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偉康++張曉燕++戈莉莉
【摘要】本文通過對高職院校注冊招生大學生自我管理現狀調研分析,發現其自我管理整體狀況偏弱。進一步分析不同個體傳記特征注冊學生自我管理的差異性,發現是否獨生子女、家庭教育方式等不同的學生在自我管理上存在顯著差異。據此,從個體、家庭、學校三個層面提升自我管理提出了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高職院校;注冊招生;自我管理
一、引言
當前注冊入學逐漸成為高職院校的主要招生途徑。注冊入學的高職大學生由于自身、家庭、社會等各種原因存在自我管理缺失,主要表現為學習習慣不良、學習目標不夠明確、心理素質較差、自我約束能力弱等[1]。大學生自我管理是指大學生為了實現高等教育的培養目標以及滿足社會日益發展對個人素質的要求,充分調動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卓有成效地利用和整合自身資源(身體、心理、時間和思想等),運用科學管理方法而開展的自我認識、自我協調、自我激勵、自我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動[2-3]。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培養和引導學生自我管理。學校應該通過發揮學生在自我管理中的主體能動性等方式和途徑來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全面發展,推動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學和管理工作,滿足社會對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本文通過文獻研究構建了高職大學生自我管理的內容,并通過調查分析高職大學生自我管理的現狀,針對現狀提出相應的對策。
二、研究設計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徐州地區高職院校注冊入學的大學生。研究采用群體抽樣方法,樣本覆蓋到不同學科、不同年級。本研究采用的問卷以文獻探討為主,結合高職院校注冊入學生的特點修改而成。問卷內容第一部分是學生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內容是自我管理的內容結構。實施調研以班級為單位,采取現場發卷、現場填答、現場回收方式。問卷所得數據用SPSS 19.0統計軟件分析處理。調研共發放問卷200份,收回問卷175份,回收率為87.5%。對收回的問卷進行審核,剔除無效問卷,最終得到有效樣本167份。其中男生占51%,女生占49%。大一學生占40%,大二學生占38%,大三學生占32%。獨生子女占25%,非獨生子女占75%。按照家庭教育方式分類,來自民主型家庭占67%,來自專制型家庭占7%,來自放任型家庭占11%,其他類型占11%。按照家庭來源地分類,來自農村占56%,其余來自城鎮。
三、調查數據分析
通過SPSS數據分析處理調查樣本信度系數為0.915,超過了0.7的要求,說明量表的信度較好。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來檢驗調查問卷的結構效度,全部的項目的KMO值為0.877,Bartlett值為2700.948,sig=0.000,說明設計問卷結構效度良好。
對調研高職院校注冊入學大學生自我管理的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得出其自我管理的均值為3.346(總分為6),說明當前高職大學生自我管理處于較弱的狀況。其中自我協調能力均值最大(3.5665),而最弱的是自我規劃能力(3.2371)。
注冊入學大學生由于個人背景變量不同,自我管理能力也有一定的差異。運用SPSS19.0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發現自我管理差異性規律是是否獨生子女、是否擔任學生會職務以及父母不同的教養方式等傳記特征不同的大學生在自我管理的各個維度上也存在顯著差異。
四、自我管理成因分析
1.從是否獨生子女角度比較。我們發現是非獨生子女的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高于獨生子女大學生。分析原因可能是獨生子女比較嬌慣,對父母依賴強,因而自我管理能力較弱。
2.從年級角度比較。總體來說大三年級高職大學生的自我管理高于大二和大一學生。
3.從家庭教育方式角度比較。民主型家庭教育方式的學生的自我認知、自我規劃、自我激勵這三個方面都高于其他家庭教育方式的學生,而溺愛型家教方式的學生自我管理的各方面均處于較弱的地位。這種差異的產生,可能是民主型家教方式的學生,從小就由自己做主,習慣了獨立和自我管理。溺愛教育下長大的學生,做事情更多的是依賴于父母。專制型教育下長大的學生,一般父母對孩子比較專橫,不愿意聽取孩子的意見,這樣使得孩子沒有了主見,更多的是去聽取別人的,因而自我管理能力比較薄弱。
4.從家庭來源地角度比較。我們發現家庭來源地為大城市的大學生在學自我控制、自我規劃方面得分低于來自農村和縣城的大學生;來自農村的大學生在自我認知、自我協調方面得分低于來自大城市的大學生。這種差異的產生,可能是因為大城市優越的生活環境導致大城市的學生相對于農村的學生對于自我的要求標準比較低。同時由于大城市經濟條件好,平時家庭、學校會有各類活動,因而這些學生知識涉及廣泛,接觸的人群相對較多,鍛煉機會多,協調能力較強。
五、提升對策和建議
1.學生層面的對策和建議。高職大學生在進入大學后,要學會做好三年的學業生涯規劃,應注重自己多方面能力的培養。多與人交流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和交際能力;多參加一些活動提高自己的團隊合作能力和組織能力。大學生在課余時間要制定時間安排表,合理分配自己的學習、生活和其他事務,然后依照制定的表開始實施。
2.學校層面的對策和建議。學校就應該根據高職大學生的專業特點來輔導大學生做好學業生涯規劃。在大學生即將實習的時候學校應根據就業方向給予一定的指導,幫助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做好職業生涯自我管理。給大學生提供自我管理的空間和機會。讓學生進入學校后,借助班集體、學生會、自管會、社團活動等重要平臺,通過活動加強自我管理。社會實踐活動是培養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基本途徑。實踐是考驗一個人綜合素質的最佳方法,也是大學生認識社會,走入社會的最好形式。學校應多給學生提供這樣的鍛煉機會。
3.家庭層面的對策和建議。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民主型家庭教育方式可以充分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家長應尊重大學生自己的選擇努力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和主觀能動性。鍛煉子女的自我生活能力,從日常的家庭瑣事到身邊朋友的相處,都讓子女自己去解決,不能包辦子女所有的事情。在寒暑假時督促子女的飲食和作息時間,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總之,本研究調研了高職注冊大學生自我管理現狀,通過數據分析原因,并針對現狀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本研究的不足之處主要在于樣本選取的局限性,僅選擇徐工院的學生,在下一步研究中需要廣泛地收集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高職院校,以便更深入細致地探討高職注冊大學生自我管理的內容結構。
參考文獻:
[1]王海,淺析注冊入學學生特點及管理[J].九州職業技術學院,2014年8月
[2]黎鴻雁,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培養研究[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2008,3
[3]常鑫,淺談如何提高大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J].中國市場.2010年第35期
課題基金號: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201513107023H