,因此在內力分析之前,應當先學習如何分析構件在外力作用下的平衡問題,即剛體靜力學問題。只有學習了對構件如何進行力分析之后,才能在此基礎上針對不同的機械結構進行設計計算或校核。如果能結合具體的案例講授,學生的接受與理解程度就更佳。
2.概念講解中工程實際的結合性
工科基礎課一般比其他類型的基礎課更貼近工程實際,如果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一特點,配合PPT,就會使講授的課程更具吸引力。比如在講解機構的急回特性時,可以先引入一臺具有急回特性的常見機器(如牛頭刨床),讓學生先觀看該機器的動畫,在頭腦中存有急回特性的實際影像,并帶出相關問題,那么接下來針對機構急回特性的具體介紹和分析將更容易被接受,同時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如在對四桿機構進行講解時,可以配合縫紉機、雷達俯仰機構、攝影平臺、動車的車門等日常可見的機構,使學生不僅知道四桿機構的功用,激發學習興趣,還對不同的四桿機構類型有比較直觀的理解,在此之后再進行對該機構的分析,將能很好地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3.知識點運用的例子
當針對某一知識點進行詳盡的講解之后,可以舉出相關應用例子,在講授過程中引導學生更進一步地掌握該知識點和學習其應用的方法,達到深層掌握并加深記憶的效果。比如講過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分析知識點之后,可以舉一個受到此類力系的桿件例子,對平面平行力系的受力分析、方程建立和求解,以及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易錯點,細致地進行講解。那么學生不僅能夠在例子分析當中更好地掌握知識點,還能夠清晰地理出運用的思路。當講解完一個典型案例后,可以進一步做一些課堂練習,讓學生主動進行知識點的應用和分析,達到進一步學習鞏固的作用。
二、在工科基礎課的課堂教學中集中學生聽課注意力的方法
由于工科基礎課涉及的知識點較多,并且不乏大量理論分析和公式運用過程,極易使學生感覺枯燥和分神。以上所提的保持知識點連貫性、與實際相結合和實例講解,其實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學生的聽課注意力,但除此之外,還可以在以下兩方面更進一步地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聽課效率。
1.教師的語速語調和舉止
在課堂教學當中,教師的語速語調很重要。一般來說,語速不能過快,過快的語速容易使學生跟不上。大多數時候可以保持不太快的語速,吐字清晰,引導學生逐漸進入知識的學習過程。在講授需要重點掌握的知識點或者提醒易混淆的地方時,可以將語調適當地提升,引起學生的關注。此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舉止也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因此可以盡量地運用教鞭進行指點和適當地進行板書,使學生的思路能夠跟上課堂講授的節奏。
2.注意學生的課堂反饋
授課過程中,學生經常會有一些反饋。有些反饋是明顯反饋,比如學生直接提出,但更多是體現在表情上或在回答問題的反應速度上。如果多數學生表現得很迷茫,那么教師需要放慢講課的速度,甚至重新對剛剛講過的知識點進行更詳細的講解;如果回答問題的反應明顯變慢,就需要調節講課的節奏。在學生反饋出聽課跟不上的信息時,如果不能及時地對講課進行調整,就很容易使學生產生聽課的疲累感和厭倦感,從而不再集中注意力聽課。因此,注意學生的課堂反饋并適時調整課堂講授速度非常重要。
總而言之,在工科基礎課的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很好地增強課堂上學生的聽課主動性與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可以根據此類課程的特點和依據不同課程的知識體系,保持知識連貫性教學,結合工程實際,并在知識點教授之后進行適當的例題分析。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恰當地調整教師的講課語調,并注意學生的反饋,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在聽課過程中的注意力集中度。
參考文獻:
[1]陳金剛,于濤.本科實踐性教學及其管理探討[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出版),2005,(3).
[2]黃翠玲.談如何培養學生知識遷移能力[J].今日科苑.2009(08).
[3]劉凡豐.高等教育質量的概念和評價質疑[J].中國高等教育評估,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