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相
摘要: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學生的教育過程大多是在課堂教學中完成的。高效的課堂教學指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在單位時間內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以及學生良好個性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效性;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217-02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小學階段正是學生智力、身體發展的重要階段,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都需要用心塑造培養,而數學本身就是思維的體操,是一項創造性勞動。只要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有正確的育人觀,勇于創新,大膽實踐,就一定能為小學生的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為素質教育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1.設計趣味性練習,激發學生興趣
練習的趣味性能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我們可以設計多樣化的練習增加趣味性。首先,在練習的組織形式上要多樣化。可以是獨立練習、小組練習,也可以是全班練習。在題型上,可以是填空、判斷、選擇、連線、找朋友……真正做到讓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其次,在練習內容方面要多樣化。可以設計游戲、兒歌、故事、探險、尋寶等活動,也可以加強與其他學科的密切聯系。如教學"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打時,出示這樣一首古詩:"春水春池滿,春時春草生;春人飲春酒,春鳥弄春色。"問:(1)哪一個字出現得最多?(2)"春"字共有幾個?(3)"春"字出現的次數占全詩總字數的幾分之幾?(4)找一首詩,某一個字出現的次數至少占全詩總字數的1/5。這樣的練習新穎獨特,學生興趣盎然,既品味了中國語言文字的美,又拓寬了數學學習視野,為學生構建了多角度、全方位、立體化的發展環境,體現出數學練習的趣味性和整合性。
2.挖掘學生的想象力,為創造能力提供翅膀
教師要鼓勵學生發揮充分想象。心理研究表明,有創造性的孩子往往會因為自己的思想和行動方式偏離通常的模式而感到不安。他們最初對事物的學習和模仿通常能受到贊揚,但一旦有了"異想天開"的想法和做法以后,教師或家長也許會有不同的反應了。可能有的教師告訴孩子:"別再胡鬧了";也可能有的教師會很高興:"真是個聰明的孩子"。孩子創造的積極性更應該細心加以保護,以便給孩子一種"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勇氣,讓他們充分發展自己的創造性。教師要及時為學生創造"想象"的機會。小學生從一個無拘無束的環境突然進入嚴肅的學校,難免產生壓力。經過長期的校規校紀的教育,他們在思想行為方面也往往不敢"放肆"。這就無形中給他們的思想套上一把"枷鎖"。因此,教師要及時通過各種教學活動,在各種場合為學生的想象創造機會。
3.掌握運算層次、技巧,培養正確運算能力
遇到復雜的計算,學困生通常不知道從何下手,計算順序錯誤通常會導致整個計算結果的錯誤。數學運算能力具有層次性特點,教師應該結合這些特點進行四則混合運算的指導,一步一個腳印地走穩,一個層次一個層次地夯實基礎,不可輕視那些簡單的、基礎的運算。在每個層次中,還要注意運算程序的合理性。運算大多具有一定模式,這有其呆板的一面。但是,由于運算中選擇的概念、公式、方法的不同,往往繁簡各異,在這種意義上又有其靈活的一面。由于運算方案不同,有的繁瑣容易出錯,有的簡便合理,運算迅速正確。數學運算只抓住了一半的運算規律不夠,必須進一步形成熟練的技能、技巧。因為在運算中,概念、公式、法則的應用千變萬化,對象十分復雜,沒有熟練的技能技巧,常常會出現意想不到的麻煩。例如在教學乘法運算定律時,由于乘法結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在表現形式上相似,導致學生產生視覺上的錯誤,誤把乘法結合律當乘法分配律運用,甚至有的學生運用乘法分配律運算后又回到原來的算式,對學生這樣的錯誤老師不能簡單地從形式入手,而應從乘法結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的意義入手,并結合具體的情境讓學生加以理解,也可以讓學生對這兩條運算定律進行比較,深入理解乘法結合律及乘法分配律的意義,自主建構知識體系。同時,教師讓學生用兩種不同的思路加以練習,以區別兩種運算定律的不同之處及其運用后所產生不同的簡便程度,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這兩種運算定律的理解。
4.探索式、討論式的學習方法
4.1從學生和教學內容的實際出發,創造性地組織數學智力活動,讓學生在真實思考和創新的體驗中構建知識,學習方法,增長智慧。這里說的智力活動,就是為學生創設一種動手操作、獨立觀察、引起思考的實際活動,激起學生自主地鉆研和創新,經過群體的交流,完成對信息的加工過程,使知識變成學生自己的精神財富。
4.2真正樹立學生是教學活動主體的思想。這句話作為一個口號來提是比較容易的,但真正落實在課堂上,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總之,創作能力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對學生進行創新教育,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應該成為小學教師教學活動的一項最基本的目標。為此,教師要加強學習,更新觀念,改進教法,既要重視知識的傳授,學法的指導,更要注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以適應知識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吳英.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J].河南教育.2007年05期
[2]劉娟.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造力的培養2007.
[4]沈習琛.為學生架設學習成功的云梯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