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清
摘 要:有效課堂教學是現代教學的重要理念,在初中學校推進有效課堂教學的實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約。為此,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學校需要更新觀念,勇于實踐創新,不斷深化教研和教改,以研促改,最終實現課堂教學效果的持續提升。
關鍵詞:有效教學;實踐創新;以研促改
在現代學校教育中,課堂教學始終是學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學校教育的改革最終都將主要落實在課堂教學上。如果不能落實到教學領域,不能觸動課堂教學,引起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的變化,那么無論如何教育改革都不可能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和突破。因為無論教學思想如何更新,教學內容如何改革,最終都要落實在教學過程中的教師“怎樣教”和學生“怎樣學”以及教師“教得怎樣”和學生“學得怎樣”上,就是要體現在課堂教學的效果上。對于義務教育的后階段,初中學校要想全面推進課程與教學改革,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真正轉變,就必須堅持以教學改革為核心,深入教學領域,研究課堂教學,改進課堂教學,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這是當前教育教學改革所面臨的最重要、最迫切的任務。有效教學就是符合教學規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學。符合教學規律是有效教學實現的前提條件;教學有效果、有效益是有效教學的基本要求;教學有效率是有效教學的最高目標。有效教學是一種現代教學理念,同時也是一種教學實踐活動,有效教學的實施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也受這些因素相互作用方式的制約。
一、更新觀念是有效課堂教學的現實基礎
校長的辦學理念決定了學校的辦學方向,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首先要轉變校長的教育觀念。課堂教學改革不僅在于教師,關鍵還在于校長。校長用什么樣的教育思想管理學校,就決定了這所學校向什么樣的目標發展。教師在課堂上雖然處于主導地位,但改革方向實際是由校長決定的。今天的校長必須是學者型、專家型的校長,必須對有效教學有正確的解讀。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有效教學的理念在于: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教學效益,呼喚教師進行教學反思。有效教學既是一種教學理念,又是一整套為促進學生學習、實現教學目標而采用的教學策略。
構建有效課堂教學模式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學校的評價機制對學校的發展和教師的教學改革方向具有引領作用。推進高效課堂,要求校長為核心的領導班子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更新評價觀念,優化評價內容??茖W的評價方法是引導和保證高效課堂構建的保證,構建高效課堂需要建立一套使之相適應的評價體系。因此,校長和學校主要領導要加強評價改革的研究,以創新評價體系來推進課堂教學改革。
確立了符合新理念的評價機制后,才能夠要求全體老師轉變教育觀念,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不斷提升教育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開展高效課堂的構建活動,就是要轉變教育思想和教學觀念,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宗旨,淡化、弱化或消除其功利動機和行為,真正使學生在學校獲得走向社會所需要的基本生存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與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探究與創新的能力。
二、實踐創新是有效課堂教學的內在動力
關于有效課堂教學,像山東杜郎口中學等學校已走在改革創新的前列,但是不同的初中學校的發展背景不同,特點不同,對于有效課堂教學的實施不能簡單地模仿。高效課堂是不斷變化、不斷生成、不斷追求的過程,要因老師而異、因學生而異、因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而異。因此,它離不開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的過程。高效課堂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學校教育教學的各個方面,需要學校、教師、學生、家庭等各個方面的參與和努力,需要不斷地改進與創新,加強研究與探索。只有不斷改革創新,勇于實踐,才能推動有效課堂教學的實現。
一方面,努力促進教師專業化,為打造有效課堂提供保障。教師的專業知識、教學能力、職業道德等都制約著教學的有效性。教學活動有效性的源泉在于人本身,在于人的活動本身,在于教學活動的投入過程中教師主導作用的有效性。教師要發揮好主導作用,必須加強自身的理論學習,通過理論的強化推動實踐能力的提高,這就要求促進教師的專業化。從教師的成長與發展的角度看,教師專業化是教師在專業團體中,接受專業規范、教師文化及學校環境影響下的角色適應過程,是教師學習并獲得專門的知識和能力、形成和表現專業精神的終生動態過程。在實踐中,專業化的教師為有效課堂教學提供了保障。當然,有效的課堂教學,還需要有高效的教學準備環節。比如,通過集體備課,真正體現集體智慧,實現資源共享,減少重復備課,提高工作效率,以促進學科教學整體水平的提高。
另一方面,初中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為有效課堂教學的實施提供了可能。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作用于學生,其效果主要從學生的進步和發展體現出來。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他們在教學活動中不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的指導,而是主動地以自身的活動參與教學。學生的原有基礎、學習能力和學習態度等都會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產生一定的影響。在實踐中,教師要注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是實現高效課堂的動力。初中各學科要學習的內容有很多,初學時,學生出于新奇,激情很高,可是隨著學習內容的增多,難度的提高,學生就會逐漸失去學習興趣,很多學生逐漸掉隊,還有一部分學生雖然在學,卻是被動學習,這種學習狀態、學習效果怎么會好?所以,若想使得課堂教學高效,推動高效課堂建設,完善評價機制,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非常重要的。在學生進行了充分的預習,在課堂大膽展示后,教師要給以及時的評價,多給學生以鼓勵,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評價可以從多方面進行,如對預習作業展示的評價,對課堂展示的評價,對課本知識提出質疑的鼓勵,對完成作業的評價等,所有這些都會給學生以鼓勵,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促使他們自覺預習、主動展示、認真聽課、積極完成作業,而把這些都做好了之后,一定會對課堂教學有利,使得我們的課堂更加高效。
三、以研促改是有效課堂教學的重要措施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校里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里裝進另一個頭腦里,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不得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笔裁礃拥恼n才算是一堂好課?新課改背景下對一堂課的評價,主要不是看老師教得多么精彩,而是要看學生是否是課堂真正的主人,學生的學習是否主動、生動、快樂、有效。學情總是在不斷變化的,每一屆、每一班的情況都不相同且不斷變化,這就決定了在變化中研究學情的重要性。學校要圍繞“構建高效課堂”這一目標,以教科研活動為抓手,切實提高校本教研的有效性。努力改善備課條件、上課條件和實驗條件,以學科組或教研組為單位,精心組織開展好集體備課、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活動;大力開展同課異構、同課重構活動,定期開展教師公開課、展示課活動,著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學校還要建立激勵機制,每學年評選一批在構建高效活動中成績突出的名師給予表彰獎勵,著力打造一批名師,全面提升教師專業素質,最大限度地調動教師對高效課堂研究的積極性,為學校創建高效課堂提供優質保障。
參考文獻:
[1]孫德玉,吳支奎.課程改革與課堂教學[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42.
[2]金本能.優秀教師的專業成長之路[M].蕪湖:安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12.
[3]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14:315.
項目基金: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中心2016年度重點項目“中小學學校文化建設與內涵發展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SK2016A0682。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