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曉宏
摘 要: 本文通過分析總結當前中學化學實驗教學中學生成績的評價方式,引入新的化學實驗教學評價機制,即學生互評機制[1]。互評機制對學生自身多元智能機構的協調發展、實驗綜合能力的提升及教學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化學實驗 學生互評 教學改革
教學評價作為課程教學的基本環節,能否準確、科學、全面地實施,直接影響學生積極主動性和課程教學質量。因此,為充分發揮教學評價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全面實現教學評價價值,必須在已有基礎之上探索出一套新的教學評價體系并加以應用是非常必要的。
一、化學實驗教學評價現狀
近幾年,教學工作者在化學實驗教學改革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取得了豐富的成果,但化學實驗教學評價在以下幾個方面仍存在些許不足。評價方式方面,普遍采用紙筆測試和實驗報告的形式考核化學實驗教學;評價內容方面,忽視創新精神、實踐能力、情緒、態度、習慣和心理素質的綜合考察,偏重學科知識,尤其陳述性知識;評價標準方面,強調學生的一般趨勢和共性,忽略學生間個體的差異。實驗成績考核仍以實驗報告和期末成績為主,成績及格,則這門課通過;評價主體方面,仍以老師的評價為主,學生更多的處于被動地位。這些問題和當前化學教育評價發展特點不相符合,是化學實驗教學評價改革的重要障礙和絆腳石。
二、互評教學評價體系
為優化當前化學實驗教學評價的不足,引入學生互評的教學評價體系,學生互評成績占總成績的30%-40%。學生互評內容包括:語言能力評價占20%,主要是對實驗過程中閱讀實驗材料、掌握實驗操作要求、準確描述實驗現象及實驗結果撰寫等整個實驗過程的評價;觀察與空間分析能力占20%,主要是學生對實驗儀器及實驗裝置選擇意圖的理解,善于觀察實驗現象和變化的過程,具體包括實驗桌面儀器布局的擺放、儀器組裝的完整美觀、實驗現象細節觀察的到位、善于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驗過程中意外情況的分析處理能力、強烈的探索精神等;邏輯推理能力評價占20%,是學生根據實驗現象揭示和探索現象本質的能力,是對實驗現象和實驗數據進行分析、歸納、總結,建立數學模型、尋找事物內在聯系的抽象思維,并總結出研究相似問題方法的能力;習慣與模仿的評價可占20%,主要包括:在實驗過程中,按規定的程序操作、規范的動作、良好的習慣妥善處理實驗廢棄物、合理改進儀器及對儀器功能的創新等;與同學合作能力的評價可占10%,實驗過程中,熱心幫助同學、虛心向同學學習、理解尊重同學、主動交流、不計較個人得失等,強調實驗過程共同參與、共同努力,體現團隊精神;自我能力的評價可占10%,包括對實驗成敗的總結、實驗裝置改進的探索和對實驗結果不罷休的精神等。
(二)實驗課開展互評的方法
成功實施學生互評的評價方法,是一個工作量巨大的過程,隨著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我們可以借助網絡完成這項工作量巨大的評價方法。首先,學校按以上互評標準制定出一套學生互評的網絡系統,學生在校園網登陸此系統,用自己的學號注冊賬號,設置密碼,經過老師審核通過后,就可以對本班學生運用此方案,每上完一節實驗課,教師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完成任務,每位同學在老師規定的時間內對本班所有學生進行評價,包括對自己的評價,依據實驗課堂表現,給予每一個同學及自己一個綜合評分。全班互評完成后,一次性提交,提交后不得更改。學生的成績由系統自動生成,成績由兩部分組成,即一是全班同學對該生評分平均值的70%計入,二是學生評價其他同學能力占成績的30%,學生評價每一位同學的平均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該生評價他人的態度和能力。最后,用該生評價全班同學、包括評價自己的平均偏差計算該生評價其他學生能力的得分,即(y)。計算公式:
(其中:xa是該生給其他學生的評分;xn是某學生的平均得分;n是參加互評的總人數;2是調節系數。)該生評價其他學生的平均偏差直接影響該生對他人的評價得分,所以在此過程中,不僅要求全班學生都參與,而且要實事求是、認真負責地完成互評工作。因此,在實驗過程中,必須要求學生之間多交流討論、多觀察,做出符合事實的判斷。通過互評方案的實施,不僅提高學生的綜合實驗技術水平,而且提高對他人的評價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化學實驗課在化學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是學生鍛煉操作技能和思維能力不可缺少的環節,互評方案操作簡便,評價內容全面客觀。教學互評實現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不僅增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主動性,而且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在此過程中的實際情況及存在問題,便于指導和幫助。同時這種評價方式有利于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改善師生關系,提高實驗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2]邱德敏,雷光東.在化學實驗教學評價中開展學生互評的思考[J].內江師范學院院報,2013,28(12):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