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偉
摘 要:當前,經過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顯示,我國殘疾人就業率與正常人就業率之間有著較為明顯的差距,而在就業的殘疾人內部,不同殘疾類型之間也存在較大差異。而在殘疾人就業過程中,公共服務有著重要作用,包括職業技能培訓、康復服務以及就業服務體系等都是促進殘疾人就業的重要影響因素。本文首先闡述了公共服務相關情況,而后分析了公共服務對殘疾人就業的影響,最后提出了完善公共服務,促進殘疾人就業的具體措施,以期能夠促進殘疾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公共服務;殘疾人;就業;影響
近些年,我國社會經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而社會中的弱勢群體——殘疾人的就業問題仍舊是當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過程中的重要問題。根據統計,我國殘疾人數量大約8502萬人,占據全世界殘疾人總數的8.5%左右。而世界銀行曾經提出,殘疾人被排斥在就業之外,對全世界GDP大約造成了1.94萬億美元的損失。就業作為殘疾人社會保障服務中的重要內容,一直受到我國黨中央與國務院的重視,目前,殘疾人就業情況不容樂觀,根據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我國城市殘疾人就業率僅僅16.93%,而農村殘疾人就業率為35.65%,與非殘疾人就業率之間有著明顯的差距。
一、公共服務概述
公共服務是21世紀以來公共行政領域的核心觀念,主要包括城鄉公共設施建設,發展科教文衛等公共事業,提供社會保障,重點突出政府職能的轉變,即從管理職能轉變為服務職能,重點方向是建設服務型政府。公共服務是人類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內容,承擔著服務社會公眾的職能,對于社會而言,公共服務是促進就業的關鍵環節,而就業作為民生之本,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手段。對于殘疾人而言,就業更為艱難,因而更加依賴政府發揮公共服務職能,為殘疾人就業提供保障,包括物質保障、教育手段以及康復手段等。
二、公共服務對殘疾人就業的影響
公共服務對殘疾人的就業的影響,首先體現在其職業技能培訓狀況中。殘疾人就業離不開政府的職業技能培訓。有關數據顯示,接受過職業技能培訓的殘疾人就業率遠高于未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殘疾人的就業率,因而職業技能培訓是殘疾人就業能力增強中的主要措施。其次,生活知識普及情況對殘疾人就業狀況也有著重要影響,接受過生活知識普及的殘疾人就業率是未接受生活知識普及的殘疾人的2.188倍。這是由于生活知識普及能夠明顯增強殘疾人生活自理能力,從而推動殘疾人就業。再次,受教育程度也是影響殘疾人就業的重要因素,受教育程度越高,殘疾人實現就業的比例就越大,二者之間呈現出正相關的關系。
三、提高殘疾人就業率的措施
1.發揮政府職能
殘疾人就業屬于政府公共服務的范圍,其服務體系屬于公共范疇,需要政府承擔主導作用。政府本身具有一定的權威性,依靠其權威性,進一步整合社會資源,統籌發展殘疾人就業服務體系,從而逐步擴大殘疾人就業服務的覆蓋面積,促進殘疾人就業水平的提高。其次,需要政府發揮公共服務職能,進一步建立健全殘疾人服務體系中包含的各項內容,并且完善管理機制與評價體系,從而讓殘疾人服務體系走向正規化、專業化,從而有力的推動殘疾人就業,實現殘疾人就業率的提高,從而提高我國殘疾人生活水平。
2.完善殘疾人康復服務機制
殘疾人作為社會的特殊弱勢群體,需要來自社會各方的支持與鼓勵。除了進一步發揮政府服務職能,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殘疾人康復服務機制。而要做到這一點,不僅需要進一步加大殘疾人康復工作專業人員的培養力度,還需要追加資金投入,大力開發殘疾人輔助工具。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采用免費發放或者給予一定補貼的方式支持殘疾人使用輔助工具,從而讓我國廣大殘疾人群體能夠依靠康復工具逐步恢復身體各項機能,進一步強化自身生活能力,從而促進殘疾人就業率的提高。
3.完善殘疾人教育服務體系
目前,我國普通人接受義務教育基本已經覆蓋全體公眾,然而殘疾人接受義務教育的比例僅為71.4%,遠遠低于普通人接受義務教育的比例。而在諸多研究中,就業率與受教育程度有著極大的關系,在人力資本理論中認為,人力資本的水平與就業質量有著極大的關聯。因此,進一步建立健全殘疾人教育服務體系對提高殘疾人就業率有著極大的作用。而完善殘疾人教育體系要從殘疾兒童開始,即首先需要擴大殘疾兒童受教育的覆蓋面,讓殘疾兒童都能夠接受義務教育,這需要我國擴大特殊兒童教育學校規模與數量。其次,逐步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對殘疾人的職業技能進行培養,加大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補貼力度與培訓質量,從而進一步增強殘疾人就業能力,促進殘疾人就業。
4.建立健全殘疾人就業服務體系
目前,我國殘疾人就業渠道還比較單一,大部分殘疾人實現就業都來自于熟人的介紹,并沒有形成嚴密規范的殘疾人就業服務體系,導致部分殘疾人始終處在失業狀態下,生活水平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因此,需要我國逐步建立健全殘疾人就業服務體系,建立殘疾人就業平臺,為殘疾人提供包括就業指導、職業介紹、職業技能評估、就業失業登記等服務。其次,進一步保障殘疾人就業權益,即加大力度保障殘疾人就業晉升、獲得勞動報酬、享受生活福利以及相應的工傷保障、勞動保護等權益,讓殘疾人能與正常人一樣享有平等的就業機會。除此之外,還需要進一步鼓勵有條件的殘疾人創業,用創業來帶動就業,激勵其他殘疾人參與到創業與就業過程中來,還應該扶持一批接收殘疾人就業的福利企業,以政策優惠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源加入到殘疾人就業的事業中來,進一步推動殘疾人就業。
四、結語
現如今正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隨著黨中央與國務院對殘疾人就業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促進殘疾人就業、保障殘疾人權益是我國政府公共服務領域的重要內容,因而需要政府不斷采用切實有效的措施促進殘疾人就業,提高殘疾人生活水平。
參考文獻:
[1]賴德勝,廖娟,劉偉. 我國殘疾人就業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8,01:10-15.
[2]羅遐,蘭瑤. 殘疾人就業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基于安徽的調查[J]. 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4:80-85.
[3]紀雯雯,賴德勝. 中國殘疾人勞動參與決策分析[J]. 中國人口科學,2013,05:30-39+126.
[4]呂學靜,趙萌萌. 中國殘疾人就業現狀及其影響因素[J]. 中國就業,2012,10: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