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橋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教師不能夠把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對語文寫作沒有足夠的學習積極性,成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無法突破的瓶頸,為很多小學語文教師造成了很大的困擾,所以,針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展開分析,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文學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問題;對策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寫作占據了重要的地位,貫穿了整個語文學習階段,并且寫作能夠充分地反映出學生的文學素養,然而很多教師只是注重寫作知識的灌輸,而忽略了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并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過多地局限在課本內容中,不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使得學生在進行寫作的時候出現詞窮、語句不連貫的問題,教師要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寫作問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理念較為單一
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教學理念較為單一的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度地局限于課本知識,把課本知識點作為主要的授課內容,沒有去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使得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無法應用優秀的素材,并且寫作的訓練方式也較為單一,通常都是讓學生以課本知識為主,寫出相應的感受,從而缺乏真實的感受和體驗,降低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2.學生缺乏真實的感受
很多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缺乏真實的感受,出現嚴重的生搬硬套的現狀。學生的寫作靈感通常來自于現實生活,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夠發現優秀的寫作素材,并且把生活中優秀的素材實行二次加工,最終寫出優美的作品,但是很多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不善于感受和觀察,導致在寫作過程中只是采用課本中的內容,不具備一定的創新意識,寫出來的作品沒有一點新穎性。
3.教師對于學生寫作能力不夠重視
很多教師對于學生寫作能力不夠重視,認為學好課本知識非常重要,忽視了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是提高學生文學素養的有利方法。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往往采用文章開頭與結尾的方式讓學生去寫文章,先讓學生有一個大概的框架,雖然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取得短期的效果,但是長期下來學生無法寫出優秀的文章,不能夠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
4.教師忽視了對學生閱讀量的培養
教師在語文寫作教學中往往忽視了對學生閱讀量的培養工作,認為學生通過課本知識和現實生活的觀察就能夠寫出優秀的作品,但是這種教學觀念是錯誤的,學生只有提高自身的閱讀量,才能夠從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寫出優秀的文章,現在很多小學生的閱讀量較為局限,并且沒有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不具備文學素養。
二、提高語文寫作教學效率的方法
1.引導學生善于感受生活
教師在語文寫作教學中要積極地引導學生去感受生活,能夠從生活中發現生活中的美好之處,并且能夠用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生活屬于創作的源泉,并且生活屬于一個大課堂,處處充滿著學問,學生只有通過自己的眼睛才能夠寫出具有創新意識的作品,讓學生在生活中留心觀察、感受生活,充分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2.提高學生的閱讀量
教師要大力提高學生的閱讀量,讓學生有一定的閱讀基礎,這樣才能夠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把閱讀的優秀素材合理地應用在寫作中去。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去閱讀一些優秀的作品。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課外知識的積累是非常重要的,優秀的作品能夠增強學生的文學素養,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
能力。
3.擴大學生的寫作思路
在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擴大學生的寫作思路,很多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無法開頭,沒有寫作思路,形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學生的寫作思路沒有被完全打開,學生的想象力較差,所以,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寫作創造力、想象力、觀察力,教師可以在寫作教學中開展有趣的語言活動,例如,通過講故事比賽,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寫作技巧。
4.教師要提高自身素養
教師只有不斷地提高自身素養才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教師要更新教學理念,把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能夠采用先進的理論來指導學生,并且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及時發現學生在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學生,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教師還要大力鼓勵學生去創新,而不是讓學生墨守成規,這樣學生寫出來的文章才具有創新意識。
總之,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體會到寫作的樂趣,并且要善于觀察、感受生活,這樣才能夠寫出優秀的作品。教師要引導學生提高自身的閱讀量,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把優秀的素材應用到寫作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和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春玲.探討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新課程,2016(1):248.
[2]淦曉娟.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與改進對策[J].課外語文,2015(10):149.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