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紅
摘 要: 小學美術在小教育階段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積極開展小學美術教學,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對提高小學生綜合素質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最近幾年,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展,要求小學教育注重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和全面發展,利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提升積極構建高效課堂。通過構建小學美術高效課堂可以有效減少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多種不足,提高小學生學習興趣和教學質量。本文主要結合實際情況,就當前小學美術高效課堂構建途徑進行了分析,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更好積累相關教學經驗有一定助益。
關鍵詞:小學美術 高效課堂 構建途徑
中圖分類號:G623.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10-0231-01
美術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和創造性很強的學科,對提高學生審美能力有著很大幫助。但是在傳統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師注重教學理論知識的灌輸,學生參與課堂的機會不多,被動聽講,對培養學生的美術能力產生中極大的影響。現階段,在新課程改革模式下,就要求教師改變過去灌輸式教學理念,積極探索更高效率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積極構建高效美術課堂。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要想提升教學質量就需要保證小學生產生良好的美術學習能力,從而保證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效果大大得到提升。本文主要就構建小學美術高效課堂的途徑進行了論述和分析。
一、有效利用教材,充分挖掘美術教材中的各項元素
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一致存在比較多的問題,教師為了更高提高教學教學質量,迅速提升小學生的學習成績,在教學中不可避免的采用模仿教學,這種教學模式雖然簡單易學,但是這種方法會限制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不利于小學生美術涵養和美術品味的形成,更不利于提升小學美術教育質量。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該對教材進行深入挖虐,深刻理解透徹教材,在充分把握教材內容的前提下,開展針對性教學,只有做到這樣才能全面提升小學美術的教學質量,也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推動小學美術教育的發展和進步。小學階段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比較差,將復雜的教材進行簡單化教學,掌握好教學難度,這樣才能提高小學生的興趣。在每節課開始之前,教師要做好教學備課工作,充分掌握好教學內容,從多個途徑搜集和本節課教學相關的教學材料,為做好課堂教學奠定堅實基礎。教師在進行教學準備過程中,要結合小學生形象思維比較突出,難以集中注意力的特點,盡可能的搜集一些和小學生特點相關的教學內容,引導小學生做好課前準備工作。例如小學美術教師在講解水果如蘋果、梨的畫法時,在講解之前,讓小學生在家中進行自我準備,通過臨摹、對比、刻畫等多種形式做好準備工作。此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注意不要限制學生想象力,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積極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所想和頭腦中的畫面用畫筆描繪出來,充分調動起學生思維能力和形象力,培養小學生從小就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只有做到這些才能保證小學美術教學質量提升,充分提升小學生學習美術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教師要因勢利導,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思維
小學美術教學本身就是一項創新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之一,因此,教師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引導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不斷拓展學生思維,要想達到這個教學目標就需要教師盡可能避免采用刻板教學、模板化教學,在課堂上更加注重培養小學生中的創造力和創新能力。因此,在進行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學會適當脫離教材,通過科學利用教材,引導學生思維發散,培養學生實際的動手能力,綜合提升小學生創造力和動手能力。在課堂上教師要為學生預留出一定的自由活動時間,利用這段時間積極鼓勵學生發散思維。例如在課堂活動過程中,教師給出學生一個題目,用自己的想象力去描繪天空的顏色,教師給出題目之后,不做任何提示,并積極鼓勵學生進行思維拓展,通過學生日常生活中的親身經歷,以學生自己的真情實感有針對性的開展小學美術教學,只有做到這樣才能真正提升小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此外,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由于小學階段學生很難在長時間保較高專注度和注意力,因此,為了更好吸引小學生,教師應該及時轉變傳統的教學習慣,課堂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主,提高小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程度,不斷培養和提升小學美術的學習興趣。在具體教學中,小學美術教師要善于利用小學生生活周圍事物開展教學,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能夠顯著提升小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積極性。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構建高效課堂
小學美術高效課堂構建過程中,適當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顯著提高小學美術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教師在進行具體教學過程中,不能單純依靠教材上的幾個圖畫進行單一化的教學,要采用綜合教學模式不斷提升學生學習注意力和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是小學美術教學中一種十分重要輔助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必要時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情境,活躍教學氛圍,保證小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小學美術教學中,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對于小學美術這種形象思維要求很高的學科來說,簡單利用美術教材上的幾幅圖畫很難表現出美術學的意境和美感,而利用多媒體技術能夠有效將美術意境和審美體現出來,更好的調動起學生的感官神經,提高學生審美能力。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能夠更好的調動起學生的注意力,更加認真主動的學習美術課程,提高學習興趣。例如在動物美術課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先讓學生畫出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對于一些低年級的學生來說難度可能比較大,這時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通過多媒體觀察各種小動物的形象,之后再進行創作,這樣一來學生視野一下子開闊起來,創作部思路也會大大增加。在這種教學模式引導之下,學生創造靈感會被激發,有利于學生在美術學習中不斷成長,最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羅先云.傳統水墨文化融入小學水墨教學的實踐策略探討[J]. 美術教育研究. 2016(15)
[2]付杰.新課標背景下的小學美術繪畫教學[J].美術教育研究.2016(16)
[3]王景宣,唐斌.論小學美術教育中設計意識的培養[J].美術教育研究.2016(16)
[4]李瑞.改革評價機制,構建高效課堂——淺談小學美術評價機制的改革創新[J].美術教育研究. 2016(16)
[5]陳飛峰.試論新課改下小學美術課堂有效教學方法與對策[J].新課程(上).2016(07)
[6]徐鴻霞.如何構建小學美術智慧課堂[J]. 新課程(小學). 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